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就到了秦始皇三十五年。秦始皇是个喜欢新鲜事物、厌倦陈旧的人,于是他又有了大规模建造新宫殿的念头。在一次上朝时,他面对群臣,直接说道:
“最近咸阳城里的人口越来越多,房屋也跟着不断增加。我作为天下的君主,平时居住的地方却只有这么几座宫殿,实在是不够用。想想以前先王们,他们只是占据了一个小小的角落,所建的宫廷自然可以相对狭小。但自从我成为皇帝以来,文武百官的数量与以前大不相同,再按照以前的老规矩来建造宫殿,显然已经不合适了。我听说周文王在丰地建都,周武王在镐地建都,丰和镐之间本就是历代帝王的都城所在地。如今我有幸在此定居,怎么能不扩大宫殿的规模,让它的宏伟程度超越前代帝王呢!各位爱卿,你们觉得怎么样?”
群臣听到秦始皇的命令后,都连忙点头称赞,大家的意见完全一致。随后,在渭南的上林苑里,他们开始着手建造宫殿。首先,秦始皇命令最优秀的工匠绘制宫殿的设计图样,要求规模必须宏大,能够超越古今,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撼。工匠们为了完成这个任务,绞尽脑汁,花费了大量心思,最终才制作出了一个样本,呈献给秦始皇审阅。秦始皇仔细查看了图样,并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了修改,指出有些地方需要增高,有些地方需要加宽。这个过程花费了好几天的时间,直到前殿的图样被修改得尽善尽美,他才满意地点头,并将图样颁发给工匠们,让他们按照图样加紧建造。工匠们接到命令后,立刻开始着手建造前殿。然而,由于工程浩大,人手不足,监工大吏不得不调集了宫中的受宫刑者和服徒刑的犯人,让他们也参与到建造工作中来。这些人虽然身份特殊,但在工匠们的指导下,也努力地工作着,为宫殿的建造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整个工程在秦始皇的严格监督下,在工匠们的辛勤劳动下,日复一日地向前推进着。前殿的规模真是壮观,从东到西有五百步那么宽,从南到北则有五十丈那么高。这座大殿被巧妙地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空间宽敞,足以容纳上万人同时就座,而下层则能够稳稳地树立起高达五丈的大旗。大殿的四面都环绕着宽敞的走廊,人们可以轻松地绕着大殿走上一圈又一圈,而且这些走廊下面还非常开阔,即便是高大的马车也能自由地在下面行驶。更值得一提的是,从大殿下面还修建了一条长长的甬道,一直延伸到南山的脚下。这条甬道上还覆盖着重重叠叠的屋檐,既遮阳又挡雨,它蜿蜒曲折地向前延伸,最终与南山相连。在南山的山顶,还竖起了一根华美的表柱,作为这座大殿的标志性建筑,也就是所谓的阙门。当大殿和阙门都建造好之后,后宫的建造也随之开始了。后宫的布局更加精致细腻,每隔五步就能看到一座精美的楼台,每走十步就能见到一座优雅的亭阁。这样的建筑密度和精致程度,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然而,这一切的辉煌和美丽背后,都凝聚着监工人员和工匠们无尽的辛劳和汗水。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辛勤劳作,终于将这座宏伟壮丽的前殿和后宫大致建造完成。虽然他们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但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心中还是充满了无比的自豪和满足。秦始皇再次发布了一道诏令,他有一个宏伟的设想,那就是要在人间重现天上的景象。他说,天空中有十七颗星辰,它们整齐地排列在天极紫宫的后面,穿越银河,一直延伸到营室星宿。现在,咸阳宫可以被看作是地上的“天极”,而渭水则如同那天上的银河一般。如果能在渭水上建造一座长桥,那么这座桥就仿佛是连接着天上那十七颗星辰的轨道,我们可以称之为“阁道”。于是,秦始皇再次下令,要求增建一座横跨渭水的桥梁。然而,这项工程之艰巨超乎想象。渭水两岸相距约二百八十步之远,仅仅是在这么宽的水面上建造桥梁就已经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了。更何况,这座桥不仅要稳固,还要足够宽敞,以便车马能够顺畅通行,所以其宽度至少需要达到五六丈。这样的巨型工程,其难度和所需的人力物力,都远远超过了建造宫殿。但秦始皇对此毫不在意,他既不关心民众的承受能力,也不计算工程的费用。只要是他能想到的,就要去做,只要能够做到,他就心满意足了。为了建造所需的宫殿或建筑,需要大量的木材和石头,但关中地区的资源不够。于是,秦始皇命令荆州和蜀地的官员们,根据当地资源情况,就地采购木石,并且要及时将这些材料运送到施工地点。同时,他也按照计划不断征召工匠和役夫,每一期的人数都在增加。除了专业的工匠之外,还调动了宫廷中的劳役人员以及受了两重刑罚的犯人,总人数加起来超过了七十万,这个数字非常惊人。然而,秦始皇还是觉得人手充足,但工程任务还不够多。于是,他又分派了一部分原本负责建造宫殿的役夫,去协助修建骊山的陵墓。这样一来,宫殿的建造工程变得更加庞大和复杂,持续了好几年的时间都没有完全竣工。即使在秦始皇去世之后,这座宫殿都还没有能够彻底完成。这足以说明这个工程的浩大和艰巨。当时,宫殿建筑鳞次栉比,相互连接,如果根据图纸来计算的话,总共有三百多所之多,而关外地区更是还有四百多所宫殿。这些宫殿层层叠叠,一直延伸到三百多里之外的地方。其中,有一半的宫殿已经初步建造完成,但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装饰和粉刷,显然这些收尾工作还没有完全做好。在这些宫殿之中,最先开始建造并且早已竣工的是前殿。因为这座宫殿的四边都非常宽广,所以当时的人们就称它为“阿房”。实际上,秦始皇原本的计划是等到所有的工程都彻底完成之后,再为这座宏伟的宫殿取一个既美丽又富有深意的名字。然而,天不遂人愿,秦始皇后来病逝在了沙邱,这个美好的愿望也就最终未能实现。因此,“阿房宫”这个名字就一直流传了下来,并且最终成为了这座宫殿的正式名称。但回想起来,这座宫殿以及它所承载的辉煌和梦想,都如同幻影一般,只留下了一段段传说和故事供后人去想象和感慨。
再来说秦始皇建造了阿房宫,宫殿还没完全建好,他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安排美女和乐师们入驻各个宫殿,进行布置,这样一来,宫里自然是一番忙碌的景象。就在这时候,卢生进宫拜见秦始皇。卢生的到来,让秦始皇再次燃起了对求仙长生的渴望。于是,秦始皇便问卢生:
“我身为尊贵的天子,想要什么都能得到,想做什么都能做成,但唯独仙人我到现在还没能亲眼见到,长生不老的药也还没能求得,这该怎么办呢?”
卢生随口回答道:
“我们之前按照陛下的旨意,去寻找仙人和灵芝等神奇的药物,过程中历经了许多艰难险阻,但最终还是没有遇到。我想这可能是因为有些鬼魅在暗中作怪,暗中阻挠我们。我听说,君主若想求得仙术长生之道,必须时常微服私访,这样才能避开恶鬼的侵扰。当恶鬼远离之后,真正的仙人便会现身。但如果君主居住的地方被群臣所知,那就如同身处尘世,无法吸引真正的仙人前来。真正的仙人,他们有着非凡的能力,入水不湿,入火不伤,能够乘云驾雾,随心所欲地到达任何地方,因此他们能够万年不死,寿命与天地同长。现在陛下您日理万机,未能保持内心的宁静淡泊,虽然您渴望求仙,但恐怕最终也难以如愿。因此,我建议陛下从今以后,选择一个宫殿作为秘密居所,不要让外人知晓,这样或许就能引来仙人,进而得到长生不老之药。”
卢生的话纯粹是空穴来风,毫无根据。这番言论让秦始皇听后,心中感到一阵莫名的空虚和失落,他不禁长叹一声,说道:
“原来这就是为什么仙人如此难以寻觅,仙药如此难以求得的原因啊!其中竟然隐藏着这么多的困难和阻碍,我直到今天才如梦初醒。但我既然一心向往成为真正的仙人,那么我就应该自称真人,从今以后不再使用‘朕’这个称呼,以免被恶鬼所迷惑。”
然而,秦始皇却没有意识到,眼前的卢生或许正是他口中的“恶鬼”,只是他并未察觉罢了。卢生见状,立刻抓住机会,顺着秦始皇的话奉承道:
“陛下您真是天资聪颖,圣明无比,对一切事物都了如指掌,相信用不了多久,您就能成功成仙了。”
但实际上,这句话在暗指秦始皇的日子已经不多了,即将“变鬼”。说完这番恭维的话后,卢生便磕头行礼,然后退下了。各位听众,让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秦始皇的为人。虽然有时候他表现出一些不太明智的决策,让人觉得他似乎有些痴呆,但我们必须承认,他绝非普通妇人或孩童所能相比。毕竟,他能够并吞六国,统一天下,这样的壮举背后,必然有着非凡的智慧和勇气,展现出了他英武不凡的一面。然而,让人不解的是,为什么这样一位英明的君主,会轻易听信卢生那些荒诞不经、毫无根据的言论,甚至将它们视为真理呢?难道说,他之前的聪明才智都消失了吗?还是说,他在某个时刻突然变得愚昧无知了?其实,我们都听过一句流传在乡间的老话:
“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这句话告诉我们,即使是再聪明的人,也有可能在某个时刻犯下糊涂。而秦始皇之所以会陷入这样的误区,很可能是因为他对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的渴望过于强烈,以至于在追求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他失去了往日的冷静和判断力,没有过多地思考卢生的话是否可信,就盲目地相信了,从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自从秦始皇开始迷信那些邪门歪道的言论后,他在咸阳附近的两百里范围内,大肆兴建了二百多所宫殿和道观。不仅如此,他还要求在这些宫殿和道观之间建造复道和甬道,将它们前后连接起来,并且在左右两侧设置遮蔽物,以免他在游行时被人看见,暴露了自己的行踪。同时,秦始皇还下令在各个宫殿和道观内设置帷帐,安放钟鼓,让妃子宫女们居住其中,并且配备了所有他所需的御用物品,无论是吃的、穿的,还是用来娱乐的,都一应俱全。这样一来,秦始皇就可以随心所欲地今天到这个宫殿,明天到那个宫殿。每当他进入一个新的宫殿,就会有准备好的美食和华丽服饰,还有美酒佳人相伴,让他享受无尽的奢华和欢乐。这些来自各地的美女,有宋国的、齐国的、姜国的,还有吴国的姬女和赵国的佳丽,她们被选入阿房宫中,专门负责以美貌取悦皇帝。她们被打扮得整整齐齐,身姿轻盈曼妙,就像是等待着楚襄王再次梦会巫山神女一般,期待着皇帝能来与她们共度美好时光。其中有些女子比较幸运,能够得到皇帝的宠幸,对她们来说,这辈子也算是没有白活,毕竟能享受到皇帝的恩泽。但这种机会却并不多,可能一年才有那么一次,就像是牛郎织女只能在七夕这一天相会一样,短暂而珍贵。然而,还有一半的女子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她们可能一辈子都等不到皇帝的光临,只能在这深宫之中度过漫长而寂寞的岁月。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她们只能独自面对这空旷的宫殿和凄凉的夜晚,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期盼和失落。后来,有个名叫杜牧的文人创作了一篇脍炙人口的《阿房宫赋》,其中有几段话这样描述道:那些来自各地的妃嫔、媵妾、宫女,以及王侯贵族的子女们,纷纷辞别了自己豪华的楼阁宫殿,乘坐着华丽的马车,远道而来到了秦国。一到秦国,她们便成为了秦宫的一部分,日日夜夜都在歌唱舞蹈,为秦国的宫廷生活增添了无尽的欢愉。每当夜幕降临,天空中星星点点,那其实是宫女们纷纷打开梳妆镜,镜子反射出的光芒如同点点繁星,闪烁不已。而清晨时分,她们则梳理着乌黑浓密、如同绿云般的秀发,准备迎接新的一天。由于宫女众多,她们洗脸、梳妆时丢弃的脂粉水,竟然让渭河的水面都泛起了油腻。在宫中,还常常焚烧着椒兰等香料,使得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烟雾,整个宫殿都笼罩在一片朦胧而神秘的气氛中。突然,一声雷霆般的巨响打破了宁静,那是皇帝的车队经过,车轮滚动的声音远远地传来,但很快就消失在远方,让人不知道它们究竟驶向了哪里。这些宫女们,每一个都拥有着令人羡慕的肌肤和容颜,她们尽力打扮自己,展现出最美的姿态。她们常常静静地站立着,远远地眺望着,心中充满了期盼,希望能够得到皇帝的宠幸。然而,命运却对她们并不公平,有的人甚至等了整整三十六年,都未能如愿以偿地见到皇帝一面。这篇赋的描述深刻地揭示了宫女们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皇宫内部充满了心怀不满的女子,而宫外则有许多因找不到伴侣而感到苦闷的男子。对于一个新兴的朝代来说,这样的社会现象实在是不应该出现的!然而,秦始皇却对此执迷不悟,他整日里在宫中秘密出行,不让任何人知道他的行踪。他还严格命令侍从人员,绝对不能泄露他的行踪,一旦有人违抗命令,就会立即被处死。侍从们自然是严格遵守秦始皇的命令,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不过,秦始皇毕竟是开国君主,他与普通人终究是不同的。尽管他沉迷于宫中的享乐,但他并没有完全荒废国事。他仍然会照常批阅来自朝廷内外的奏章和公文,处理国家大事。同时,对于那些在修建宫殿过程中表现出色、劳绩可嘉的工匠和役夫,秦始皇也会给予他们特殊的奖赏。他会下令将他们迁移到骊邑或云阳等地居住,并免除他们十年的徭役和赋税,以此来表彰他们的贡献和忠诚。在骊邑的范围内,总共有三万户家庭被迁移过来居住;而在云阳的区域内,则有五万户家庭被安排迁居至此。除此之外,秦始皇还下令在东海边的朐县地界内,树立了一块石碑作为标记,并亲自在上面刻写了“东门”二字。他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皇威已经遍布四方,帝王的恩德也是无穷无尽的。然而,秦始皇并不了解百姓们真正的想法。其实,百姓们都非常愿意留在自己的家乡,不愿意背井离乡、重复迁移。尽管他们因为迁移而获得了十年的免役特权,但心中的怨言仍然多于感激之情,只能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秦始皇又怎么会知道百姓们的这些心声呢?他只觉得自己的话就是命令,无人敢违抗,这让他感到十分满足和快乐。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权威和权力之中,没有意识到百姓们的真实感受和需要。
有一天,秦始皇在梁山宫游玩时,他登上了山顶,向下望去。突然,他看见山脚下有一队人马经过,前面有武士开路,大声吆喝,后面跟着穿着黑色官服的官吏,整个队伍人数众多,估计不少于一千人。在这浩浩荡荡的队伍中间,坐着一位穿着宽袍大袖、非常华丽的人物,但他被一顶用羽毛装饰的伞盖遮住了脸,所以秦始皇无法看清他的真实面目。这一幕让秦始皇心中感到十分惊疑,他转过头来问身边的侍从:
“这是谁在经过?怎么有这么大的威风?”
侍从们连忙仔细看了看,然后才根据他们所见到的实际情况向秦始皇禀报。然而,就是这一句答词,让秦始皇再次产生了猜疑和不满,他对这位经过的人物产生了疑虑。
在梁山脚下经过的那位高官,原来是丞相李斯。秦始皇身边的侍从如实地将这一情况告诉了秦始皇,而秦始皇听后,却冷冷地说了一句:
“丞相的车马队伍,竟然有这么大的排场和威风吗?”
这句话里,明显透露出他的不满和愤怒。站在一旁的侍从们,敏锐地察觉到了秦始皇的情绪变化,于是有人赶紧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李斯。李斯一听,大吃一惊,心里非常紧张。从那以后,他每次外出办事,都特意减少了随行的车马和侍从,不再像以前那样张扬。然而,秦始皇却偏偏在这个时候又看到了李斯出行的情景。他看到李斯的车队规模减小了许多,心中更加疑惑和不满。于是,他下令将前日在梁山宫时在场的所有侍从都召集起来,严厉地质问他们,为何会将自己的话泄露给李斯。侍从们哪里敢承认这样的事情,他们纷纷狡辩推诿,企图蒙混过关。但这样的行为却更加激怒了秦始皇。他愤怒地命令武士进来,将这些侍从们一一捆绑起来,全部斩首示众。这冤屈和残酷的程度真是到了极点,让在场的人都吓得浑身发抖,他们彼此告诫,以后一定要小心谨慎,千万别再多嘴了。卢生因为多次欺骗秦始皇,心里自然感到心虚和不安。于是,他私下里找到韩国来的客人侯生,两人商量说:
“秦始皇这个人,性格刚烈暴躁,自以为是,聪明且自负。他幸运地统一了天下,现在志得意满,觉得自己从古到今无人能及。虽然他身边有七千名博士,但那些人在他眼里不过是充数的,领领俸禄而已,他根本不会真正信任和重用他们。丞相和其他大臣也都只能唯命是从,没有人敢进谏。更糟糕的是,他还喜欢滥用刑罚,偏爱重用掌管刑狱的官吏,导致天下人都害怕犯罪,只想避开灾祸,连走路都小心翼翼。我们虽然最近受到他的宠信,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秦国的法律严酷无情,不容许有任何欺骗,一旦事情败露就会丧命。那所谓的仙药又哪里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呢?我也不愿意再为这虚无缥缈的仙药去冒险了,不如趁早找机会离开,免得将来遭受灾祸。”
这话真是说得既狡猾又刁钻。侯生听了也觉得有道理,于是两人便趁机悄悄地逃走了。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