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表彰孙权讨伐关羽的功劳,曹操上表献帝拜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兼任荆州牧,封南昌侯。孙权派校尉梁寓回拜,并给曹操送来一封信,说自己将顺从天意向曹操称臣(上书称臣于操,称说天命)。
孙权虽然得了荆州,但也自知惹了大祸,为了应对刘备即将发起的报复行动,他在曹操面前不得不把姿态再放低些。
曹操把孙权的信给大家看,说:“这小子是想让我坐到火炉上烤呀(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
但是,侍中陈群、尚书桓阶等许多人都认为:“汉祚已终,也不是今天才开始的。殿下功德巍巍,天下瞩望,所以孙权都自愿称臣。此天人之应,异气齐声,殿下应该正大位,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呀?”
夏侯等人也说:“天下人都知道汉室寿命已尽,异代方起。自古以来,能除民害为百姓所归的,即是天下的主人(即民主也)。殿下从戎三十多年,功德著于黎庶,为天下所归,应天顺民,不要再犹豫了!”
可是,曹操却说:“如果上天真有此意,我也只愿当周文王。”
曹操一生多次提到周文王,看来他对周文王的功业及品德很景仰。周文王名叫姬昌,是商代贵族,他遵从先人之法,继承祖先的业绩,礼贤下士,日益强盛。当时殷纣王执政,残虐无道,他害怕姬昌,把他囚禁起来。但是姬昌设法重获自由,之后励精图志,发展自己的力量,为讨伐商纣王做准备。后来姬昌死了,他的儿子姬发继位,也就是周武王,最后完成了父亲周文王讨伐商纣的遗愿。
曹操明确地告诉大家,他在世时不想称帝,如果曹氏有代替刘氏承祚天下的那一天,也是在他儿孙辈手里完成。
这一段内容出自《魏氏春秋》,对于曹操如此直白地谈论王朝轮替,甚至把刘汉比作殷纣王,历来倒没有太多非议,这时因为汉朝这座大厦历经三四百年,如今确实已经飘摇不堪了,谁都会认为曹氏替代刘氏已经是顺理成章的事。
曹操不愿意称帝,不是他觉得自己没这个实力,也不是他没有过这样的想法,而是他觉得自己确实老了。他想把那件事留给子孙去做,这是他的真心话。
曹操在摩陂度过了他生命中最后一个新年,随后下令回师邺城。
他没有在许县停留,却绕道去了洛阳,正月二十三日,魏王曹操一行抵达洛阳。
几个月前,他从汉中率大军回来时也在洛阳作过停留,他在这座城市生活过多年,二十岁走上仕途也是从洛阳开始。多么美好的岁月呀,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洛阳北部尉,却让那时的生命如此充满激情,也充满期望。
眼下,洛阳已残破不堪,经过战争的洗礼,尤其是经历了董卓纵火的摧残,洛阳几乎成为废墟,包括曹家旧宅在内的大部分建筑都成为一堆堆瓦砾,但曹操对这里仍然充满了感情,据《曹瞒传》记载,曹操命令有关部门对原洛阳北部尉官署进行了复原,并特别强调修得比原来还要气派。
这再一次证明曹操确实老了,只有老人才更留恋和回味自己的过去。
这一次由摩陂来到洛阳,曹操打算在此住一段时间,他下令在洛阳修建宫殿,宫殿的名字都起好了,叫建始殿。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却接连发生了不祥之事。
据《世语》记载,为修建始殿,工匠砍伐濯龙祠里的树木,但是奇怪的事发生了,树被刀砍之后却流出了鲜血(起建始殿,伐濯龙祠而树出血)。另据《曹瞒传》记载,曹操命令工程负责人苏越把一棵梨树迁走,在挖树根的时候树也流出了鲜血。苏越把情况报告给曹操,曹操亲自前去察看,果然见到树根出血,心里很厌恶,认为这是不吉之兆。
曹操一下子病倒了。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二十三日,魏王曹操病逝于洛阳,享年六十六岁。
曹操出生于汉桓帝永寿元年(155年),二十岁出仕,三十岁时赶上黄巾起义,在镇压黄巾军的过程中一步步走进历史舞台。三十五岁时,曹操起兵反抗董卓,经过十年奋战,成为雄踞一方的诸侯。四十二岁时,曹操迎汉献帝于许县,四十六岁时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四十八岁时,曹操远征乌桓取胜,基本统一了北方,但是第二年即遭遇赤壁之败。
曹操四十二岁时担任汉朝司空,五十四岁时担任汉朝的丞相,五十九岁时进爵为魏公,六十二岁时进爵为魏王。曹操病逝的当年,儿子曹丕代汉称帝,他被追奉为魏武帝。
曹操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南征北战中度过,较之西汉初年的刘邦和东汉初年的刘秀,曹操可能都会有生不逢时之叹。刘邦只用六年就取得了天下,刘秀用的时间更是不到四年,而曹操打了三十多年的仗,直到临终前还在四处征战。
曹操一生波澜壮阔,功业卓著,性格复杂又充满魅力。他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被称为那个时代的孙武、吴起,他也是伟大的文学家,被称为“诗史”和“改造文章的祖师爷”。
晋人张华所著《博物志》认为,曹操是个著名的书法家,可以与同时代大书法家张芝、张昶等相题并论;他还是一个音乐家,能与当时著名的音乐家桓谭、蔡邕相比;他也是围棋高手,与当时著名的棋手山道子、王九真、郭凯等不相上下。
他是一个有文治武功,也充满个人魅力的人,他是那个时代造就的,他用自己丰富的人生辉映了那个时代。
陈寿评价曹操的一生说,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袁绍虎视于四州,强大到无人可敌。曹操依靠智慧和计谋,以武力统一全国。他采用申不害和商鞅的法制、权术,吸取韩信、白起的奇思妙计,设置官职,任用人才,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干。同时曹操能克制自己的感情,冷静思考问题,不计较别人的过错。
陈寿认为,曹操之所以能总揽朝政大权,完成建国大业,完全在于他的见识和谋略是那个时代第一流的,他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人,是超世的英才(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司马光对曹操的评价是,曹操最能知人善用,能洞察人的内心。他发掘提拔那些有才能的人,无论他们出身如何卑微。他善于用兵,与敌人对阵,有时看似安闲,然而一旦时机成熟,立即发起霹雳攻击(决机乘胜,气势盈溢)。对于建立功勋的人,他赏赐起来不吝千金,没有功劳的分毫不与。他执法严厉(用法峻急),只要犯罪绝不轻饶,即使痛哭流涕求情,也绝不宽赦。他性情节俭,不好奢华。
司马光认为,正是由于曹操有以上这些优点,所以他才能芟灭群雄,几乎统一了中国。
【二、“分香卖履”情真切】
曹操驾崩于洛阳时,王后卞氏以及太子曹丕都不在身边,他们和曹植都在邺县,曹彰在长安。经过各方面商议之后,大家共推谏议大夫贾逵主持丧事。
据《典略》说,曹操驾崩的消息对各方面震动都很大,有人认为应该秘不发丧。贾逵认为不可,他主张立即公开发丧,并让大家前来瞻吊魏王遗容(令中外皆入临),之后命令大家各返岗位不得擅动。
只有青州军不听指挥,他们擅自击鼓离去,有人认为应该命令他们不得妄动,如果不从就派兵征讨。贾逵知道这支最早改编自黄巾军的队伍,一向军纪最差,独立性最强,除魏王之外,只有于禁能镇住局面,现在魏王驾崩,于禁身陷孙权,没有人能管得住他们。贾逵认为对青州军应该安抚,他写了一篇很长的檄文,告诫青州军自我约束,同时命人继续给青州军发放给养,局势才稳定下来。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