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斋

我看书斋>帝国雄心 > 第44部分(第1页)

第44部分(第1页)

2。 皇舆全览

2。 皇舆全览

今天,东方学老学究带来了保罗一世渴望的一件礼物——

昏明的烛光下,大红的硬木桌上展开了一幅地图。

“亲爱的陛下,首先请允许您卑贱的仆人”他跪下来,吻过垂下来的那一只冰凉的手。

猩红的帷幕上,垂下一排金黄的流苏,三级台阶上铺设着华贵的波斯地毯,正中一只黄金座椅上,端坐着一位神情冷漠、目光散乱的47岁的沙皇,他“嗯”了一声,座下侍从立即点燃了正厅里的八个大烛。阴冷的皇宫里顿时增添了些金红的暖色。

此刻,越过蒙古高原,经由西伯利亚大草原和乌拉尔山脉,长途跋涉5000余公里进入俄罗斯欧洲中枢皇都的东正教传教团① 领班尼古拉老人,正在等待桀骜君主的恩准。

这位神经偏戾,举止怪癖的沙俄统治者,骨子里是一敢作敢为、追求秩序的君主,1788年…1789年间,保罗在得到了叶卡捷琳娜二世允许后,曾化名北方伯爵,出游欧洲列国。那次旅游彻底改变了保罗很多想法。为普鲁士军队的纪律严明,俭朴高效而折服,保罗对俄罗斯军队进行了更大改革,开始了所谓“普鲁士化”。首先是明确了军队操练大典,规定了军纪守则,对军人着装和言行做出严格规定。保罗一世每天都要亲自检阅近卫部队,严格检查着装和出操是否规范整齐,稍有怠误,就会受到严厉惩罚。

在外交方面,保罗给自己塑造出政治家风范和帝王威名,对抗席卷欧洲的法国大革命,使保罗得以在世界舞台上巩固自己的地位。十八世纪末叶,俄国不仅是在欧洲,甚至在全世界都扮演举足轻重角色。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俄国积极参与反法联盟,女皇计划派兵进驻法国,协助恢复君主政体。保罗政府付诸行动,反对法国。1799年应奥国皇帝之求,保罗派兵进入意大利,此役胜利,给俄国带来“古老准则和传统之捍卫者”美誉。一连串胜战,使保罗一世在俄帝国历史上写下光荣一页。这一年保罗还宣布自己成为马耳他骑士团团长,以保卫马耳他不受拿破仑进犯。1798至1800年间,保罗一世军队接连取得了几个重要胜利——乌沙科夫率领的地中海舰队成功登陆亚平宁半岛,相继攻克那不勒斯和罗马;而苏沃洛夫率领的陆军也成功完成翻越阿尔卑斯山军事行动,从北部进入意大利境内。

可就是这样一个荣誉光环下的沙皇,背后却是一个胆小内荏,怕光怕冷的小人。保罗长期多疑猜忌,国家风声鹤唳,间谍和奸细无所不在,人人跟踪尾随,彼此揭穿举发,告密邀功。“朝野上下一股不可思议的慌乱之风沸腾”,正是当时社会写照。对死亡的恐惧,使保罗产生变态迫害狂,性格暴躁的他常因微不足道小事,或公开的告密诽谤,残暴惩罚任何一个官员,朝臣近侍惶惶不可终日。暴君的统治,把国家带到精神极度紧张的地步,全国上下人人自危,个个心怀叵测,深恐罪名加身,大难临头。

此刻,他再次要求把内殿窗帘全部拉下来。内侍长挥了下手,12名宫女一齐动作,厚厚的紫色天鹅绒窗帘一起降下来了。

殿内烛光闪闪,顿时笼罩着一种神秘阴森的气氛。

坐在赤金宝座上的那个身披皇袍的人胸中“啸”了一声。

东正教驻北京第八届传教团领班尼古拉。米哈尔耶夫斯基,赶快把朱红硬木桌上的地图撤下来,摊放在皇位前面的地毯上。

这是一张大清帝国康熙皇帝玄烨的“皇舆全览”缩影图。

第八届传教团领班尼古拉。米哈尔耶夫斯基跪在皇御下,向保罗沙皇呈报的言辞如下:

“第八届传教团领班尼古拉,班捷拉耶夫叩拜在下,这是我主基督纪年1719年(康熙五十八年)印行铜版图《满汉合璧清内府一统舆地秘图》﹐这版本流传较广,已详绘有西藏和蒙古极西地方﹐分省图和地区图增至32幅﹐其范围东北至库页岛(萨哈林岛)﹐东南至台湾﹐北至贝加尔湖﹐南至海南岛﹐西北至伊犁河﹐西南至列城以西”

沙皇面露不快,近侍忙递上皇医奉进的救心丹,保罗挥挥手,侍卫谦卑退下。

“《皇舆全览图》的测绘,是世界地理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保罗“啃”了一声步下皇舆,不屑地说了一声:“清朝国有什么用那个辫子之国!”

“马蹄袖的牲口圈培养蠢才的猪舍”他又极端厌恶地说了一句。

他走到宫中巨大案桌前,审视另一张地图。在这张地图上,俄罗斯的土地北邻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接大西洋,从西临波罗的海的芬兰湾一直到远东的海参崴。东西长9000公里,南北宽为4000公里,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1707。54万平方公里!东面与日本和美国隔海相望,海岸线长338064公里。保罗皇帝手按在南隔拉彼鲁兹海峡(宗谷海峡)与日本北海道相对的一座狭长岛屿上——这个面积7。64万平方公里之库叶岛,位于黑龙江(阿穆尔河)出海口东部,东面和北面临鄂霍次克海,西隔鞑靼海峡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相望,已于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被俄帝暗中吞并——口中嗫喏了一句:

“萨哈林。”(俄文:Сахалин)

“要逼迫满清鞑靼割让!”他突然像恶狼一样嗥叫一声!

注① 传入中国的东正教属俄罗斯正教系统。元代(1280…1368年)中西交通扩展以后,俄罗斯正教士和教徒曾来中国活动。1665年,俄国武装人员侵占中国黑龙江左岸的雅克萨地区,竖木建堡。清政府在雅克萨之战中国军队收复失地后,一部分俄俘押至北京,清政府称这些人为“阿尔巴津人”,驻地在北京城东北角胡家圈胡同。为照顾俄俘的宗教生活,清政府将该胡同内一关帝庙改建为东正教堂。称“尼古拉教堂”,后改称“圣索菲亚教堂”。这是东正教在中国的第一所教堂。清政府尊重东正教的政策和措施引起沙皇和东正教会的重视。1700年6月,沙皇彼得一世发出派遣俄罗斯正教驻北京传教士手谕,下令建立驻北京传教团。1714 年修士大司祭伊拉里昂及其随行人员被派来华,于1716 年经蒙古抵达北京,建立了第一届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从1715至1956年,共有20届俄罗斯传教士团驻北京。1727年10月21日(雍正五年),贝加尔湖之南及西南亦即蒙古西北约十万平方公里国土,因被迫签订恰克图条约而丧失。1727 年,俄国政府坚持将在北京建立教堂并派驻传教士和学生的内容写入主要用来解决中俄贸易和划界问题的《恰克图条约》。准许俄国正教会在北京建立新教堂,新教堂地址定在东江米巷(今东交民巷),1732 年正式落成,称“奉献节教堂”,即后来的俄罗斯南馆。此后,俄罗斯南馆成了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的固定驻地。1860年以后,驻北京传教士团改由俄罗斯正教最高宗教参议派遣。他们利用沙俄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所取得的权利,开始大规模向中国内地传教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