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国文化,有许多使人头大的错综现象。其中一个,就是婚姻中的“两头大”。
《古今小说》卷十八“杨八老越国奇逢”中檗妈妈说:“如今我女儿年纪又小,正好相配官人,做个两头大。”《醒世姻缘》第七十六回就有“狄希陈两头娶大”。这种现象,它的历史背景又何在呢?
《史记·五帝本纪》中说唐尧看中虞舜,“妻之以二女,观其德于二女。舜饬下二女于妫汭,如妇礼”。照《列女传》所说,这二女姐姐叫娥皇,妹妹叫女英。从《史记》文字上看,虞舜讨来这对姊妹花,姊妹两个的地位是平等的。虽然《尸子》上说姐姐是妻、妹妹是媵(陪嫁)。但《晋书·礼志》引侍中博士张恽的话,说:“昔舜不告而娶,婚礼盖阙,故《尧典》以厘降二女为文,不殊嫡媵。”明说姊妹是不分大小的。姊妹地位如果是平等的,那么这自然是一种“两头大”。
“两头大”就是不分妻妾,而且是没有小老婆,全是大老婆之意(或是全是小老婆,没有大老婆之意),这在春秋时代已屡见不鲜。陈顾远《中国婚姻史》说:
晋献娶于贾,烝于齐姜(收继为婚),又娶二女于戎,复得骊姬,且有其娣,此并非仅以升骊姬为元妃,即以为妻,其他尽视为媵妾也。齐桓除内嬖如夫人者六人外,并有三夫人,王姬、徐嬴、蔡姬是也。郑文夫人芈氏姜氏劳楚子于柯泽,既皆以夫人称,则必为匹嫡也。晋文初奔狄,狄人纳季隗;适齐,齐桓公妻之;入秦,秦伯纳五女,怀嬴与焉。……
晋文公娶的这些夫人,在他得了天下后,虽然重新排定了一次次序,但是当年娶的时候,却一个个都是正妻无误。
到了魏晋时代,双娶二嫡的现象开始加多。陈顾远记录:
郑子群先娶陈氏女,经吕布乱,不知存亡,又娶徐氏女,而陈氏还,遂二妻并存。王毖先娶妻息,入魏,与乡隔绝,又娶,生子昌,亦为双娶事实。吴国朱某娶妻陈氏,入晋,晋又赐之以妻,各生子,及其于也,二子交相为服,世以为贤。陈诜先娶李氏,为贼掳去,后娶严氏而李氏遇救还,诜籍注领二妻。此皆因故而遇双娶之事,尚非出自本意。若夫程谅之立二嫡,温峤之娶王氏、何氏,朝廷并赠二人以夫人印绶,又皆公然视二嫡之为正也。其实君主之承认二嫡为制,尚不仅温峤一例,晋武帝之听贾充置左右夫人,实开其端;而北齐时,以刘芳孙女,崔肇师女,夫家坐事,并赐魏收为妻,时人比之贾充置左右夫人,又其续也。
这种双娶二嫡现象,那时候似甚流行。《魏书·酷吏传》记李洪之有张、刘二妻,“为两宅别居,二妻妒竞”,都是这一类例子。
这时候又流行起并后,相沿成例,一直到清朝。陈顾远记录:
三国时,孙皓宫中,佩皇后印绶者甚多,尚非即以后称也。春秋以降,并后之事,除北齐后主外以北周为著。当时五皇后并立,曰天元大皇后、天大皇后、天左大皇后、天右大皇后、天中大皇后是也。唐无并后之事,但在五代方面,后唐之太祖,则有刘曹两妃,为晋王时,各被封为夫人;庄宗正室曰卫国夫人韩氏,其次燕国夫人伊氏,其次魏国夫人刘氏:既皆以妃及夫人称,即非绝对之妻妾关系可知,故庄宗即位后,得尊生母为皇太后,而以嫡母为皇太妃,并册魏国夫人为后也。元其始即采并后之制,《新元史·后妃传》载之详矣。明并后匹嫡亦有数例,一为懿文太子之常吕两氏并册为妃,一为秦王校之纳王保保妹为妃,又以邓愈女为配。其他又有宪宗时两太后并尊之故事也。降至清世,穆宗立后,尊文宗皇后钮祜禄氏为慈安皇太后,其生母皇妃那拉氏为慈禧皇太后,并临朝听政,则又两宫并尊之续也。
“两头大”正式成为习语惯例,和清朝乾隆的施政有关。陈顾远说:
清高宗时,以律既禁异姓为后,又必令昭穆伦序相当,结果或竟无后可立,遂定兼祧之法,今一子兼承两房之嗣,此又为世人开一双娶之新径。民国成立以后,习俗仍有“开门立户”之事,即一人借兼祧为名,可娶多女,称曰“平妻”或“平处”,亦即所谓“两头大”是。然在法律上则以有妻更娶,既干禁例,兼祧并娶亦显违科条,故兼祧后娶之妻,仍视之为妾。现行民法已废宗祧继承之制,刑法对重婚罪之规定又详且尽,则兼祧也、双娶也,更无存在余地矣。
“祧”是继承为后嗣的意思。兼祧是一个儿子,继承两房,同时为两支家系之后。一子两祧,是乾隆爷心血来潮特定的条例(俞樾《俞楼杂纂》卷十一有“丧服私论”论独子兼祧之服,议论得最有味)。这个条例,居然为中国人开了一条合法的“两头大”的门路,这真是别有洞天的发展了!
1985年10月20日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