苏威从政数十载,对官场浸淫已深,加上他本身就不是一个忠直之人,精于盘算个人利益,对种种官场利益看得非常透彻,这也是杨元庆向他请教的缘故。
杨元庆的请教令苏威心中十分得意,使他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更重要是,打击河北系也符合他的利益,他当然愿意为杨元庆出谋划策。
苏威捋须笑道:“其实对付河北系官员说难也不难,殿下不妨分两步走。”
杨元庆精神一振,问道:“苏阁老请说,分哪两步?”
“第一步叫内部分而化之,殿下不妨下一道楚王旨意,给大隋各地官府一个期限,限各地方官两个月或者三个月之内将义仓账目清理完毕,有了这道旨意打底,然后殿下开始调动河北各地官员,不用出河北,就把他们在河北各郡县互相调换.....”
不等苏威说完,杨元庆便忍不住赞了一声,“果然高明!”
苏威这招分化之计十分毒辣,他洞察人心,没有哪个官员愿为前任擦屁股,一定会把自己和前任的责任撇清,这样就很容易在各地官员之间制造出矛盾,从而分化他们的利益同盟。
杨元庆也兴奋起来,又接着问道:“那第二步呢?”
苏威不慌不忙道:“我大隋有一个很不好官场习惯,也是九品中正制度的遗留,那就是官员在一地任职太久,少则五六年。多则**年,甚至还有十年以上,这样就容易使官员和当地名望豪门勾结,形成利益一体,其实卢、崔等世家之所以能控制河地方官场,也就是这个原因,我建议大隋应该实行官员回避制和轮换制。不准在本乡当官,而且一任地方官三年一换,卑职意就是等义仓粮食之事结束后。便把河北官员再调到河东,河东官员调去河北,这样就能打破卢、崔等世家对河北地方的控制。”
这个方案给杨元庆一种醍醐灌顶的醒悟。他也曾考虑官员轮换制,但并不是从对付世家的角度上考虑,而是从预防贪渎上考虑,而今天,苏威的一席话惊醒了梦中之人。
杨元庆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心中有一种按耐不住的兴奋,各大世家之所以势力强大,很大程度上是它们的外围势力强大,也就是他们的亲朋好友和门下子弟,或者是各种联姻。
而实行异地轮换制。将世家的外围势力调去千里外,三年一换,利用异地通信不便的限制,便可以巧妙地去除各大世家的外围势力,然后再通过科举。普及教育等方式,打破各大名门世家对文化教育的垄断,十年、二十年后,世家就会开始走下坡。
杨元庆在建立隋朝之初,急需得到山东士族支持,所以对山东士族比较容忍。以至于朝廷之上七成官员都是来自于各大名门士族,就俨如旧隋建国之初,九成以上官员都是鲜卑人一样。
这也是一种没有办法的选择,可一旦站稳脚跟,无论新隋旧隋,还是历史上的唐朝,都不会容忍某一势力强势坐大。
杨元庆现在已经控制了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以及黄河以南的中原地区,俨如三国中的曹魏,势力强大。
对他而言,山东士族的作用已经淡化,当然,他现在还需要利用山东士族来巩固他对北方和中原的统治。
只是山东士族对他而言已经不像刚开始那样重要,所以他也要适当压制士族的强势扩张,但绝不是打压,这是一种度的把握,太紧不行,太松也不行。
此时,杨元庆心中已经有了想法,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
一旁苏威笑而不语,眼中笑意充满了奸诈,他是一个极为老奸巨猾之人,他明着帮助杨元庆对付河北系,实际上也暗中捅了裴党一刀子,河东官员调去河北,不一样是给裴家穿小鞋吗?只是他并没有说出来。
“殿下,此事须做得不露痕迹才行,老臣建议殿下不要出头,由老臣来操作此事,不知殿下以为如何?”苏威按耐不住心中的兴奋,又进一步提出了要求。
所以说,一个人最难做到之事就是节制,也就是把握一个度,如果苏威不要得寸进尺,把这个官员调动的大权揽过去,仅仅是提一个建议,那么杨元庆对他只会心存感激。
但苏威没有能把握住这个度,没有节制住内心对权力的**,他得意忘形,把内心的真实想法泄露了出来。
杨元庆瞥了他一眼,淡淡道:“这件事我会考虑,多谢苏阁老,聊这么久,让苏阁老辛苦了,请回吧!”
苏威其实是为他的继任者之事而来,趁攻击河北系的机会,把褚亮入相之事敲定下来,不料他还没有来得及说此事,杨元庆便不想再和他多谈,这让苏威追悔莫及,若再谈下去,恐怕效果也不会好了。
无奈,苏威只能起身施一礼,“殿下诸事繁多,老臣就告辞了。”
他走出了官房,却迎面见御史中丞韩寿重站在门外,苏威不由一愣,韩寿重是他苏党的骨干之一,杨元庆要见他,怎么自己不知道?
他忽然明悟,杨元庆让自己离去,其实并不是反感,而是韩寿重在等着接见,第一天第一人便是召见御书中丞,一定是有重大事情。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