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斋

我看书斋>读了道德经的感悟 > 第37部分(第2页)

第37部分(第2页)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虽然看到自己的光明之处,也还要看到有黑暗的一面,才能做天下的表率,因为他有内在的涵养,与众人打成一片,又没有自傲的表现。这才是天下人的榜样。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自己为人师表,永恒的德行就不会偏离就会发扬光大。他的心境就是回复到原始之前,那样的无知无识,好像浑然忘我的境界。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虽然知道自己是荣耀的,也还要提防受耻辱的时候,用虚怀若谷成为天下的榜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虚怀若谷的德性充分表现出来,就可以达到淳朴的境地。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淳朴的品性得到光大,就可以成大器了,圣人用这种方法,可以为百官之长。所以要想大制于天下,前面介绍的道行是不可分割的。

笔者感悟

老子阐述的“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虚怀若谷”、“大智若愚”的大智慧。

这种大智慧要求人们要学会暂时的妥协和退让、委曲求全、低调谦逊,以保全和发展自己,从而获得或实现长远的和根本的利益。坚持原则,积极进取,通常来说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但在有些特殊的情况下,为着实现自己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或长远利益,进行必要的妥协或退让也是无可非议的。“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必要的妥协或退让,带来的往往是生机、发展和福音。没有妥协就没有成功;没有退让就没有进取。当然,妥协退让不是无原则的,而应是适度、适宜的。 。 想看书来

小心翼翼的王翦

小心翼翼的王翦

王翦,生卒年不详,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是继白起之后秦国的又一位名将。与其子王贲在辅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立有大功,除韩之外,其余五国均为王翦父子所灭。

王翦少年时期就喜爱兵法,事奉秦始皇征战。始皇十一年(前236年),王翦领兵攻破赵国阏与(今山西和顺),拔九城,夺取赵漳水流域。十八年又攻打赵国,历时一年,攻陷赵都,虏赵王迁,赵王降,赵成了秦的一个郡。次年,燕王派荆轲刺杀秦王。秦王于是派王翦将兵攻打燕国,击破燕军主力于易水西,燕王逃到了辽东,王翦平定了燕蓟,得胜而归。秦使翦子王贲击楚,还击魏,魏王降,遂定魏地。

秦国横扫六国,势如破竹,灭三晋,数破楚军,燕王逃亡。秦始皇欲灭楚,倾心于年少壮勇的秦将李信,认为他贤能果敢。李信曾领兵数千,追击燕太子丹至衍水,终破燕军虏获太子丹。秦始皇曾问李信欲破楚,须多少人马?李信表示二十万即可。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道:“非六十万不可。”始皇说:“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史记&;#8226;王翦白起列传》)于是派李信及蒙武将兵二十万南伐楚。王翦因秦王不用其话,就托病辞官,归频阳养老。这时的秦军在李信的率领下攻平与(今河南平与北),蒙恬攻寝丘(今河南临泉),大破楚军。李信又乘胜攻鄢、郢,均破之。于是引兵向西与蒙恬军会师城父(今河南平顶山市北)。项燕率领的楚军乘机积蓄力量,尾随秦军三天三夜,终于大破李信军队,攻下两个营垒,杀死七名都尉,秦兵败逃。

秦始皇闻秦军失败,大怒。使他知道王翦确有远见,于是亲自到频阳向王翦谢罪,说:“我没有听从将军的话,李信终使秦军受辱,如今楚军逐日西进,将军虽有病在身,怎能忍心背弃寡人?”王翦辞谢说:“老臣疲弱多病,狂暴悖乱,希望大王另择良将。”始皇坚持要王翦领兵,王翦说:“若非要用老臣,必给我六十万大军。”始皇允诺。于是王翦率六十万秦军伐楚,始皇亲自送将军至灞上。王翦行前多求良田屋宅园地,始皇说:“将军既已出兵,何患贫穷?”王翦说:“为大王部将,虽立战功却终不得封侯,所以趁大王亲近臣下之时,多求良田屋宅园地,为子孙置业。”始皇大笑。王翦的军队行至关口后,又五度派使者回朝求良田。有人认为将军求赏太过分,王翦却说:“秦王粗暴又不信任人,如今倾尽全国兵力,交付给我,我只有以多请田宅作为子孙基业的方法来稳固自家,打消秦王对我的怀疑。”

王翦替代李信前来攻楚,楚军听说王翦集六十万大军前来,也尽发国中兵力以抗秦。王翦大军一至,立即坚壁而守,不肯出战。楚军屡次挑战,秦军始终不出。王翦每日要求士兵休息洗沐,安排美好饭食安抚他们,同时与士卒同饭同食,意在养精蓄锐,消耗敌军,以待最后殊死一战。不久,王翦打听士兵以什么来娱乐,有人回答说:“投掷石头,跳远比赛。”于是王翦发令出兵。楚军数次挑战而秦军不出,楚军引兵向东,王翦趁此遣兵击,大破楚军,追至蕲南(今安徽宿州东南),斩杀将军项燕(一说项燕自杀),楚兵败逃。秦借胜势,一年就平定了楚国城邑,俘虏楚王负刍,楚地终成秦的一个郡县。王翦于是又率兵南征百越,取得胜利。因功著而晋封武成侯。

王剪巧妙的运用了“知其荣,守其辱”的方法赢得了秦王的信任,从而立下了旷世奇功。秦始皇二十六年,秦统一中国,史书称“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史记&;#8226;王翦白起列传》)

独善其身的萧何

独善其身的萧何

韩信被杀后,汉高祖封丞相萧何为相国,加封地5000户,使役士兵500人,并且专派一名都尉负责保护相国之安全。看起来,礼遇优隆,其实,内藏不测。大家都向萧何道贺。惟独召平却来致吊。召平,就是秦朝时的东陵侯,秦朝灭亡后,成为一个平民。召平对萧何说:“您将从此遭祸了。陛下连年征战,餐风宿露,你却安居都中;不被兵革。如今又被加封食邑,又被人服侍保护,表面上是尊您崇您,实际上是猜疑您呢!” 萧何原不曾想到这一层,被召平这么一说他才明白过来。他意识到韩信被诛之后,自己功高压主,已成了皇帝疑忌的首要对象了,因而非常恐惧。召平建议,不要接受封地,让萧何将全部家产拿来充作军需,自可免祸。萧何依言而行,高祖甚为欢喜,暂时消除了对萧何的疑忌。

汉高祖十二年,黥布被逼反汉,高祖亲自领兵征讨。但他身在前方,仍心系宫阙,生怕萧何有异常举动,因此屡屡派人打听了解萧何的所作所为。此时萧何,一如既往。因为皇帝出征,他便教化百姓,勉励耕作,并把自家钱粮运到前方军队中。刘邦了解了此事,竟又猜疑起来。这时,有人及时警告萧何:“照这样下去,您马上就要面临灭族之祸了,您现在的地位、功劳,已经是位极人臣,无以复加了!自您到关中以来,老百姓便十分拥护您,到现在也十余年了。现在您做的这些,又是在提高自己的声望,争取百姓的拥戴。您这样下去,怎么得了?主上屡次询问您的所作所为,怕的就是您久居关中,深得民心,倘若乘虚号召,岂不危及社稷?皇帝怎会不疑忌您呢?”萧何惶恐,请教办法。那人说:“您何不多买田地,且胁迫百姓,以贱价出售,在百姓中留些坏的声名,来使主上放心呢?”萧何为保性命,只好采用了这“自污”的办法。汉高祖灭了黥布,班师回朝。不少老百姓拦路喊冤,说萧相国用低贱的价钱强行购买百姓的田地住宅达数千万之多。高祖见此,放下心来。当萧相国来拜见时,高祖便把老百姓的奏章发给他,笑着说:“你这相国,向称利民,原来你就是这样利民的啊!现在你自己去向百姓请罪吧!”

皇家的上林苑中有好多空地,而长安城中居民却日益增多,耕地越来越少。于是萧何为民请命:“长安的土地狭窄,上林苑中却有好多空地,白白地在那儿,有些浪费。希望能准许百姓进入上林苑耕种,让老百姓收获庄稼,把蒿草留在苑中给禽兽吃。”萧何的这条建议很有道理,但高祖却怀疑他讨好百姓,悖然大怒:“你自己收受商人们的财物,却来算计我的上林苑!”当即下令把萧何交付廷尉,把他戴上刑具关押起来。有一个姓王的卫尉陪侍皇帝时,趁空问道:“萧相国究竟犯了什么大罪。您为什么突然把他加上刑具关押起来呢?”高祖回答:“李斯当年做秦始皇的丞相,有了好事,归功于君主,有了坏事,归咎于自身。现在可好,我们的萧大相国自己接受商人的财物贿赂,却想用我的上林苑收买人心!”王卫尉说:“当年楚汉对抗,黥布叛乱,您都远在前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