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斋

我看书斋>去三亚的特别经历 > 第8部分(第1页)

第8部分(第1页)

一位苏联派驻边区医院的医生别洛夫,无奈地告诉徐明清,王观澜最多活不过一周了,让她准备后事”。

苏联医生的话让徐明清万般伤心,黯然泪下。她含着泪水,给毛泽东写了一封充满悲伤情绪的信。

此时,国民党正在抓紧部署全面内战,毛泽东的工作相当繁忙,但接到徐明清的信后,很快亲笔写了回信。

明清同志:

你的信我们都看了,甚为感动。观澜同志的病情如此,当然使你难过到这种程度;但是一种事实到了面前,如果是无可如何时,再急再痛也无益,只好承认事实,而客观地对待之。何况观澜的病不一定是你所说的那样,不一定不能救。……请你代我们问候观澜同志。

毛泽东

4月14日(1946年)

毛泽东的信,对王观澜产生了特殊的效果,面临死亡边缘,他依然没有惊慌和急躁,始终保持了镇静和乐观。

据徐明清回忆,当时延安的物质生活条件十分匮乏,但党中央对王观澜的病关怀备至,组织医务人员千方百计地抢救和精心治疗,又专门请来陕甘宁边区副主席老中医李鼎铭先生等专家共同会诊,用中药和针灸配合治疗,使他渐能进食少量流汁,又给他服用肝汁和菠菜汁,使他的眼睛逐渐复明。

毛泽东更是体贴入微,他知道王观澜的肠胃功能很弱,特地把自己平时土法烤馒头片的铁鏊子(现存延安历史博物馆)送去。因王观澜手脚发凉,头晕失眠,他又把自己用的热水袋、体温表、西药针剂和葡萄糖粉送给王观澜用。

在党中央、毛泽东的亲切关怀、医务人员尽心努力下,王观澜终于跨过了死亡的边缘,微弱的生命竟奇迹般地复生,并一天天好转起来。到1946年秋高气爽之时,王观澜已经能开始练习走路,练习爬山了。

有一天,徐明清陪他登上了医院附近的黄土高坡时,王观澜禁不住激动地高呼:“是党和毛主席给了我新的生命!”

毛泽东特意向周恩来介绍

9、毛泽东特意向周恩来介绍,他与王观澜合写《怎样分析农村阶级》

1947年春,国民党调动大军向延安大举进攻,中共中央决定实行战略转移方针,暂时撤离延安。

党中央和毛泽东决定安排王观澜夫妇先行一步,渡过黄河,转移到晋绥一带的安全地区继续疗养治病。

组织上考虑到王观澜的身体虚弱,特别安排了担架,请4位青年农民轮换抬王观澜转移,同时还为有孕在身的徐明清准备了一匹马,让她带着两个孩子和行李,先行安排食宿,每到一个村,再由村长安排人抬下一程担架,就这样一程一程地艰苦接力,王观澜全家终于平安转移到了山西的临县和兴县的张家湾。

那时,康生正在临县一带搞土改试点。王观澜一向关心农村工作,身体刚有些好转,就找来农村干部和农民交谈,了解情况。

从谈话中,他了解到康生搞的土改试点“左”得出奇,不仅对地主、富农搞肉体消灭,而且将富裕中农、中农也扫地出门。一个地主的老婆,多次被斗争后,无奈跳黄河死了;晋绥分区参议会副会长、开明绅士刘少白,也被拉到街上游斗;他们还强迫开明绅士的儿子牛荫冠(后为中共部级干部),拉着地主成分的父亲游街……这些都严重违反了党的土改政策,破坏了统一战线,造成恶劣影响。

王观澜听后感到气愤,立即把驻村土改工作队队长找到床边说:“这样扩大打击面,侵犯中农利益是不对的,是不符合中央依靠贫农、团结中农的土改政策的。对地主不能乱打、乱杀,实行肉体消灭。你们还要仔细学习《怎样分析阶级》,掌握好党的政策呀。”

不久,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也渡过了黄河,来到山西兴县,住在中央晋绥分局所在的蔡家崖。病弱的王观澜闻讯后,心情振奋。随即让徐明清借来一匹枣红马,骑着赶往蔡家崖,代他向毛泽东反映上述情况。

毛泽东听得很认真,听完后,从椅子上站起来,在窑洞里踱了几圈后,很生气地跟徐明清说:“把那些没有经过训练的人派到农村去,名之曰锻炼锻炼,实则是去害人!”

谈完工作,毛泽东转而又关切地询问了王观澜的病情,当听说他的病有好转时。毛泽东高兴地说:“这次一定要好好休息,一定要等病好后,才能让他工作,不能再像上次那样了。”徐明清感激地说:“主席,观澜说是你和战友们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啊!他只有为党多做事情,才能报答恩情。”

毛泽东笑着说:“观澜同志是个意志坚强的人,战胜疾病归根到底还得靠内因嘛!”

据徐明清回忆:那天,谈着谈着,不觉已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毛泽东特意留她吃饭。正好周恩来也来了,留下来共进午餐。

饭间,毛泽东特意向周恩来介绍说,“这是王观澜的爱人徐明清。”接着,又说:“《怎样分析阶级》那篇文章,就是我和观澜同志合作写的。”可见,毛泽东对当年在中央苏区和王观澜合作写《怎样分析阶级》之事,印象极深,看得很重,一直念念不忘。

饭后,毛泽东又提笔给王观澜写了一封信,建议他去苏联治疗,并提出:“待秋季你到五台区,如果平绥路打通,路上好走,即可和那边(苏联)交涉前往……”

徐明清的蔡家崖之行,让毛泽东了解了农村土改工作中的一些实情。后来,毛泽东在晋绥分局全体干部会议上,中肯地批评了土改中一度出现的“左”的倾向,不久,《晋绥日报》还发表了《怎样分析阶级》一文,王观澜夫妇感到非常欣慰。

1948年秋,王观澜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准备去苏联治病,取道河北、山东、东北出国。途径河北时,得知毛泽东和中央机关都住在西柏坡,就和徐明清一道去看望毛泽东。当时王观澜的身体仍很虚弱,是坐着担架去的。

徐明清记得,他们和毛泽东见面,是在他住房前的一棵大槐树下,毛泽东和他们紧紧握手,然后亲切交谈起来。

当谈到正在开展的土地改革时,毛泽东征询王观澜的意见说:“划定富农,把其剥削率从15%提升到25%,你看怎么样?”王观澜说;“太好了,这样就可以扩大我们在农村的团结面。”

毛泽东一向很尊重王观澜对农村问题的看法,他曾经说过:王观澜在我们党内是懂得农民与土地问题的,在修改土地政策时,要重视听取他的意见。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中国不能一味照搬苏联模式

10、他认为,苏联的集体农庄形式,中国不能一味照搬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