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彻底打开了,硝烟缓缓散去,赵军大旗于城头烈烈飘扬,昭示着这场西进大战的阶段性胜利。
各国联军在短暂欢庆后,迅速投身战后诸事:清点战利品、安置战俘、规划城防……然而,看似尘埃落定的表象之下,实则暗流涌动,新的危机与机遇交织缠绕。
战后纷扰·利益纠葛难平
瓜分利益之时,矛盾彻底爆发。魏国不满赵国多分土地,坚称自家出兵良多、损耗巨大,应得咸阳周边膏腴之地。
燕国嗔怪军备共享落实拖沓,索要更多贸易特惠,欲在秦地商路占据主导。
其余小国也各怀心思,攀比战功、索求补偿,联军营帐内争吵声此起彼伏,几近失控。
赵国主将廉颇怒拍桌案:“若无我赵军强攻在前,尔等能分得一杯羹?如今这般贪得无厌,是要罔顾同盟之义吗!”
魏国将领亦红脸驳斥:“我魏军冲锋陷阵,死伤无数,拿些应得之地怎算贪婪!”局势剑拔弩张,联军大有分崩离析之势。关键时刻,赵王亲临营帐,许下折中之策:依各国出兵、损耗、战功综合评定,重划土地;增设联合商队,各国按股分红;邀各国贤才共组“秦地治理堂”,参与日常决策,这才勉强稳住联盟。
秦地新政·磨合中艰难前行
新政推行,困难重重。语言不通、习俗各异,地方官下达政令常遭误解。
部分赵军士兵居功自傲,偶有扰民之举,引得秦地百姓怨声载道。
税收政策遇阻,百姓抵触,商户隐匿账目……赵国谋士紧急研讨,推出“亲民六条”:招募秦地旧吏协助施政,以熟带生;严惩违纪士兵,树立军威。
缓征赋税,兴修水利、开垦荒地,让利百姓;开办“方言学堂”,培训各国官吏学秦语;组织“民俗交流团”,增进文化互通;设立“民意官署”,百姓可直陈诉求。经数月努力,秦地民生初现转机,百姓从冷眼旁观渐至主动配合。
学府峥嵘·百家争鸣启新篇
各国共建的学府声名远扬,四方学子纷至沓来。
课堂上,儒法论道如火如荼:儒家力倡“仁政爱民,教化人心”,以道德礼仪维系社会秩序;法家则强调“严刑峻法,令行禁止”,用法规制度约束行为。兵家设沙盘推演战局,剖析经典战役;纵横家舌战群儒,模拟外交斡旋。
一日,学子就“战后治国应以何为本”激烈争辩。秦籍学子痛陈秦国苛法之殇,力主儒法并济。
楚地才子推崇道家无为,认为应休养生息;赵人学子则坚持军事强军与文治教化双轨并行。
教授们不置可否,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学府内思想碰撞火花四溅,诸多新颖理念由此萌生,为各国施政提供新思路。
秦地暗流·蛰伏势力悄蓄力
秦国旧部虽兵败,却未消沉。隐秘山谷中,秦军残将秘密集结,日夜操练新兵。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