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玲也笑:“哪能是我的功劳了!我啊,都是运气好,能碰上这么篇大作投稿上门,真正要论功行赏,还得归功于作者,咱们无非是帮忙刊登的中间人而已。”
唐编辑道:“话是这么说,但《急诊故事》怎么说,也算是你名下的好业绩了啊!”
听到唐编辑这话,一丝灵光在陈小玲心头闪过,她忙说道:“唐编,你说咱们该不该请这位海生同志吃一顿饭,反正也在本埠,我很想见一见这位作家的庐山真面目。”
……
《钟山》杂志编辑部。
与《青春》那头愉悦欢快的氛围不同,《钟山》的晨会开的有那么点低气压。
主编刘平拿着《青春》最新的刊件,面色淡淡地问道:
“我听说,《青春》上这篇连载的《急诊故事》,最先选择投稿的杂志是我们《钟山》,是有这么回事吧?”
下面几位编辑面面相觑,刘平见状,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同志们,我平时开会的时候经常说,咱们编辑部除了要选择写实的老作品,老作家的好作品,更要关注新作家的新思想、新文章。”
“时代是在前进的,既要走写实文学的老路,也要允许文学艺术有一点悬浮性,目光要向前看!”
这时,戴眼镜的男编辑徐兆淮劝说道:“老刘,编辑审稿总会有审美意趣上的差异,别说我们,就是如今享誉国内的大作家、大文豪,也遭到过退稿,咱们不要过分苛求嘛。”
刘平重重叹了口气:“我不是苛求,是可惜啊,这样的人才没被我们《钟山》挖掘,真是遗憾呐。”
徐兆淮忽然想到什么,说道:“这位写《急诊故事》的作者是不是也在本地?我觉得,咱们可以上门走一趟啊。
这篇错失了机会,咱们就约下一篇!”
……
周末,搞定了俩小孩儿上小学的手续事宜,林海升如约来到市立图书馆。
沈心媛早早坐在了靠窗的老位置上,桌上摊着一本从报刊亭买来的《青春》。
林海升一到,她便扬了扬手,拿起刊印杂志给林海升看:“海升哥,你看,《青春》刊登了你的稿子,还是长篇栏目。”
编辑部寄给作者的样刊还没到手,林海升拿着杂志阅读了一遍,笑着说道:“是啊,我预计这是一部30万字左右的长篇小说。”
“我就说,这是一部写的非常棒的作品,海升哥,你后面的稿子写了吗……我能……?”
“可以。”林海升并不顾忌地递去了这几日在家里勤奋撰写的稿子,又道:“其实我最开始信心也不大,投稿《钟山》的时候还遭遇了一次退稿。”
沈心媛明显有点儿难以置信,这篇《急诊故事》在她看来简直完美无缺,竟然也会被退稿。
“《钟山》这两年开刊的杂志我也看过,除了刊登的伤痕文学以外,79年刊登的《钟山风雨》获得了优秀电影剧本奖,今年年初刊登的多幕话剧,也偏向舞台演映。
或许是与杂志的定位不太符合,或者近几年他们的工作重心就是在剧本、话剧方面,要我说,海升哥你就该直接投《人民文学》去。”
此时,两人都没注意到的是,一个坐在不远处鬼鬼祟祟的身影站了起来,径直向两人的方向走来。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