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斋

我看书斋>诸葛家族知乎 > 8 章(第1页)

8 章(第1页)

>

最后,出于陆逊的安排,由诸葛瑾在船队里坐镇(这个坐镇我可以理解为老老实实坐着吗?),陆逊率领全部兵马向襄阳进发。敌人震慑于陆逊的威名,立即退回城中。诸葛瑾便引船而出(他要做的就是下一道开船的命令),陆逊慢慢整顿好队伍,大张旗鼓地走上船。敌人不知究竟,反而不敢追击,于是全军安然退出。

这就是62岁的诸葛瑾的表现,出了事儿他的表现是惊慌,有了主心骨,他就负责安坐,唯一值得称道的是听人劝吃饱饭,让干什么干什么。对比两年前去世的弟弟诸葛亮,不知道诸葛瑾是否感到汗颜呢?

68岁,孙权兵分四路伐魏,诸葛瑾和长子诸葛恪各率领其中的一路。魏国派出司马懿,将四路吴军全部击败。

这一年,诸葛瑾去世,临终嘱咐办丧事不要多花钱。他的一生就这么结束了。

结束了?

当然没有。

下面我要介绍的是另一个诸葛瑾,一个无为而无不为的诸葛瑾。

2。无为而无不为

诸葛瑾参加工作42年,要么不做事,要么不成事,在不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平凡的业绩、他是汉末三国失败次数最多记录的保持者。可同样是作为臣子,他从领导那里得到的信任却比他那个天纵英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弟弟还要多!这说明孙权很有爱吗?恰恰相反,孙权是一个刻薄寡恩的君主,他的哥哥孙策替他打下了江山,他称帝之后却只追封孙策为王,连个名誉性的皇帝之名都不舍得给。他拿自己的妹妹作为政治筹码造成妹妹一生的不幸也从未见她对妹妹有所补偿。对待自己的儿子,他废了太子孙和、赐死了鲁王孙霸。对东吴四大功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孙权也没有重用他们的后人,却对诸葛瑾悉心关照、对诸葛恪疼爱有加。临终前更是全权委任诸葛恪做顾命大臣。可以说,孙权这辈子对诸葛瑾的好,超过了对其他所有人的总和!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诸葛瑾同孙权无论谈话、劝谏,从不直说,只是稍微表示出自己的倾向,大略道出自己的意图,点到为止。如果孙权有一点点不爱听的苗头,他就放弃正在进行的内容而转向其他的话题,渐渐地再借其他事情从头开始,以对同类事情的看法求得孙权的赞同,于是孙权的思想也往往得到开通。

吴郡太守朱治,在孙权除了是孙策的弟弟什么都不是的时候推荐他出来做官,孙权平时对他很敬重,即使有不满意的地方也不好开口说他,心里感到十分憋屈。诸葛瑾揣摩到了领导的意图,又不敢公开明白地说出口,他就写了个剧本,内容是孙权怎么训斥朱治,朱治被训斥的心服口服。孙权看后很高兴,笑着说:「我心里的疙瘩都让你给解开了啊。孔子的弟子颜回能协调好别人的关系,让大家更亲近,你就和颜回一样了不起。

孙权手下的校尉殷模,惹孙权不痛快了,孙权打算整死他。很多大臣为殷模求情,孙权更加愤怒,与求情的大臣们反复论争,只有诸葛瑾一声不吭。孙权问他怎么不说话,诸葛瑾说:「我和殷模一样是逃难来到江东,都是要啥没啥的穷光蛋,全靠陛下您的恩情才有了今天。我们不能互相监督,互相敦促,以报答您万分之一的恩德,致使殷模辜负圣上的恩惠,犯下罪过。我认罪还来不及啊,实在不敢说什么。」孙权听后很伤感,说:「我特地看在你的面子上赦免他。

虞翻因为狂放直率而被流放,只有诸葛瑾多次替他说情。虞翻在给亲友的信中说:「诸葛瑾真是个厚道人啊,多亏他为我仗义执言,为我保全名分,无奈我得罪的人太多,惹怒陛下次数太多,深为陛下所厌恶,解救是没有什么希望了。」

吕壹是孙权提拔起来的特务头子,简单地说他就是一条见谁咬谁的疯狗。太子孙登和孙权说过很多次这个人不行,孙权都不听。可就是这样一条疯狗,也从来不咬诸葛瑾。吕壹被处死以后,孙权唯一一次责备诸葛瑾,说:咱们什么关系啊,我用错了人,你应该指出来的。

综合来看诸葛瑾一生的言行,他的可贵之处至少有三:

第一,在具体事务上,诸葛瑾虽然不做事儿、不成事儿、可是从不挑(第三声)事儿。肯做事,能成事固然好,但最重要的是绝对不能挑事儿。一个人如果做成了事情,得到的回报少了,会有怨气,得到的回报多了,会有傲气。怨气和傲气都会使人想要挑事儿,而不做事儿不成事儿不挑事儿的人无功受禄,最是心怀感激。理论上,没有功劳的人自然没有资本挑事儿,但在实际中,不管有没有功劳,人都是很难克制挑事儿的冲动的。

第二,诸葛瑾揣摩领导意图,动机上是出于对孙权的无限感激,再加上他委婉的表达,要真心有真心,要方法有方法,他达到了拍马屁的最高境界——发自内心地去关心一个人,说出他最想听的话。于是才有了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结果。如果非要为他和孙权的关系找一个相似的例子,那就是哆啦A梦与野比大雄的关系了……哆啦A梦没有给大雄带来多少实质性的帮助,他的意义在于陪伴。在孙权的心中,诸葛瑾不是他的手下,而是他的朋友,唯一的、贴心的朋友。能为他建功立业、打江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