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斋

我看书斋>宋朝为什么会被灭亡 > 第100章 实事求是的威力(第1页)

第100章 实事求是的威力(第1页)

下面我们讲赵匡胤的第三点功绩,或者说是他作为皇帝的一个非常显著的优点,就是实事求是。

何为实事求是?简单地说,就是办理任何一件事情,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高度注重政策的灵活性和精准性,断不能想当然的、简单的搞一刀切,国家越大、事情越复杂,越要注意这个问题。

我们以太祖时期对北疆防御的部署问题为例来说明:

就在赵匡胤推动强干弱枝政策,一而再、再而三的削弱内地其他节度使的各项权利之时,他却对北疆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

赵匡胤先后任命李汉超屯关南(关南即与燕云地区接壤的瓦桥、益津、淤口三关及其以南),马仁瑀守瀛州(今河北河间),韩令坤镇常山(今河北石家庄),贺惟忠守易州(今河北易县),何继筠镇棣州(今山东滨州、惠民、阳信一带),形成针对契丹的防御线;

同时以郭进守卫西山(今河北邢台、永年一带)、武守琪戍晋州(今山西临汾)、李谦溥守隰州(今山西临汾西北)、李继勋镇昭义(即昭义节度使辖区,包含泽、潞、邢、洺、磁等5州),以此形成针对北汉的防御线;

命赵赞屯驻延州(今陕西延安)、姚内斌守庆州(今甘肃庆阳)、董遵诲屯环州(今甘肃庆阳环县)、王彦升守原州(今甘肃平凉西北一带)、冯继业镇守灵武(今甘肃灵武市),负责抵御西戎。

以上这些将领及负责的防区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实际上赵匡胤却给予了这些边疆重将极大的自主权:

财政上,允许其完全支配辖区的财政税收,可以自行组织边境贸易;

人事方面,更是彻底放权,允许他们任免所属的各级军队和地方干部;

军事方面,上述的这些边将可以不受编制限制,随意招募各式人才从军,一般规模的军事行动和部署也由其自行决定、临机应变,中央完全不干预。

如此一来,除了没有铸币权,上述这些边将享受的待遇简直就与中晚唐以来节度使的巅峰时期不相上下。

这种情况当然会引起许多所谓有识之士的担忧,因此不停地有朝臣以各种方式向赵匡胤劝谏要限制边将的权利,对于这些奏议,赵匡胤从来都是一句话表明态度:

“你丫懂个屁!”

非但如此,赵匡胤还对这些边将给予了超常的信任和重用,上述中的很多人在边疆任职,一守就是一二十年,如郭进镇西山20年、李汉超守关南17年、何继筠在数地先后任职20年等。

本来就赋予了独立王国一般的权力,还不加保留的让其在岗位上超长时间待机,赵匡胤如此这般在旁人看来赌博式的做法带来的回报也异乎寻常,史载:

由是边臣皆富于财,得以养士用间,洞见蕃夷情状,时有寇钞,亦能先知预备,设伏掩击,多致克捷。故终太祖世无西北之忧,诸叛以次削平,武功盖世。斯乃得壮士以守四方,推赤心置人腹中之所致也。

在赵匡胤前后将近20年一心一意向南用兵,而宋朝精锐禁军不过10余万人、南征北战捉襟见肘的时候,北方防线能够稳如泰山,并非完全是老天爷赏运气、契丹不作为,而是这些边将们利用赵匡胤赋予的优越政策,创造出了更为丰硕的国家回报。

他们身处一线,对敌情、我情和社情的掌握和资源的整合利用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契丹但凡是动起骚扰宋朝的心思,第一个反应就是想到这些宋朝恐怖的边将而头皮发麻

常理上来说,作为新生的残缺王朝,赵匡胤想要让宋朝摆脱如同五代一样的短命结局,必须要坚定不移的推进强干弱枝的政策,对以节度使为代表的藩镇势力必须进行彻底打压。

可在赵匡胤轰轰烈烈威压限制内地节度使的时候,却反向的赋予边将更大的权力。

这看似不讲整体、南辕北辙的做法,其实正是赵匡胤尊重实际、实事求是的完全体现。

宋朝初期,在国力不足、且需要南攻北守的时候,赵匡胤唯有赋予边将政策来取得北疆的稳定,否则若在边疆推行同内地完全相同的政策的话,就需要国家付出巨大的资源来换取边疆的稳固,而这是以当时宋朝之实际国情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强干弱枝是必须坚持的长久国策,不容有变。但扩大边将权利换取边疆稳固,也是基于实际的必然选择。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贸然地搞一刀切,不同时段、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策略,最终取得最优解和最大利益,这是一个大国执政者必须要处理好的课题。

上面我们通过介绍边将情况,解析了赵匡胤作为皇帝坚持实事求是,下面我们结合宋朝的“祖宗家法”进一步予以介绍。

“祖宗家法”这个词并非是宋朝所独有,中国的封建王朝奉行以孝治国,因而对于坚持“祖宗之法”有一种极为顽强的执着。

譬如明朝时期朱元璋定下的朱氏子孙不劳作而食俸禄,清朝时期开国几代君主定下的满人汉人共治、以满为贵等等。

具体到宋朝时期,祖宗家法也是一个皇帝和大臣口中的绝对高频词汇,广义上讲,指的是由本朝已逝帝王创制、订立的制度、规矩和成例,其中成例部分多被称作“故事”。

而狭义上说,则是具体指太祖、太宗创立的法度。

由于宋朝一直没有完全实现大一统、对外战争貌似咋打咋怂、后来南宋更是偏安一隅,所以很多人将宋朝孱弱之原因归结于太祖、太宗时期的祖宗家法,其实这是不准确的。

太祖赵匡胤时期,虽然定下了很多制度和规定,但这些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很多东西赵匡胤本身就是一直在灵活的进行调整适用的。

但随着他的猝然离世,赵光义一方面为了彰显继位之合法,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个人能力不行、打输了几次关键战争,所以不得已将赵匡胤创立的很多制度简单粗暴的进行固化甚至是升级,并冠以“祖宗之法”的大帽子让后世无从辩驳,这其实是对赵匡胤的曲解,我们举几个例子来看。

先说募兵制。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