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斋

我看书斋>曹操秘史外传 > 第13部分(第2页)

第13部分(第2页)

董卓一开始在张温手下。张温的性格在前面处理陶谦问题时已能看得出来,这是个好人,打仗也有一套,但心肠不够狠。董卓比陶参谋还过分,作为下级,屡次不听张司令的调遣,让他开会他不来,让他进攻他观望。

有一次通知要召开一个重要会议,董卓仍借故不到,惹恼了张司令手下的一个参谋,此人就是跟随朱俊打黄巾军的孙坚。孙坚见董卓如此无理,就向张司令进言道:“董卓此人太无理了,将军可以此为由将他军法处置,免留后患。”

事后证明,孙参谋很有眼光,他不仅明察现在,还能洞悉几年之后的事。到那时,大汉的江山将被这个董卓糟蹋得不成样子。

可张司令优柔寡断的一面又出来了,他担心地说:“董卓在凉州一带很有势力,如果杀了他,我们会有大麻烦。”孙坚叹息而出,后来他离开边防部队,到荆州刺史部的长沙郡当太守去了。在另一方,韩遂杀了北宫伯玉、李文侯等人,逐渐兼并了各路反抗势力,成为朝廷在凉州一带最大的两个敌人之一。

在凉州刺史耿鄙的一次招兵活动中,有一个做苦工的人跑来报名参军,他的名字叫马腾。此人相传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他父亲马肃娶了羌族女人,所以马腾身上有一半羌族血统。

由于有良好的基因,马腾生来人高马大,作战勇敢,职务不断提升。不久,他的上司凉州刺史耿鄙以及汉阳郡太守傅燮被韩遂杀死,已经在耿鄙手下当了团级军官(军司马)的马腾于是投靠了韩遂,并和他结为异姓兄弟。

马腾成为朝廷在凉州一带未来若干年里的另一个重要对手。

董卓继续与边章、韩遂、马腾等人作战,不断立下战功,职务升到了前将军(中将级别)。这个人搞队伍确实有一套,尽管有些简单粗暴,但手下军官对他都服服帖帖,大家不认朝廷的命令,只认董将军的话,这支部队成了他的私人武装,整个陇西地区都成了他的势力范围。

“军阀”这个词,通常被解释为“以武力作为政治资本、拥兵自重,占有国家土地、国家资源,以扩充地盘为唯一目的,对于其他方面的建设通常少有建树”。按照这个定义,董卓就是不折不扣的军阀。放眼整个中国古代社会,董卓很可能是有史以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军阀。董太后又是怎么跟董卓续上家谱的呢?

董卓出生于凉州刺史部所属的临洮郡,属西部偏远地区,长年与西北少数民族羌人相邻而居。董太后祖籍不详,作为冀州刺史部辖区内解渎亭侯的夫人,出身于西部遥远边疆的可能性实在不大。

但这没有关系,只要都姓董就好办,董卓也乐意结下这门亲戚。董卓的弟弟董此刻正在京城,董太后就认下了这个晚辈,让儿子灵帝任命他为左将军(也是中将级别)。

之前,灵帝曾任命董太后的哥哥董宠为骠骑将军,侄子董重为卫尉,姓董的一家人现在有了四个带兵的将军(董宠、董重、董卓、董),安全系数大增,在儿媳妇面前腰杆也硬多了。董太后经常这样教训儿媳妇:“看你得意的样儿,不就是依仗你哥哥吗?小心我让骠骑将军要你哥的人头!”

被后宫无休止的婆媳之争搅得心烦意乱的灵帝,不到四十岁的年纪,已经感到身体越来越差。他现在着急的是,在他死后谁登上皇帝的宝座。

灵帝有两个儿子,长子刘辩和次子刘协。刘辩是何皇后所生,刘协是被何皇后毒死的王美人所生。为了防止刘协出意外,这些年来灵帝一直把他交给母亲董太后抚养。出于对王美人的思念,灵帝对这个孩子的感情远远超过了长子刘辩。

此时,刘辩十四岁,刘协九岁。可以想象,一旦自己不在了,刘协也将生命不保,还有自己的母亲、舅舅一家的人。

灵帝暗暗下定决心,不能让何皇后和何进得逞,必须想办法阻止刘辩成为继任者。灵帝重用蹇硕也是这个目的,蹇硕支持刘协继任皇位。

就在这个当口,还发生了一件对后来影响很大的事。

在刘氏宗亲里,有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名叫刘焉。刘焉字君郎,荆州刺史部江夏郡竟陵县人。他是皇族出身,先祖刘余是汉景帝之子,被封为鲁恭王,后来迁到竟陵县。

刘焉出身高贵,好学上进,在刘氏宗亲里属于头脑还算清醒的人。他看到刘氏这个金字招牌越来越不顶事,与其躺在上面睡大觉,还不如自我奋斗,自我救赎,闯出一片新天地。当时,有这种想法的刘氏宗亲还有不少,比如刘虞、刘表、刘岱,以及后来的刘繇、刘馥、刘晔等人。

当然,因为出身的原因刘焉在仕途上进步比较快,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南阳郡太守,以后又担任了九卿之一的宗正卿、太常卿。

刘焉经常跟侍中董扶探讨时局问题。董扶是益州刺史部人,对于星象学、占卜学很有些研究。董扶觉得刘焉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又出自皇族,前途不可限量,他劝刘焉找机会独立发展。董扶给刘焉出了个主意,让刘焉上书天子,改刺史为州牧,增强州这一级机构的组织能力和控制能力。

刺史是监察官,是中央特派员,理论上说除了监察权以外不能干预地方政务,改为州牧以后,则成为郡守的直接上司,负责管理本州的行政事务,成为名副其实的地方大员。

这项改革的核心是,变中央、郡国、县、乡、亭五级行政体制为六级,即在郡国与中央之间正式加上州这一级。

刘焉用董扶的建议上书天子,灵帝认为很有必要,决定马上付诸实施。鉴于州牧一职举足轻重,对于人选必须用重臣担当,第一步先挑几个民变比较突出的州进行试点,试点成功后,再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

经过一番酝酿,决定首批试点的州为豫州、益州、幽州,拟任人选包括太常卿刘焉、宗正卿刘虞、太仆卿黄琬。这三个人都是现任的九卿,品秩二千石。

诏书很快下达,任命刘焉为益州牧,刘虞为幽州牧,黄琬为豫州牧,三个人现有的级别及待遇(品秩)不变,即刻到任。

这项政治改革对其后政局的影响很大。随着州牧制的逐渐推行,加重了地方分权,催生出许多手握重权的实力派人物,东汉末年割据局面的形成虽然不全是刺史改州牧造成的,但也有它推波助澜的作用。

【七、英雄趁乱而起】

灵帝发现,大将军何进的势力正以超常的速度继续膨胀,由大将军推荐的官员名单越拉越长。除了前面介绍过的袁绍、伍孚、荀攸、王允、郑泰、何等人外,还包括荀爽、陈、华歆、孔融、申屠蟠、王谦、卢植、刘表、王匡、鲍信、张邈、刘岱、韩馥、蒯越、陈琳、郑玄、逢纪、边让等。

还有许攸这样的政治活跃分子,以及何苗、袁术、曹操、鲍鸿、赵融、冯芳、夏牟、淳于琼等手握兵权的青年将领。

荀爽、陈、华歆、郑玄、边让都是著名的文士,很有影响力。王谦出自山阳郡著名的王氏家族,知道他的人不多,但如果说起他的父亲王畅和儿子王粲,则都大名鼎鼎,这个家族后来还出了一个更牛的年轻人,名叫王弼。何进久慕王氏家族的大名,把王谦弄来当秘书长(长史)。

何进还想把关系搞得更近一些,于是向王谦提出结亲请求。别人巴不得的好事,却被王秘书长一口拒绝了,完全不给领导面子。

卢植已经介绍过,学者兼军事家,在镇压黄巾军的行动中立了功,但为宦官所陷害,后侥幸被赦免,隐居了一段时间,被何进招回重新就业,现在的岗位是尚书。

刘表字景升,比曹操大十三岁,跟王谦同郡不同县,是高平县人,曾经拜王畅为师,两家的关系很密切,所以到后来王粲要去荆州投奔他。何进把他找来,在大将军府当处长(掾),后来更被委以重任,担任北军五营的联合参谋长(北军中候)。

王匡留下的史料不多,只知道他小的时候跟大名士蔡邕很要好,为人轻财好施,以侠义闻名。鲍信字允诚,兖州刺史部泰山郡平阳县人,属于当地的豪强。刘岱可能是袁绍的亲戚,跟袁绍的妻子刘氏有关。这几个人都跟张邈差不多,尚侠义、好结交,黑白两道都吃得开。

韩馥字文节,豫州刺史部颍川郡人,是“袁氏故吏”,被袁绍拉来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