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2月16日,砥平里攻坚受阻,志司和邓指决定退出战斗,并停止在中线和东线的进攻行动。
2月17日24时,志司致电各军并报告中央军委,对第四次战役第一阶段的作战情况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第二阶段以运动防御为核心的作战构想。他决定全线暂时转为防守态势,不再固守某个据点,而是采取机动作战部署,以保存实力,避免过度消耗,伺机再发起反攻。
为了更有效地组织防御,志司将参与防御作战的所有兵力划分为一线和二线两个梯队,构建了梯次配置的防御体系。还规定了“撤退指标数”,要求各军每日的撤退距离必须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大致为每天一至两公里。
志愿军的将领们计划通过这一防御策略争取两个月时间,集结兵力,改善运输条件,囤积作战物资,以此引诱敌军深入。当增援部队到达后,再将敌军歼灭在汉江以北。这一决策符合当时战场的实际情况。
志愿军和人民军全线转入运动防御,这是在横城反击未能取得全胜、砥平里攻坚遭遇挫折后的无奈选择。总体而言,志愿军总部关于在准备条件下转入决战性进攻的战略意图并未改变,暂时采取防守姿态只是由于当前兵力不足、形势不利所采取的权宜之策,属于临时性和过渡性的安排。
志司要求运动防御持续两个月,这个时间期限是根据第二批入朝参战部队的进驻、集结及作战准备所需时间来确定的。在第一批部队入朝之前,中央军委就已经开始规划第二批和第三批部队的编组工作。
由于志愿军在入朝初期的作战相对顺利,除了原计划第二批参战的第9兵团所属3个军在11月上旬紧急入朝承担东线作战任务外,中央军委暂时并未对其他拟参战部队的调动作出紧急安排。
1951年1月下旬的时候,联合国军在美军的指挥下全面发动反攻,第四次战役提前打响,朝鲜战事逐渐显现出长期化的趋势。中央军委认为,美军的目标有两个:一是扩大其占领区域;二是阻止志愿军在前线进行必要的休整和补给,从而增加志愿军的力量消耗,使战局朝着对美军有利的方向发展。
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挫败美军的企图,确保志愿军获得休整和补充,从而有利于长期作战的坚持,成为战争指导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2月7日,中央军委对朝鲜战场的轮番作战兵力编成,提出了具体指示。信中详细安排了志愿军三番作战的兵力配置,特别是第二番兵团各军的出动时间、顺序以及作战准备事宜,同时也对第一番各军撤退至后方进行补充休整的时间和地点,作了明确规定。
在中央军委调动国内部队准备轮番进驻朝鲜之际,朝鲜战场的局势逐渐严峻。第二批部队的迅速到达对正在进行的第四次战役运动防御作战显得尤为紧迫。
在提前发起第四次战役后,前线兵力不足的问题愈发凸显。若不及时解决这一问题,志愿军地面部队的数量优势将不复存在,整个战局必然陷入被动局面。
因此,志司在向中央军委汇报第四次战役部署时,特别强调了兵力不足对战局的影响,并建议第19兵团迅速前往安东进行补充和整训,以便随时准备投入前线作战。在确定横城反击计划时,他又提议军委调整第19兵团的进军计划,立即命令其分三路入朝,以应对战场形势的变化。
志司强调,在部署第四次战役时,比第三次战役时更加勉为其难,其原因正是兵力不足所致。眼看着前线战况日益紧张,而后续部队迟迟未能到达,这让人十分焦虑。在这段时间里,志司一方面指挥前线的战斗,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后方部队的推进进度,日子简直是在掰着指头数着过的。
在志愿军砥平里战役失利并全线转入运动防御后,前线对后援的期待愈加迫切。为了争取时间,确保第二批部队能够顺利开进、展开并完成作战准备,志愿军司令部(中朝联合司令部)在2月17日下达运动防御部署命令当天,志愿军党委发出指示,要求前线各军党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司令部的作战部署得到全面落实。
战场上主动与被动的变化,紧密关联着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确保第二批部队的顺利推进、集结和参战,成为这一时期扭转战局的关键前提。实施为期两个月的机动作战防御,实际上是通过牺牲空间来争取时间。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被动的,但作为两次战役间从防御转向进攻的过渡,这一策略却蕴含着积极的意图和主动的内涵。
此时,美军发起“霹雳行动”全面反攻已超过20天。尽管前线部队在此过程中遭遇了一些损失,各师仍然保持着完整的战斗力,具备继续推进攻势的能力。
在后方完成整顿补充的两个美军师——第1陆战师和第7师再次投入前线。同时,从本土调来的野战炮兵部队以及1。13万名作战人员也陆续进入朝鲜战场。美军还对朝鲜和日本境内的9。2万名后勤支援部队进行了精简,精简下来的大批人员被编入在朝鲜的作战部队,从而进一步增强了美军的整体战斗力。
回顾志愿军的表现,这段时间的战斗异常艰难,尤其是负责阻击和攻坚的部队,在美军强大火力的打击下,伤亡人数大幅上升。
2月18日,邓华致电志司:
一线6个军经过20多天的激战,第50军和第38军的许多部队已经丧失了战斗力;第66军的实际战斗力也只能相当于一个师;第42军和第40军的一些单位同样受到了重创,例如第42军有5个团、第40军有3个团,每团只能缩编为3到5个步兵连。第120师第359团的一营仅剩50余人,二营只剩80多人,三营也只剩下200余人。军、师各级直属部队多次抽调补充,已经无人可用,只能缩编各建制单位。
此外,根据志司军务处对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42军在本次战役第一阶段中的战斗减员统计,这四个军参战总人数为人,战斗减员达人,超过了第一次和第二次战役的战斗减员总和,且是第三次战役战斗减员的四倍多。
人民军方面的损失同样十分惨重。隶属于金雄集团的两大主力军团——第2军团和第5军团,由于伤亡过重,不得不进行缩编调整。其中,第2军团撤销了第31师,而第5军团则裁撤了第38师和第43师。
除了上述兵力对比的变化之外,双方在精神和心理层面上的变化对作战进程的影响更加深远。在砥平里战斗发生之前,美军对中国军队怀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神秘感,尤其对中国军队在夜间攻击能力和包围迂回战术方面,感到深深的畏惧。
通过砥平里战斗,美军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军队在攻坚能力和后勤保障上的不足,逐渐变得敢于与中国军队进行正面交锋。有时美军甚至主动靠近中国军队,频繁保持近距离接触,紧紧缠住对方,运用所谓的“磁性战术”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持续打击,逐步消耗中国军队的有生力量,削弱其锐气和战斗意志。
这一战场上的变化被美国人称为“朝鲜战争中的葛底斯堡”。这表明,在美军看来,砥平里之战确实具有“拐点”意义。砥平里之战前后,朝鲜战场的局势开始发生显着变化。
美军并非一开始就完全察觉到这个转折点。
截至2月18日,第8集团军参谋机构向李奇微提交的报告中,依然建议美军在原地坚守防御,待春季结束后,按计划逐步收缩兵力,最终撤退至釜山防御圈内。
这使得李奇微再次大发雷霆,因为他已经从战场形势的变化中看到了新的契机,坚信美军当前“应当主要考虑如何展开进攻”,而非停滞不前,更不该后撤。他将报告丢在一旁,另行制定了一个全新的进攻方案。
1951年2月19日,李奇微在骊州召开作战会议,与会者有第9、第10军军长和第1陆战师师长,围绕他的意图研究确定具体的行动方案。
李奇微将此次攻势称为“屠夫行动”,以突出其目的是大量削弱并消耗中朝双方的有生力量。“屠夫行动”的主要目标是:在西线,控制汉江南岸一带;在中线,推进至砥平里、横城、芳林里一线以北地区;在东线,前进到江陵以北,拉直由堤川向原州东南延伸的战线凹部。具体的作战部署是从两个方向发起攻击。
一个方向是从原州出发,沿着29号公路向横城以北推进;另一个方向则是从宁越出发,沿60号公路朝平昌以北前进。这一部署形如一把张开的铁钳,直逼中朝军队北撤的主要通道,目标是在“堤川突出部”北上的志愿军和人民军。
李奇微为“屠夫行动”设定的目标线被称为“亚利桑那线”。根据任务分工,美军第9军负责沿29号公路向北推进,而美军第10军则沿60号公路向北发起进攻。
基于此,“联合国军”进行了如下部署调整: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