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斋

我看书斋>古代败家女 > 第253章 耕读之间感悟真谛(第2页)

第253章 耕读之间感悟真谛(第2页)

王守仁微笑着看向朱厚照,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恩师早已暗示,太子即将到来,王守仁秉持着平易近人的态度,待之如常。

王守仁轻松一笑:“朱秀才,你且说来听听。”

朱厚照兴奋地背着手,自信满满:“圣人之道,简单得很,不外乎勤学、孝顺、忠君、仁政,这不都是《论语》里写得明明白白的吗?”

话音刚落,周围的读书人几乎要晕厥,心中暗骂朱厚照的无知,圣人道理,岂是寥寥数语就能概括?你朱寿,读过几卷四书?春秋典故,你又能领会几分?真是无耻至极……

此时,刘健已经悄悄走近,一听朱厚照的回答,不禁苦笑不已。

太子殿下,竟是一派天真烂漫,无畏于世间的纷扰啊。

……

然而,此刻的王守仁却悠然开口:“没错,一语中的!忠孝仁义,这四字便是圣贤智慧的精髓所在,朱秀才一语点破,真是令人心生敬意……”

朱厚照听罢,不禁眉开眼笑。

他忽然觉得,这学问竟如此妙趣横生。

相较之下,杨詹事那一套之乎者也,啰嗦冗长,跟了他几年,学到的不过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陈词滥调,末了还自我解嘲,说什么“我读书二十载,一无所成”。这样的学问,岂是凡人能读的?读二十年,天天自诩悬梁刺股,却终是一无所获。如此自诩,还叫人跟着去读,岂不是要让人读一辈子,也落得个“一无所成”?这学问,究竟有何用?

倒是王先生的话语,让人听得如沐春风。

众人面面相觑,心中满是疑惑。

王守仁微微一笑,说道:“各位心中或许有许多不解,其实今日聚集于此的,大多是初出茅庐之辈。我之所以提问,正是想引出‘大道至简’的道理。圣人之学,就如同佛家所言‘慈悲为怀’,心中有善,便是修行。若舍弃了这善的根本,即便隐居深山古寺,日夜念经,又有何益?圣人之学亦然,他们所倡导的,不过是忠孝仁义四字。四书五经,不过是教人如何坚守这四字真言,但也不宜过度解读。忠孝仁义,乃是智慧之根,圣人之理,便是良知。”

“因此,拥有良知,方能知行合一。只要我们坚守良知,勇敢地去行动,这便是行。就如同我们耕田的农夫,耕种的过程既是行动,也是学习。身体力行越多,所学越丰富。你既领悟了圣人之道,便能分辨是非善恶,知道什么该避,什么该行。”

“然而,若你认为某事有益,为何不付诸行动呢?古往今来,圣贤如三皇五帝,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他们无不身体力行,践行仁义。就像我们的朱秀才,他已深知忠孝仁义,今日耕地,对农人感同身受,学到了许多知识,坚守本心,若有所得,便在耕种中掌握了农技。如此,他日若能高中状元,入朝为官,便不会再犯劝农书中的错误。行动,正是领悟真知的最佳途径。终日闭门苦读,反而让大道与我们渐行渐远。”

朱厚照得意地笑了,心中暗想,这恐怕是世上第一个说他真正理解了圣人之道的人,既是有才学,又得圣人真传。

在静谧的书香氛围中,每一位读书人似乎都被某种神秘的力量吸引,陷入了沉思。那本劝农书的反面教材,以其独特的幽默感,让他们不禁哑然失笑。而那位挥洒笔墨的翰林,不就是王先生口中的那位,在书斋里追寻宇宙大道的智者吗?

一位学子忍不住好奇地发声:“读书人岂不是应该埋头书卷,怎能放下身段去耕地呢?”

王守仁凝视着提出疑问的学子,目光深邃而坚定:“岂止是耕地,君子六艺,岂能独缺一技?读书人不仅要精通礼仪,还需精通声乐、骑射、驾驭车马、书法、算数。”

“既然如此,那么学习耕种,又有什么不妥?读书人若不广博地涉猎天下之事,又怎能肩负起救世扶危的重任呢?”他话锋一转,提到了自己的师兄徐经,“他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实在令人敬佩。另一位师兄,画技更是出神入化,令人叹为观止。天下万物皆含学问,圣人的教诲,旨在端正你的心性。心中已有圣人之道,便能正心诚意。又何必拘泥于古人的教条,期待他们指导我们如何拯救苍生,推行仁政呢?”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