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斋

我看书斋>不能忘却的温暖 > 第31章 冷枪冷炮打活靶(第2页)

第31章 冷枪冷炮打活靶(第2页)

志愿军的冷枪冷炮运动由此正式展开。在志愿军的狙击行动打击下,敌军整日躲藏在掩体中,连上厕所也不敢露面,士气跌至谷底。

一开始,美军凭借其强大的火力优势,往往我军开一枪,对方就会回击十发炮弹。由于我方坑道设施尚未完善,炮击时容易造成伤亡,导致新兵对炮火感到恐惧,害怕被炸,不敢轻举妄动。我军经常在白天遭受炮击,晚上修复工事,士气也因此受到较大打击。

后来干部就亲自带头进行示范。

第15军45师135团4连2排的副排长张万春率领全排移动至狙击阵地附近,安排战士们在隐蔽且视野良好的位置观战,而他自己则开始了“表演”。

短短半天时间内,他就击毙了四名美军士兵。每当张万春的枪声响起,美军便会疯狂用12。7毫米重机枪进行扫射。然而,此时的张万春早已悄然转移到另一个狙击阵地,躲避重机枪的火力,让敌人的子弹无功而返。

第15军45师135团2营无后坐力炮排的排长周济成,连装填手都不要,自己在战壕内装好炮弹后,突然起身就射。他灵活地在七个发射位之间来回跳跃,只用了40发炮弹,就成功摧毁了敌人的八座地堡、一门无后坐力炮和一挺重机枪,还击中了敌方的弹药库。

新到阵地的一名战士,因害怕美军炮击,起初不敢离开掩体。作为师傅的周济成亲自为他装填炮弹,瞄准后让徒弟扣动扳机,一炮便击毙了5名美军。此后,徒弟的信心大增,再也不畏惧美军的进攻,甚至在一次战斗中,带伤击毁了一辆美军坦克。

第15军44师130团和131团因距离敌军较远,特地组织了狙击小组,每天凌晨4点带着干粮出发,潜伏在美军阵地附近,有的时候,一次齐射便能击倒十几名正在修筑工事的美军。

志愿军第15军135团1营1连机枪排排长,"冷枪英雄"邹习祥,在驻守上甘岭537。7北山阵地期间,用206发子弹击毙203名敌人,成为美军最为忌惮的中国狙击手。

朝鲜战争打响后,中国人民志愿军经过5次战役后,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赶回了“三八线”,1952年4月,在五圣山附近形成了对峙。五圣山是整个朝鲜中部最关键的防御地段,是志愿军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守住的核心之地。

五圣山南边的上甘岭,是五圣山的最后一道屏障。

当时,邹习祥所在的15军135团1连,就驻守在上甘岭537。7高地北山上,这里距离联军驻守的南山前沿阵地不足百米。为了抵抗联军重武器的火力轰炸,志愿军用铁锹、镐头挖了战壕、地道等防御工事,白天就被敌人摧毁了,就晚上再修复,如此循环。

几次交锋后,志愿军虽打退了敌军的进攻,但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连队牺牲了几批,连长和排长也都牺牲了好几任。

期间,猎户出身的邹习祥,凭借其过硬的枪法和冷静的作战风格,在打死了不少联军士兵,荣立三等功后,被提拔成了机枪排排长。随着战争的拉锯,邹习祥意识到这场对垒,可能短时间内不会结束。

但他不甘于一直被动防御,于是他开始寻找机会主动出击,挫挫联军的锐气。

通过观察,他发现对面的联军,经常在阵地上摔跤嬉戏、席地野餐、喝酒抽烟,有时甚至对着北面撒尿挑逗、口出恶言,肆意挑衅志愿军。一日,邹习祥视察敌军动向时,看到敌军阵地上来了8个人,其中一个军官装扮的人,正对着我军的阵地指指点点。

邹习祥心想机会来了,这一看就是个大官,杀了他,必能打击联军的嚣张气焰。

想到这,他当即转移到战壕,拉杆上膛,瞄准扣机,枪声响起,军官应声倒下。一击得手后,邹习祥马上带领地面的战士退守地道内,他知道敌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果然,邹习祥他们刚进入地道,阵地上就迎来了敌人好几轮的炮火轰炸。

这一情况被135团前沿阵地观察所知道后,观察员立即上报了团部,团领导听闻后,高兴道:“打得好!继续打下去。”当领导的表扬传到邹习祥耳中后,这极大地坚定了他用冷枪杀敌的决心。

这之后,联军的噩梦来了,只要敢走到南面高地,迎接他们的,随时可能是一枪毙命!

邹习祥成为了团里有名的冷枪教官,经常被其他部队请去传授冷枪杀敌的经验。他所率领的17名新战士中,有13人成功取得了狙击战果,部分战士甚至单枪匹马击毙了多名美军。

自1952年夏到10月初,邹习祥和战友们共击杀了3558名敌人,而邹习祥个人的记录是203名,其中包含了多名军官。这样堪称恐怖的命中率,让他成了联军口中“狙击兵的神话”,他驻守的537。7高地也被联军称为“狙击兵岭”。

令人更为赞叹的是,他的狙击小队,全员无一伤亡。

邹习祥被志愿军授予了“二等功臣”和“冷枪英雄”的光荣称号。

1952年9月,19岁的张桃芳随志愿军第24军踏上了朝鲜战场。1953年1月中旬,他进入了一线阵地,而这个阵地正是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英勇牺牲的597。9高地。张桃芳初次上阵,便表现出色,一鸣惊人。

当时他来到前线还不到四个月,年仅22岁。

在前线,老战士们胸前挂满的勋章让他羡慕不已,于是他下定决心苦练射击技巧。正值中国军队积极开展“杀敌百名狙击手”活动,张桃芳热情高涨,连长喊吃饭他都顾不上,一心扑在射击台上。

1953年2月,张桃芳在短短18天里,只用225发子弹,就击毙了70名敌人,几乎每三发子弹就能击倒一个敌人,平均每天消灭三至四人!

当时志愿军对于战果的统计极为严格,击毙一个敌人必须至少有两位旁证,且被击中的敌人需要在地上躺满十五分钟,确认无法起身,才能算作击毙。24军军长皮定均治军严谨,对张桃芳的战果始终抱有怀疑,甚至亲自来到前线观察,看看他是否夸大其词。

恰巧此时,有两名美国士兵正在争吵,吵得忘乎所以,竟然互相扯着衣领从地堡吵到工事外,完全不顾志愿军狙击手的威胁。

张桃芳见状,笑着对皮定均说:“我帮他们劝架吧。”话音刚落,只见张桃芳端起枪快速瞄准,一扣扳机,其中一名美国兵便应声倒地,另一名吓得一骨碌就滚下了陡峭的山坡。皮定均目睹此景,喜不自禁,当场赏赐了张桃芳一双大头皮鞋。

这时,他才真正信服了张桃芳的战绩。

皮定均拍了拍张桃芳的肩膀,赞赏道:“干得好,去狙击手训练队再学几招吧!”他慧眼识才,希望张桃芳能够打破志愿军单兵杀敌的新纪录。而张桃芳也不负所望。

经过两周的训练,张桃芳的枪法技艺更上一层楼,回到阵地后,仅用13天,便以212发子弹击毙敌军140名,平均每三发子弹就能击毙两人,相当于每天消灭一个敌军班。

这一事迹刊登在24军的《火线报》上,他的战绩让所有战士们心里为之振奋,一时间竟在军中掀起了一股“狙击”热潮,就连炊事班班长都开始时不时端起枪,闭上一只眼,有模有样的练习起来。

炊事班有个战士叫庞子龙,他是给一线战士送饭的,可每次送完饭看战士们狙敌也不禁心痒,于是送完饭也跟着冷枪歼起敌来了。3个月下来,庞子龙毙敌54人,受到了上级的高度赞扬。

在张桃芳的激励下,全班前后共击毙敌军760人,几乎相当于两个营的兵力。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