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斋

我看书斋>科幻作品 > 第10部分(第2页)

第10部分(第2页)

美国作者迈克尔克莱顿的科幻小说与“高科技惊险小说”很相近。他的作品里穿插了大量科学理论,甚至图表、公式。其实那些都是他玩的花样,随手摘来一些科技的果子,拼成一套套有趣的“伪科学”、“类科学”。而正是这种看似很难懂的文字表象,却是他的书畅销的理由。如果有一天克莱顿的书“俗”了,失去了这些技术内涵,我想他也不会再有市场,因为他的读者就是一群技术迷。

因此,那些大讲科幻要面向市场的人,往往实际上是想讲,要搞与科学离得很远的,表面上很通俗的科幻。其实,这种科幻市面上到处都有,每年会出版几十种上百种。它们真有过市场吗?

科幻的市场真得很大吗?

严谨地说,科幻市场是一个中等容量的类型化市场。它可以去比较的,只有其它类型化的文学市场,而不是主流文学市场。

相比于武侠,科幻出版市场一直很好。有的读者可能会大吃一惊:中国到处都是武侠啊?其实,到处都有的只是二三十年前的新派武侠,是金庸和古龙。我认识大陆武侠圈的一批顶尖作者。他们非常感慨科幻作者竟然能出那么多的书,而在大陆出版一本武侠小说只比登天稍微容易一些。当然,我也同时感慨武侠杂志能够连载几十万字的长篇,这是大陆科幻杂志所不及的。但总得来说,科幻的市场容量仍然比武侠稍大。

与奇幻、悬疑、恐怖这类类型文学相比,科幻的份额这几年一时稍逊。但它是中国大陆最有历史传承的类型文学。当然,这主要得益于政策壁垒:奇幻和恐怖都曾经因被紧紧关在政策之门外面。悬疑虽然早已有之,但被束缚在“法制文学”的框架内。这几年它们的市场份额突然暴涨,只是以前压抑许久的能量的集中释放。。

一种文学门类要占住脚,总要有一定的积累,一定的传承。传承的更多的不是作品本身,而是人气,人脉关系。在这方面,科幻圈上有七旬老叟,下有十几孩童,都还能为这个文学门类添砖加瓦。去年,中国科幻圈还纪念了中国原创科幻诞生一百周年。而其它文学门类还都没有这种积累。一时火不等于长期火。当然,我祝愿他们早日完成自己的原始积累。

一个读者群并不算多的市场,出版商为什么要重视呢?

读者群极多的市场,具体到某个出版社、书商,或者某个编辑头上,不见得有什么意义。因为在示范作用下,大家都去抢一个市场,最终抢到的仍然很少。比如,“校园文学”一直是极被出版界看好的。《花季雨季》的一百多万册,《三重门》的近百万册都起到了极大的示范作用。众多出版社一轰而上。压到库里的校园文学于是不计其数。不直接接触出版社,你不会知道那些畅销门类的书在库房里压着多少。

相反,科幻读者群少则少矣,但购买力相当稳定。以我个人出版的书为例。从未有一本成为畅销书。但除了第一本《时代之舱》由于出版社包装错误没卖出去,第五本赶上非典外,剩下的书出版社都没有赔钱。我所知道的文友们的大部分科幻图书,也都是这个表现。当然,这个表现不象一两本畅销书那么赚眼球。但要知道,出版社想搞一套不赔微赚的书,在今天已经是很困难了。

仅仅是不赔钱,难道是出版的理由吗?不赔钱,出版社还赔上人力和时间呢。

是的,但这些我所参与,或者朋友们参与的所有的科幻图书,都没有释放出它们的市场潜力。什么是科幻图书市场潜力的标尺呢?1999年,辽宁十四岁少女张天天在军事谊文出版社出版了《真心英雄》一书,发行五万册。我认为这才是科幻图书应有的市场潜力。

有人会说,她赶上了包装少年作家的那股潮流。科幻圈里既无“少年作家”,又无“美女作家”,搭不上这两股潮。那么,六旬左右的男作家张之路的《非法智慧》也卖到了这个数字,并且获得了国家级奖项。你也可以把这个当成标尺。

从实际水平上看,科幻圈里能够写出这个水平作品的不下十几个人。既然作品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就出在发行上了。

再有一个例子就是山西的《科幻大王》。它可能比《科幻世界》更能代表科幻市场的潜力。这家杂志几乎没有作任何市场营销方面的事情,甚至不在报刊亭零售。而竟然生存了十个年头。市场上象流星一般闪过的各类杂志,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了。十年几乎相当于人生的壮年。在这个例子里,我们可以删除所有可质疑成份,还原出科幻市场本身的潜力底限:你只要把定位搞对了,埋头编稿子就能挣钱。

1999年,湖南的一家出版社出版了王晋康的科幻小说集,同时还有其他一些作家的科幻、科普图书。2002年长沙科幻迷举行活动,邀请王晋康和我参加。组织者问我,可不可以找些书去签售?我就想起了这个出版社。当下联系了责任编辑。原来,这本书虽然首印只有三千册,但出版后基本压在该社库房里。虽然长沙当地经济广播电台《科幻时空》节目从九八年就开播了,在当科幻迷中极有影响。然而,近在咫尺的这个出版社却从未想去推销这套书(或者可能是从未听说过这个节目吧)。后来,编辑从仓库里翻出一百本书带到会场上,签售了七十六本。这个数字是多是少,横向比较一下才能知道:畅销书作家毕淑敏、葛红兵曾经在新华书店去签售,数量都在个位!

科幻图书本来能够销这么多,而出版社根本没有去努力宣传,这个责任在谁身上呢?

我也想搞一套科幻图书,可是科幻图书的卖点在什么地方呢?

象地方戏剧一样,科幻是一种类型文艺,固定地有一群人喜欢它。类型文艺的卖点可以分两部分,一个是类型内部的吸引力,一个是类型外部的,对大众的吸引力。

类型内部的吸引力,首先便是小圈子里的名家名作。《星战前传》的电影小说翻译过来以后,开机就是十万本。出版社这么有魄力,相信的便是类型内部的吸引力:单单是科幻迷,足够消化这十万本。因为《星球大战》是科幻文艺的“保留节目”。类似于《铡美案》或者《天仙配》。出版这种书,不需要编辑对科幻有多深的了解。

九十年代,叶永烈的《小灵通再游未来》、《小灵通三游未来》出版了。虽然时代背景和《小灵通漫游未来》出版时已经完全不同了,但开机也都是几万册。远远高于当时科幻新作的平均发行水平。靠的也是这种类型内部的吸引力——经典、“老段子”,“一代人的回忆”。前面说过,科幻是有传承的文学类型,这便是这种传承在市场方面的体现。

其次,还有科幻文艺类型本身五花八门的内在魅力,是它作为科幻而不是其它文学类型的特殊魅力。比如能够展示科学的神奇和美,能够吸引喜欢高科技的读者,等等。这些必须用系列的文学理论研究,影视研究来说明。在此不一一详述。

然后,是科幻针对大众的吸引力。对于如何超越科幻迷的界限,吸引大众这个问题,我听到过五花八门的意见,比如说,在科幻里多加色情、暴力;在央视“实话实说节目”中宣传科幻;把科幻小说改编成评书,请单田芳播讲。最新的一个建议是,搞一个《刘老根》那样的电视剧,再包上科幻的外壳。

当然,所有这些建议都来自科幻的外行,因为他们不知道,科幻本身就有吸引大众的因素。哪些呢?有两个,一个是能够切合当下的科技热点。比如《后天》这部电影。科幻迷基本上认为它是个烂作:创意不新,故事漏洞百出。但它在中国票房上竟然压倒了《黑客帝国》、《星球大战》、《终结者3》等真正的科幻经典。原因很简单,看后者的是纯科幻迷,而给《后天》贡献票房的还有其他观众。天气异常是几乎所有人都关注,也都能理解,能够聊几句的简单问题。过去一年中,每逢气象灾难发生,我总能从网络新闻后面的评论里,看到这部影片的名字。“太象《后天》了”,“《后天》的预言早晚要实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