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此三条,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要导致官逼民反的。第一条属于政策上的问题,第二、三条都属于吏治腐败的问题。这三大民间疾苦,是两千年来历朝历代都存在的问题,只是程度上有差别。这不是因为清王朝是由满州人统治而造成的现象,汉人做皇帝也不例外。在这个时候,洪老童生根本不察现实,根本不理解民生疾苦,而偏偏要〃革命〃,可见其目的并不在要救民于水火,而是要自己出口恶气,过一回做皇帝的瘾罢了。
应该说,这个时候的帝国,更糟糕的还不在此,而在于一种〃万马齐喑〃的政治局面。什么叫〃万马齐喑〃的政治局面,曾国藩在另一番奏折中就鲜明地指出过。这就是他在《应诏陈言疏》里面论人才转移、培养、考察之法时提到的以京官、外官为代表的吏治。他说:〃以臣观之,京官之办事通病有二:曰退缩,曰琐屑;外官之办事通病有二:曰敷衍,曰颟顸。退缩者,同官互推,不肯任怨,动辄请旨,不肯任咎是也。琐屑者,利析锱铢,不顾大体,察及秋毫,不见舆薪是也。敷衍者,装头盖面,但计目前剜肉补疮,不问明日是也。颟顸者,外面完全,而中已溃烂,章奏粉饰,而语无归宿是也。有此四者,习俗相沿,但求苟安无过,不求振作有为,将来一有艰巨,国家必有乏才之患。〃
▲虹▲桥▲书▲吧▲BOOK。▲ 第44节:风云突变(4)
时至今日,我们不能不钦佩曾国藩眼光之厉害,分析之犀利,句句皆辟鞭入里之言,深谋远虑之计。这篇奏折写于道光三十年三月,他预料的〃将来一有艰巨,国家必有乏才之患〃,未出此年,即已尽皆应验。吏治如此,民心可知。
在《备陈民间疾苦疏》的开头,曾国藩就提到历史上的史实,隋文帝末年,国家最为富庶,然而天下大乱,是何故?汉昭帝时,天下最困,而国家慢慢安宁,又是何故?本朝康熙时期,起先16年间只有一年没有水灾,其余皆江河决堤,又有三藩之变,九省动荡,侵扰7年,财赋去半,国库空虚,然而国家没有分裂,天下没有大乱,又是何缘故?曾国藩归结为一点,那就是民心。民心在,则汉昭帝、清康熙皆能稳如泰山;民心散,则唐兴隋亡,恍惚之间耳。
我观历史,所谓民意者,其实并不只指老百姓,而恰恰指的是知识分子。在中国,知识分子集中代表了民意。中国的老百姓是最好糊弄的,有了吃有了穿,他们会山呼万岁;没有吃没有穿,他们可以当牛做马,可以卖儿卖女……而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起义是没有过的,有的只有那些平素不劳动(既不种田又不经商)的游民起义。中国农民,几千年来没有组织,没有发言权。好在不少知识分子出身于农民,他们懂得农民疾苦,是他们在为农民代言。曾国藩就算一个。所谓民意就是知识分子的呼声,所以历朝历代,统治者对知识分子是尽皆拉拢,或者斩草除根。
从曾国藩身上,我们还可以看到,虽然朝廷吏治腐败,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仍是无数知识分子的良心所在。民心仍然在朝廷一边。
这里顺带提一组数字,或许可以说明民心的改变。以盐税为例。光绪之前,每斗盐收东钱(盐税)8文;光绪元年,收240文;光绪五年,收480文;光绪十五年收720文;光绪二十年收960文。随着这盐税的数字水涨船高,民心却正呈反比例负增长,终于有一天,这盐税收不下去了,民心也就彻底丧失了。清帝国的丧钟敲响了。
◇欢◇迎◇访◇问◇BOOK。◇
第45节:卧龙再世……左宗棠(1)
敌友共依
很多人由他而起,出自他的门下,从此飞黄腾达,扬名古今;很多人一生忠诚地伴其左右,为了他和他们的事业出谋划策,鼎力相助,死而后已;也有人曾经是他的朋友,是他的学生,最后却弃他而去,甚至与他作对。这些人与曾国藩命运交织,既是他生命中的过客,又是他生命的一部分。
卧龙再世……左宗棠
巡抚张亮基爱才、为人坦诚,又极为清廉,故当时深受林则徐的喜爱。在林则徐的极力推荐下,张亮基不几年就位居巡抚。但他是个文官,不会带兵打仗,而且当时的绿营兵既没有打仗的能力,又爱搅事生非,靠不住。湖南和其他各省一样,虽然吏治腐败,但毕竟有这么一个清官在支撑台面。但不久,张亮基官位升了,到武昌代理湖广总督去了,好在他在长沙时做了一件大事,用计赚来了一位鼎鼎有名的〃师爷〃左宗棠,此后曾国藩率湘军出省作战,这位〃师爷〃在湖南多为他募集军饷,或为他招兵,支持颇大。
在曾国藩尚在湘乡时,太平军压逼长沙,张亮基想到了一个人,此人便是后来名震天下的湖南人左宗棠。我们便先来说说这个人。
如果说刘蓉把曾国藩比做一只凤凰,那么左宗棠则确实是一条卧龙。在湖南士人间也流传着〃三亮〃之说。老亮罗泽南,小亮刘蓉,今亮便是左宗棠。〃亮〃就是指诸葛亮。
左宗棠是湖南湘阴人,生于1812年,比曾国藩小一岁。21岁中举人,一生所学皆经世致用之学,然而此人却一直未能再登科第。第一次会试不中,第二次本来已被录取为第15名,但因为湖南名额太多,故一刷就把他给刷了下来,取为誉录,就是抄写员。左宗棠不屑,拂袖而归,到醴陵渌江书院讲学。道光十七年,当时的两江总督陶澍也是湖南人,他借江西阅兵之际回湖南省墓。此人是有清一代有名望的重臣,也是湖南士人仰慕的榜样。经过醴陵时,县令请左宗棠为陶澍下榻之地写一副对联。左宗棠是作联高手,一挥而就:
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
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
这副对联是有典故的。〃春殿语从容〃,是指道光十五年十一月,道光皇帝在乾清宫连续14次召见陶澍,并亲自为他少年读书的地方题匾〃印心石屋〃,此乃旷代殊荣,陶澍一直引以为豪。下联则表达了家乡士人对陶的景仰与期盼。因而,陶澍一见此联,赞叹不已,立即要见写对联之人。左宗棠本是一奇才,对这位家乡前辈也是仰慕已久,于是倾心请教,与陶澍畅谈一宵。陶自然对这位年仅26岁的家乡奇才另眼相看,同时预料他30年后一定会超过自己,遂定忘年之交。
左宗棠第三次会试依然落魄而归。在回家途中接到陶澍的信,要他前往南京,相托后事。原来此时的陶澍重病在身,想把自己的独子陶桄托孤于左,并要与左联姻。左感其知遇之恩,表示从此以后,再不参加考试,躬耕柳庄,以湘上农人终世。
未几陶澍谢世,左把他的独子接到安化老家隐居起来,并悉心教导。太平军进攻长沙之时,左宗棠和许多人一样为避兵灾,迁到湘阴城东一带的东山白水洞隐居。
这个时候的左宗棠全然以诸葛亮自比。他有两副对联,其一曰:
文章西汉两司马;
经济南阳一卧龙。
另一曰:
身无半文,心忧天下;
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