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斋

我看书斋>千年书院百年名校 > 第11部分(第1页)

第11部分(第1页)

临死之前,她说:

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平生遭尽白眼,不甘,不甘……

参考:季红真著《萧红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链接:萧红,原名张乃莹,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幼年丧母,1928年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1930年离家出走,几经颠沛。1932年与萧军同居,两人结识不少进步文人,参加过宣传反满抗日活动。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蜚声文坛。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l940年与端木效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年,历尽坎坷之后在香港病故,时年31岁。

戴望舒

(1905—1950)“雨巷诗人”的悲情一生

每逢雨天,在故乡的深巷里行走,雨水滴在撑着的伞上,滴答滴答,我便想起了《雨巷》里的韵节,和诗人戴望舒的悲情一生。

小时候,一场天花夺去了他可爱的面容,脸上终生留下了麻点,生理的缺陷,成为世人讥笑奚落他的话柄。

20多岁的时候,他不可救药地爱上了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平。施绛平命令他,出国留学取得学业回来有稳定的收入后,方可完婚。诗人太爱施绛平,在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赴法留学。可八年后回国,施绛平已爱上别人。

后来他遇见了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冲动之下结婚了。

1940年,穆丽娟决定与戴望舒离婚,戴望舒为此发出《绝命书》:“从我们有理由必须结婚的那一天起,我就预见这个婚姻会给我们带来没完的烦恼。但是我一直在想,或许你将来会爱我的。现在幻想毁灭了,我选择了死,离婚的要求我拒绝,因为朵朵(大女儿戴咏素)已经5岁了,我们不能让孩子苦恼,因此我用死来解决我们间的问题,它和离婚一样,使你得到解放。”

如此伤感的“遗言”,仍然未能动摇她的心。

再后来1942年,他又遇见了比他小21岁的杨静。婚后不久,二人陷入矛盾,杨静又爱上了别人。这给诗人造成了致命的伤害,不久就因哮喘病弃世而去。

废名(1)

(1901—1967)我宛若在水中央

只爱读故事的人,读不了废名的小说,因为废名的小说里少有扑朔迷离的故事。

读惯了一般新文学作品的人,也读不惯废名的小说,因为废名小说有时连人物也是隐隐约约的。

一目十行的急性子读者,更读不了废名的小说,因为废名小说必须静下心来仔细品味。

他如江南人称为“青果”的橄榄,初入口不免苦涩,慢慢渐有一股清香从舌端升起,仿佛甘美无比,久而久之竟连它的硬核也舍不得吐掉。

融西方现代小说技法和中国古典诗文笔调于一炉的废名,文辞简约幽深,兼具平淡朴讷和生辣奇僻之美。这种独特的创作风格被誉为“废名风”,影响了京派作家沈从文、汪曾祺。

废名竭力要将诗和散文的种种因素引入小说。其结果,使他的小说某些意像极其像诗。试读《菱荡》第二段:

落山的太阳射不过陶家村的时候(这时游城的很多),少不了有人攀了城垛子探首望水,但结果城上人望城下人,仿佛不会说水清竹叶绿———城下人亦望城上。

又如在小说集《竹林的故事》里,写到老程的死,极有散文的韵味:

老程的死却正相反,一天比一天淡漠起来,只有鹞鹰在屋头上打圈子,妈妈呼喊女儿道,“去,去看但里放的鸡娃。”三姑娘才走到竹林那边,知道这里睡的是爸爸了。到后来,青草铺平了一切,连曾经有个爸爸这件事实几乎也没有了。

青草铺平了一切。

然而读懂废名的人寥寥无几,以下几个人读懂了他。

1.周作人曾说废名是一个讲究文章之美的小说家,说他的行文好比一溪流水,遇到一片草叶都要去抚摸一下,然后又汪汪地向前流去。

他在《莫须有先生传》的序文中说:

这好像是一道流水,大约总是向东去朝宗了海,他流过的地方,凡有什么汉港弯曲,总得灌注潆洄一番,有什么岩石水草,总要披拂抚弄一下子,再往前走去。再往前去,这都不是他的行程的主脑,但除去了这些,也就别无行程了。

2.汪曾祺也被废名文字的美吸引住了:

我第一次读废名的作品大概是《桃园》。读到王老大和他的害病女儿阿毛说:“阿毛,不说话一睡就睡着了”,忽然非常感动。这一句话充满一个父亲对一个女儿的感情。“这个地方太空旷吗·不,阿毛睁大的眼睛叫月亮装满了”,这种写法真是特别,真是美。

3.另一位真正读懂废名,对废名的作品有深刻独到的见解的,是朱光潜。

朱先生说: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