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斋

我看书斋>接纳孩子读书心得体会 > 第6部分(第1页)

第6部分(第1页)

*他们坚持每个举动,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或者是自己的设计来完成。如果父母忽略了他们的要求,或者没有准确理解他们的意图,而导致事件过程的偏差,他们会固执地要求“重新来一遍”。

孩子的秩序感来源于对环境的控制欲望,这种控制欲望的根源在于对未知未卜的恐惧。生活有序,孩子感到安全。一旦这个秩序有所变动,孩子感到未卜,就会产生焦虑和恐惧。只有一遍遍重复原有秩序,不断巩固安全感,直到孩子把握了这个秩序的恒定,内化了守恒概念,知道在一定范围内的发挥不会影响后果,顺利地度过这个阶段,他才能进一步发展。

秩序感是道德意识的起源之一。当一个小娃娃为了没有摆整齐的木头块儿焦急、为了掰成两半的面包大哭时,那是因为他认为整齐、完整是“对”的,凌乱、两半儿是“错”的。事物有了“对错”之分,行为自然也有“好坏”、“正误”之分,孩子的自律感应运而生。孩子开始意识到什么是“标准”、“正当”的,开始把行为和后果联系到一起。

如果父母不了解儿童秩序感敏感期的特殊心理和行为,误以为孩子“小气”、“惯坏了”、“成心找碴儿”,批评、斥责甚至*孩子的情绪反应,从而逐渐破坏孩子的秩序感,阻挠孩子对标准和完美的追求,也扼杀他们的自律感萌芽,导致孩子将来在遵守规则和发展道德感方面,出现各种障碍与问题。

理解并尊重儿童秩序感敏感期的特殊要求,尽量满足孩子对事物固定秩序与完美无缺的追求。在这个时期,不强求孩子分享自己的物品,保护孩子的物权意识。

给孩子安排规律的生活,固定时间吃饭、外出、洗漱、讲故事、睡觉,等等。规律的生活给孩子安全感,有助于他们遵守规则。

当孩子因为某样“秩序”被破坏而哭闹时,平静地陪伴他、倾听他并予共情,而后协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孩子要求“重新来一遍”,不妨花费几分钟时间按照他的设计重新来一遍,否则你可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来平息他的不安情绪。

别担心孩子会因此变得“小气”、“浪费”、“任性”。这只是儿童发展的必经阶段,不会一成不变。我们需要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阶段,以便今后更加健康的发展。

。 想看书来

孩子懦弱的根源

我的儿子今年刚满3岁,孩子性格较为内向、胆小,我们也从没有压制或者吓唬过他,似乎这种性格是与生俱来的。他在外面见到别的小朋友就很紧张;唯恐别人伤害到他。有时别的小朋友抢了他的东西,他也表现得很害怕,哪怕那个孩子比他弱小很多,他都只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东西被抢走而不做反抗。

我们很焦虑,不知道对于他这种懦弱性格应该采取怎样具体的措施来改善?急盼专家的回复!

你所面对的问题,是很多家长都曾经咨询过的普遍问题。我能感受到,你们大概很希望自己的孩子热情活泼、开朗大方,面对挫折坦然自若、不卑不亢,应该保护自己的时候毫不犹豫,遇到进攻则奋起反抗。这里有三个问题需要你们思考并回答自己。

第一,你们家里有没有像我刚刚描述的这样性格的人?这个人跟你们的孩子是否很亲密?他是不是孩子信赖的人以及乐于效仿的榜样?

第二,你们的孩子在生活中是否获得了足够的自由?他是否被允许自己吃饭?他是否被允许自由运用身边的一切(安全)材料进行自主工作?比如,他是否被允许自由地玩水、玩沙、玩泥巴,而不会遭到成年人“太凉”“太脏”的制止和阻碍?他是否被允许自由地探索、摆弄家里诸如锅碗瓢盆、米面豆菜、纸笔柜架之类的东西? 他可曾在工作中获得满足和愉悦?

第三,你们的孩子是否被允许自由地表达和发泄负面情绪?

关于第一个问题,如果家里跟孩子亲近的人,都比较内向害羞,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那么孩子受到遗传和榜样两方面的影响,也会比较内向害羞。如果家里有比较强悍的人,在孩子遇见挫折的时候一个箭步冲上前,替孩子伸张正义,那么孩子则在这种过度保护之下变得比较懦弱,缺乏自我保护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第二个问题,如果家人十分疼爱孩子,热衷于包办孩子的生活,不让孩子自己动手,也不允许孩子从事一些看起来比较脏乱的活动,那么孩子既不能学会对自己负责,也无法体会到工作的愉快。如果他对工作材料无动于衷,那么看到自己手中的材料被别人夺走,也不能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

关于第三个问题,如果家人不喜欢孩子产生任何负面情绪,比如愤怒、伤心、恐惧等等,总是在这种情绪产生之初立刻竭尽全力压制、平息,那么孩子也变得不信任自己的感受,并且出于对表达后果的恐惧,不敢表达自己。

总之,在外表现比较懦弱的孩子,除非有强烈的先天遗传(即父母都是忍气吞声唯唯诺诺内向胆小的人)因素,大多数是因为家里溺爱、保护、约束过度,孩子没有自由发展的空间——既没有自由发展体能的物理空间,也没有自由发展情绪的心理空间,孩子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十分恐惧外界和他人,不知道怎样面对冲突,也不知道怎样解决问题。因此,如果你们希望改善孩子的性格,首先改善你们的养育方式吧。

引言

如果有外星人来观察地球上的父母,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的父母是这个星球上最重视孩子学习的家长。”

的确,不知道有多少孩子是在父母“只要学习好”的指导思想下长大的。学习是父母们最最关心的话题,也是养育孩子最最重要的内容。很多父母在这方面舍得花钱,肯下功夫,甚至不惜像训练动物那样给尚在襁褓中的婴儿闪卡,追求立竿见影的功效。

然而,儿童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循序渐进、慢慢成熟的。就像我们不能催生孩子的第一颗牙一样,我们不能催生孩子的认知能力。任何提早、拔高、揠苗助长的行为,有可能取得暂时“辉煌”的成果,却会给孩子的身体和精神带来损伤。

儿童在生命的头几年,需要运用大部分能量去好好长身体,为将来的生活打下健康的基础。他们需要运用能量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为将来的生活奠定心理地基。他们需要运用能量确认父母无条件的爱和接纳,从而爱自己、接纳自己,才能在将来的生活中百折不挠。如果我们在这个时期让他们过早学习书本知识,那么我们则提前透支了他们用以发展生命的能量。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