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里武松打了蒋忠,八月新秋,孟州守御兵马都监张蒙方(名字大概是欺骗方正之人)派人来酒店,以“打虎的武都头”这一带着尊敬意味的称呼找武松。
武松还没搭话,施恩先替武松出头询问。既是小弟模样,又先筛选和替武松做主应对些事情。军汉大概也认得施恩,告知是张都监派了马来要武松过去。兵马都监是牢城营和团练军的公共上司,施恩不能阻拦,问武松自己想法。武松没什么想法,本来也不能拒绝;于是没做什么安排,换了衣服带个伴当就去。
武松见了张都监。张都监要招揽武松做个亲随体己人,这是提拔武松,武松答应“当以执鞭随镫,伏侍恩相”——这个承诺的程度很本份。“就前厅廊下,收拾一间耳房,与武松安歇”,既是拉近武松距离,也方便隔绝施恩影响。随后“放他穿房入户”,又做衣裳。武松的逻辑,待他好的就是好汉。同时这个阶段,“但是人有些公事来央浼他的,武松对都监相公说了,无有不依”,似乎张都监的公事处理思路和武松也很合得来。在涉及公务之余,“外人俱送些金银、财帛、缎匹等件。武松买个柳藤箱子,把这送的东西都锁在里面”。这是书中吏员的惯常处事逻辑。武松只住耳房,没有太私密的空间,和施恩没有往来,既然收了东西,总得有个存放的去处,几乎是必然选项。
此处文字里,“虽是他频频使人来相看我,多管是不能勾入宅里来”是有点怪的。这个思维逻辑很清奇,既然武松都没见到人,怎么知道施恩“频频使人来相看我”?如果这个思维是假设逻辑,那以其他文字的用语习惯,应该是“便是他……”,而不是“虽是……”。也不知道是不是流传中这部分有信息被删减,这附近的文字逻辑也还有一些其它小处奇怪、影响阅读,但应该没破坏整体故事发展逻辑。
到了中秋,张都监“向后堂深处鸳鸯楼下安排筵宴”,“叫唤武松到里面饮酒”。武松见到张都监家眷,守礼节,喝了一杯就走。张都监以“义士”身份留住武松坐饮。武松尽量保持着礼节“唱个无礼诺,远远地斜着身坐下”。张都监劝酒,并叫出“心爱的养娘,叫做玉兰”展示才艺、并“把一巡酒”。事先应有交待,在礼节上玉兰劝酒把武松放在张都监和夫人之外的第一尊位——张都监“宅眷”应该不止夫人一个(从后文看应该至少有两个奶娘、三两个张都监应该未成年的儿女)。张都监指玉兰表示准备安排嫁给武松;武松“再拜”表示不敢接受;张都监“笑道”:“我既出了此言,必要与你”。武松再无表示,担心喝酒过多失礼,告退。
此处有个细节,见有前人点了一点。这曲水调歌头,是苏轼“兼怀子由”的兄弟情深之作。此曲之后,武松的反应“那里敢抬头”,可能是思及武大、满目含泪的,所以“起身远远地接过酒来”、“拿起酒来一饮而尽,便还了盏子”的举动,可能有武松情绪波动的影响。
直至这里,武松都当张都监是好人。我们仅从武松截止此时的视角,能否确定张都监是恶人?除了“张蒙方”这个名字透着品德低下的含义,我是找不到任何证据的。且这个过程里,行文是武松视角,我们看着张都监看重武松、武松受了待遇心里感恩,那如果我们换成张都监视角,先不考虑张团练的影响,再看一遍这个阶段的内容,会变成什么感受?
新秋时节,我(这两段话里特指张都监)安排两三个军汉,让去接来武松。考虑优待,特意让军汉步行、带上一匹马,节省武松脚力。武松来到面前,我展现了“大喜”情绪,表示要提拔武松到自己身边,武松跪谢。我亲自把酒,让武松喝个大醉,安排他住我家耳房,还安排人去给他拿来行李。从新秋到中秋,应该至少有十天以上时间,我让武松穿房入户、到家里给他酒食、安排做他衣裳。不知道武松是怎么想的,反正看不到武松言语和行动上对我有什么明确回应。这阵子里,武松和我提了一些公事,我都按他说的去办,也没见武松和我谈什么公务上的想法。听说武松这个期间因为公事收了些礼,还专门新买了个箱子,把东西都锁里头。他这是有什么私密物件?我这么到位的招待,他也不能和我交心透个明白?他拿人钱财、我与他消灾?
到了中秋,家里聚餐。前几日张团练一直催我倒向他那边。我安排家里筵席,还是喊上武松来参加。武松这厮,喝了一杯就要走。我这阵子一直让他穿房入户,他还这么和我见外?好歹留住了,武松“远远地斜着身坐下”,这是拿我当妖魔鬼怪吗?我这十来天在他身上花的心思一点效果都没有?武松爱惜名声,那我就以大丈夫的名义劝酒,希望他能敞开心怀;这厮喝到半醉、礼数也守不住了,也不能和我阐述下胸中理想、感慨下我对他的恩遇、认同下眼下对他的待遇足够好?这是不是压根就是条白眼狼?我交待养了多年的丫环来展示才艺、劝他酒、表示他有很高地位,武松接酒唱喏,喝完酒还杯子,这就完了?不说两句话感激下给你敬酒的次序透露的地位吗?我说我把这个养娘许配给武松,武松出言拒绝;我保持笑脸:不要谦虚,我说到做到,不是骗你;武松只是喝酒,不再接话;再喝了十几杯,武松一句应承、感谢的话都没有,就拜谢甩下脸走了。甚至可能还不拿正眼看我(武松可能被词曲引得满目眼泪,不好正视张都监)。这武松到底有没有人的感情?他这一点表示都没有、全程保持着疏离,是还要我给他些什么?我还能在他毫无表示的情况下给他点什么?他都没向我表示过认同、没告诉过我他的想法、不拿我当自己人,那我能直接给他官职地位和资源吗?啊,不,他有表示,他有个锁了的箱子,那表示他怎么也要藏起一片空间,不和我亲近。算了,养不熟这只白眼狼,答应了张团练吧,今晚就动手。
假设猜测完毕,我们现在回到正常视角。上面的视角猜测,也许会是一种可能,但当然不能当作真实。从“张蒙方”这个名字上看,这个大概率就不是真实;从后文的发展来看,上述猜测也是不完全说的通的。而武松如果把这种可能当成真实来应对,反而会犯不尊上司、放浪形骸之类的错误。但只要看过这种猜测,想必很容易可以排除这么几个想法:一是张都监没尝试真正拉拢过武松;二是武松的表现理所应当、毫无错处。
七月里武松打了蒋忠,八月新秋,孟州守御兵马都监张蒙方(名字大概是欺骗方正之人)派人来酒店,以“打虎的武都头”这一带着尊敬意味的称呼找武松。
武松还没搭话,施恩先替武松出头询问。既是小弟模样,又先筛选和替武松做主应对些事情。军汉大概也认得施恩,告知是张都监派了马来要武松过去。兵马都监是牢城营和团练军的公共上司,施恩不能阻拦,问武松自己想法。武松没什么想法,本来也不能拒绝;于是没做什么安排,换了衣服带个伴当就去。
武松见了张都监。张都监要招揽武松做个亲随体己人,这是提拔武松,武松答应“当以执鞭随镫,伏侍恩相”——这个承诺的程度很本份。“就前厅廊下,收拾一间耳房,与武松安歇”,既是拉近武松距离,也方便隔绝施恩影响。随后“放他穿房入户”,又做衣裳。武松的逻辑,待他好的就是好汉。同时这个阶段,“但是人有些公事来央浼他的,武松对都监相公说了,无有不依”,似乎张都监的公事处理思路和武松也很合得来。在涉及公务之余,“外人俱送些金银、财帛、缎匹等件。武松买个柳藤箱子,把这送的东西都锁在里面”。这是书中吏员的惯常处事逻辑。武松只住耳房,没有太私密的空间,和施恩没有往来,既然收了东西,总得有个存放的去处,几乎是必然选项。
此处文字里,“虽是他频频使人来相看我,多管是不能勾入宅里来”是有点怪的。这个思维逻辑很清奇,既然武松都没见到人,怎么知道施恩“频频使人来相看我”?如果这个思维是假设逻辑,那以其他文字的用语习惯,应该是“便是他……”,而不是“虽是……”。也不知道是不是流传中这部分有信息被删减,这附近的文字逻辑也还有一些其它小处奇怪、影响阅读,但应该没破坏整体故事发展逻辑。
到了中秋,张都监“向后堂深处鸳鸯楼下安排筵宴”,“叫唤武松到里面饮酒”。武松见到张都监家眷,守礼节,喝了一杯就走。张都监以“义士”身份留住武松坐饮。武松尽量保持着礼节“唱个无礼诺,远远地斜着身坐下”。张都监劝酒,并叫出“心爱的养娘,叫做玉兰”展示才艺、并“把一巡酒”。事先应有交待,在礼节上玉兰劝酒把武松放在张都监和夫人之外的第一尊位——张都监“宅眷”应该不止夫人一个(从后文看应该至少有两个奶娘、三两个张都监应该未成年的儿女)。张都监指玉兰表示准备安排嫁给武松;武松“再拜”表示不敢接受;张都监“笑道”:“我既出了此言,必要与你”。武松再无表示,担心喝酒过多失礼,告退。
此处有个细节,见有前人点了一点。这曲水调歌头,是苏轼“兼怀子由”的兄弟情深之作。此曲之后,武松的反应“那里敢抬头”,可能是思及武大、满目含泪的,所以“起身远远地接过酒来”、“拿起酒来一饮而尽,便还了盏子”的举动,可能有武松情绪波动的影响。
直至这里,武松都当张都监是好人。我们仅从武松截止此时的视角,能否确定张都监是恶人?除了“张蒙方”这个名字透着品德低下的含义,我是找不到任何证据的。且这个过程里,行文是武松视角,我们看着张都监看重武松、武松受了待遇心里感恩,那如果我们换成张都监视角,先不考虑张团练的影响,再看一遍这个阶段的内容,会变成什么感受?
新秋时节,我(这两段话里特指张都监)安排两三个军汉,让去接来武松。考虑优待,特意让军汉步行、带上一匹马,节省武松脚力。武松来到面前,我展现了“大喜”情绪,表示要提拔武松到自己身边,武松跪谢。我亲自把酒,让武松喝个大醉,安排他住我家耳房,还安排人去给他拿来行李。从新秋到中秋,应该至少有十天以上时间,我让武松穿房入户、到家里给他酒食、安排做他衣裳。不知道武松是怎么想的,反正看不到武松言语和行动上对我有什么明确回应。这阵子里,武松和我提了一些公事,我都按他说的去办,也没见武松和我谈什么公务上的想法。听说武松这个期间因为公事收了些礼,还专门新买了个箱子,把东西都锁里头。他这是有什么私密物件?我这么到位的招待,他也不能和我交心透个明白?他拿人钱财、我与他消灾?
到了中秋,家里聚餐。前几日张团练一直催我倒向他那边。我安排家里筵席,还是喊上武松来参加。武松这厮,喝了一杯就要走。我这阵子一直让他穿房入户,他还这么和我见外?好歹留住了,武松“远远地斜着身坐下”,这是拿我当妖魔鬼怪吗?我这十来天在他身上花的心思一点效果都没有?武松爱惜名声,那我就以大丈夫的名义劝酒,希望他能敞开心怀;这厮喝到半醉、礼数也守不住了,也不能和我阐述下胸中理想、感慨下我对他的恩遇、认同下眼下对他的待遇足够好?这是不是压根就是条白眼狼?我交待养了多年的丫环来展示才艺、劝他酒、表示他有很高地位,武松接酒唱喏,喝完酒还杯子,这就完了?不说两句话感激下给你敬酒的次序透露的地位吗?我说我把这个养娘许配给武松,武松出言拒绝;我保持笑脸:不要谦虚,我说到做到,不是骗你;武松只是喝酒,不再接话;再喝了十几杯,武松一句应承、感谢的话都没有,就拜谢甩下脸走了。甚至可能还不拿正眼看我(武松可能被词曲引得满目眼泪,不好正视张都监)。这武松到底有没有人的感情?他这一点表示都没有、全程保持着疏离,是还要我给他些什么?我还能在他毫无表示的情况下给他点什么?他都没向我表示过认同、没告诉过我他的想法、不拿我当自己人,那我能直接给他官职地位和资源吗?啊,不,他有表示,他有个锁了的箱子,那表示他怎么也要藏起一片空间,不和我亲近。算了,养不熟这只白眼狼,答应了张团练吧,今晚就动手。
假设猜测完毕,我们现在回到正常视角。上面的视角猜测,也许会是一种可能,但当然不能当作真实。从“张蒙方”这个名字上看,这个大概率就不是真实;从后文的发展来看,上述猜测也是不完全说的通的。而武松如果把这种可能当成真实来应对,反而会犯不尊上司、放浪形骸之类的错误。但只要看过这种猜测,想必很容易可以排除这么几个想法:一是张都监没尝试真正拉拢过武松;二是武松的表现理所应当、毫无错处。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