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斋

我看书斋>两代女性歌词 > 第10部分(第1页)

第10部分(第1页)

了手,不耐烦地挥挥手:“真没劲儿,走走走!”李红怕他追来,一路小跑着回了宿舍。

第二个男人王大力,45岁,离了两次婚,有三个儿子,都给了前妻,他只每月支付抚养费。王大力也是开个家汽车配件商店,规模比张权的店小了些,年头也稍短,但应该也存了两三百万。李红听了介绍人对王大力的介绍,心里觉得这个条件很合适,45岁,只比自己大两岁,而且孩子都不在身边,自己不用照顾了,资产也很丰厚,就让介绍人赶快安排见面。这次见面还是在李红工作的饭店,王大力按规矩请李红和介绍人吃饭。王大力虽然45岁,但由于肥胖和秃顶,显得像50多岁,他说话语速很快,笑容也不多,看起来脾气就不太好。当李红说到希望对方负担自己女儿接下来的学费时,王大力当即就表示,他供李红母女吃喝可以,可是如果还要上那么多年学,学费他是没有义务负责的,接着,这顿饭就在尴尬的气氛中草草结束。

第三个男人王秋生,33岁,离异一年,有两个女儿,也都跟着前妻,他支付着前妻和两个女儿所有的生活费用。王秋生开了两家足疗城,生意非常好,手里也能有个两三百万。这次见面,王秋生请介绍人和李红来到自己的足疗城里按摩。李红一见王秋生心就有点虚了,他和实际年龄差不多,比自己小太多了,李红在和他聊天都不敢有表情,怕稍微一有表情皱纹就会明显。王秋生对于李红提出供晓雨上学倒没太大意见,只是有一个前提条件——生个儿子,他之所以和前妻离婚,也是因为前妻没生出儿子又多次堕胎,已经不能生育了,所以他才会在离婚后还要供养前妻。李红一听,心就凉了,自己已经43岁,就快绝经了,根本不能生了,再说,就算能生她也不想生了,她自己并不喜欢孩子,有了晓雨,过了一把当妈的瘾就够了,她可不想再给自己找麻烦。

李红这三次相亲因为各种原因都没有了下文,她开始降低要求了,她知道自己现在年纪大了,这里的男人又抠门,自己也不能要求太高,可她只有一个要求——对方能供完女儿读书,如果这个要求都满足不了,那她是绝对不会同意的。现在这是她与别人相亲时提出的唯一条件,如果对方同意了,她才愿意往下交往,如果不同意就不浪费时间。

陆德友的家在周边的农村,他于几年前来到这座小城开个了杂货铺,钱倒不多,能有个十多万,日子还过得去,他的前妻于两年前得胃癌去逝,留下了两个儿子,一个十四岁,一个十一岁,两个孩子一直都住在乡下,由母亲照顾着。陆德友和这座小城的其他男人相比,最大的优点就是朴实、真诚。

第一次见面,他请李红和介绍人来自己家吃饭,他的家就安在杂货铺里,外间是铺子,里间是住的地方,很简陋。因为都提前准备好了菜,所以李红来了后,只一小会儿,他便弄出五六个菜。他虽然很老实却并不木讷,席间不停的给李红夹菜,毫无保留的向李红介绍着自己的经历及现在的生活。据他介绍,前妻在去逝之前就已卧床多年,里里外外一直是他一个人照顾,这些年挣的钱多数都多花在了给前妻治病上,所以也没攒下多少。比较下来,李红觉得陆德友才算是个正经过日子的人,虽然比自己小了六岁,但站在一起别人也看不出来,还算般配,就也主动的和他讲起了自己的情况,当然,她只敢编着讲。两人这段饭吃的很是愉快,最后,李红提出了供女儿读书的要求,陆德友说等他考虑后再给李红答复。几天后,陆友德再次请李红到家里吃饭,告诉李红他答应了她的条件,李红这颗心才算落下了。吃完饭后李红主动帮陆友德洗了脏衣服,打扫了房间,陆友德心里对李红更满意了。这里的外地女人名声都不好,从来不和男人实心实意的过日子,整天就知道想着法儿的从男人手里要钱,如果觉得没油水可炸,就会绝情的离开,而这里的男人已经看透了这些外地女人的用心,所以也就对她们只是抱着玩玩的态度,从不认真。可是陆德友和李红都是想找个人过下半辈子,所以他们在开始就表现出了各自的诚意,以给对方信心,就这样他们开们正式相处了。李红辞去了饭店的工作,搬到了陆德友家过起了日子。春节前,李红决定回家办离婚手续,就和陆德友说要回家看女儿,陆德友本要跟着一起去,但还没离婚的李红怎么敢把他带回去呢,所以她找个理由拒绝了,陆德友只好给了李红一千块钱作为花费。

丁春林对于李红提出离婚并不感到意外,他觉得这个家早已不像个家,散不散的也没什么意义了,既然李红提出来他就同意,他无所谓了。两人协定晓雨归李红抚养,丁春林的收入只勉强够自己用,根本没有能力再支付晓雨的抚养费,李红为了能尽快离婚,也就没和丁春林要求这个事。晓雨对于他们离婚的事表现得很平静,甚至有点淡漠,晓雨也早已受够了这个家的气氛。于是,1998年的春节,这个家散了!

丁春林搬走了,至于搬去了哪里、怎么生活的,晓雨从此以后再也不知道了!

等到晓雨开学,李红给晓雨办理了住校,安顿好晓雨后,给她留下1000块钱作为这学期的全部生活费,李红把陆友德家的电话留给了晓雨,让晓雨每个星期都要给她打个电话报平安。李红的背影渐渐地在晓雨的泪水中模糊了,晓雨这时才感觉到自己的心无声的碎了,父亲走了,母亲也走了,她无依无靠!

这一学期,晓雨在上课时总是容易走神,注意力很难集中,学习成绩再次下滑了,高考的时候也没有发挥好,高考过后心情很低落。她打电话给母亲问暑假是不是去那边,李红因对陆德友隐瞒了年纪,所以也不能让他知道自己的女儿已经这么大了,所以不让晓去,打发晓雨去舅舅家或外婆家。挂了电话,晓雨知道自己不仅失去了父亲,现在连母亲也不要她了,她将一个人面对生活的全部,她感到很孤独,未来会怎样,她迷惘了!

晓雨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是寄到舅舅家的,没想到能被本省的一所还算不错的大学录取,没有她自己预计的那么糟糕,这算是给了她悲凉生活一个振奋的好消息,几个舅舅高兴一起给晓雨庆祝,并一起凑钱送了晓雨一个礼物——传呼机,晓雨要去外地上学了,那里没有亲戚,万一有什么事方便联系到她,晓雨对于收到这个礼物很是开心,她还从来没有拥有过这么贵重的东西。母亲没有回来看她,只是在开学前一次性把一学期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等寄给了她,嘱咐她省着点用。开学的时候是小舅舅把晓雨送到学校的,领着晓雨交完了所有的费用,在宿舍里帮晓雨安顿好了一切才走的,走的时候告诉晓雨放假没地方去就回来。

李红的生活已经安定下来,陆友德对她很是体贴,路上看到好吃的就给她买,只要她爱吃,他就天天买,李红爱买衣服,他就随她高兴,爱怎么买就怎么买,从不心疼钱,只是他不给李红管钱,虽然以前李红和丁春林在一起时一直管钱,但和陆友德不是结发夫妻,她也不好要求,怕他起疑心。李红这些年都没这么舒心过,也就和陆友德一心一意的踏踏实实的过起了日子。

李红折腾了大半生,在不惑之年终于过上了安稳称心的生活,可她哪里知道,她的这些过往在女儿的心里刻下了怎样的烙印,女儿对她的情感又是如何变得爱恨交织,多年后母女俩又有了怎样让人诧异的结局!

自此,丁晓雨的人生掀开了新的篇章!

☆、记忆中的母亲

父母的离开让晓雨觉得自己就像个孤儿,当她需要父爱母爱时,那感受都是由一个个记忆的碎片组成的。

在晓雨的记忆中母亲是非常疼爱她的。对于不爱吃饭的晓雨,母亲急躁的脾气竟然变得耐心起来,母亲会把馒头捏成小动物的形状再蒸熟,哄着晓雨说:“晓雨呀,你看这是什么动物?”晓雨充满兴趣地回答:“小兔子!”母亲继续哄着:“快把小兔子吃到你的肚子里,要不然大灰狼就要抓到它了。”晓雨充满正义感地说:“我要保护小兔子。”说完就把馒头塞进嘴里,几下就咽完。李红为了鼓励晓雨多吃,就特别为晓雨买了一个极小的碗,一碗只能装得下几口饭,每次她都诱哄着晓雨:“哎呀,晓雨今天真厉害,都吃了三碗了!来,加油,看看我们家晓雨今天还能吃几碗?”这时晓雨总会得意洋洋地对母亲说:“妈,我又吃完一碗了!”母亲几乎每顿都是这样耐心地哄着她吃,从不嫌烦。晓雨记得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中午,同学来找她一起上学,当时母亲正在喂她吃饭,同学一直惊讶地看着,出了家门后,同学问她:“你妈还喂你吃饭啊?真丢人!”晓雨不明白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别人家难道不这样?!有时,晓雨对家常菜吃腻了,母亲就给她换换口味,做“西餐”。做法很简单,买一盒午餐肉罐头,把肉挖出来整块放在锅上蒸一会儿,等凉了后放在盘子里,再在盘子里摆上一个小面包,放一个炸鸡蛋,晓雨就会高兴的学着电视里的样子拿着刀叉吃得津津有味。

母亲很勤快,爱折腾。晓雨记得小时候,母亲隔一段时间就会把家俱的位置调换一下,家里看起来就会焕然一新,晓雨的同学总是羡慕地对其他同学说:“丁晓雨家可有钱了,她家总买新家俱。”每当此时,晓雨就对母亲的杰作很是自豪。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母亲经常把家里的各种箱子、衣服、被子拿到院子里晒,晓雨对这些东西充满了好奇,母亲把箱子里的东西拿出来后,晓雨就会把箱子当成小床躺进去晒太阳,母亲看着她的目光是慈爱的。

母亲支持晓雨的想法,只要晓雨提出来,她几乎都会毫不犹豫地答应。晓雨有一架放在桌子上的微型小钢琴,虽然小却可以弹奏,晓雨喜爱音乐,她会把自己会唱的歌用这架小钢琴弹奏出来,虽然她这时还没学过弹琴,但她能够记住每个琴键的声音,耐心地一次次的把歌曲在琴键上试出来,然后用本子记下来,再照着记录弹出来,果然是对的。这架小钢琴是三角钢琴的样式,红色的,晓雨某天忽然对它里面的构造产生了兴趣,她问母亲:“它为什么会发出声音?里面是什么样的?”还没等晓雨提出进一步的要求,母亲居然积极地去拿了各种工具,比晓雨还来劲儿的把钢琴拆开了,当然,结果就是装不回去了,钢琴就此退休了。长大后,每当晓雨和母亲说起此事时,晓雨都怀疑其实母亲就是童心未泯,她也许早就想拆开看了,只是自己是大人,不好意思搞破坏。

母亲很要面子,特别是在外人面前。晓雨家隔壁的宋颜与晓雨一般大,同晓雨一起上同一个幼儿园、同一所小学,她是晓雨童年的唯一玩伴,从她们有了记忆开始,她们的童年就天天在一起。两家大人相处的非常好,谁家做点儿好吃的都会给另一家送去一份,谁家要是临时有事,都会帮着照看孩子。晓雨和颜颜经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儿就打架,因为她们都是在两家的院门口玩,所以每次打架,大人都会第一时间冲出来,晓雨的母亲总是不由分说的当着对方先把晓雨打一顿,好像这样就能证明自己绝不是袒护孩子的人,当然,对方也一样,后来晓雨和颜颜学乖了,见到大人出来就立刻装作没事。母亲的要面子还表现在不让晓雨在外人面前要东西。比如当母亲带着晓雨逛街的时候,母亲恰好遇到熟人,难免要站在那里闲聊一会儿,晓雨看到旁边有卖好吃的就会向母亲要,而遇到这种情况时,通常这个熟人会赶紧掏钱抢着去替晓雨买,母亲总觉得这是很没面子的,好像自家的孩子几辈子都没吃过好东西似的,而且也显得没有教养,当时母亲会忍了,可一旦熟人走远,晓雨就会挨上两下。母亲每次遇到熟人闲聊时,晓雨在旁边就会很聊,她也找到了治母亲的办法,就是越不让她要东西她就偏要,母亲怕对方花钱,就会草草结束聊天,领着她赶紧走,她便遂了心愿,东西也不要了,至于挨几句骂嘛,总比无聊站半天的好。

晓雨记得小时候经常挨母亲打,每回挨打的时候都是害怕的,可是过后就会忘了,不会惧怕母亲。挨打的原因很多,晓雨也记不清了,只是有一次打的特别狠,让晓雨记忆深刻。当时晓雨上小学四年级,春天刚到,冰雪刚刚有了融化的迹象,晓雨家附近有一条河,不算宽,冬天的时候河面上冻上了厚厚的冰,孩子们都喜欢在冰上玩雪橇、打滑、划冰,现在虽然已经到了春天,可冰还在,只是变得很薄。晓雨放学后和同学一起到冰上玩,当他们越往河中间走的时候,冰越薄,甚至可以看见裂开的痕迹,他们拉着手,一起用脚尖试探着一小步一小步地往前蹭,直至水从裂隙中冒上来,他们就一起大叫着跑回去。这种玩法对于孩子们来说很刺激,但他们并不懂得这样做的危险。回家后,母亲见到晓雨的鞋湿了,就问晓雨是怎么弄的,晓雨如实回答,母亲严肃的警告晓雨以后再不许去这样玩了,当时晓雨并没在意,第二天早就已经把母亲的警告忘得一干二净了,继续高兴地去玩,母亲早早的就守在了她放学的路上,见到她后就偷偷地在身后跟着,看着晓雨走到冰上后,赶紧把她拉回了家。进了家门,母亲就抄起了笤帚,拉着晓雨的一只胳膊,对着屁股就是一顿打,边打边教育晓雨这样做的危险性,晓雨第一次见到母亲这样的阵势,一迭声的求饶:“妈,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真不敢了。。。。。。”母亲住了手,咬牙切齿的下结论:“告诉你,我宁可打死你,也不能让你气死我。”日后晓雨总是拿这句话取笑母亲:“妈,我小时候你为什么总打我?我记得我三天两头就挨打,我那么听话,犯什么错了?你还要打死我?我有那么气人吗?”而母亲也总是连笑带骂:“竟瞎扯!我才没总打你呢,真要那么打还不把你打死了?”虽然经常挨打,但晓雨从未记过母亲的仇。

晓雨认为母亲总在小钱上计较,太小气了。晓雨总是听母亲在她耳边念叨:“你看你奶多抠门,你都长这么大了,她连个布条、布丝儿都没给过你”,又或是“你看看,过个年就给五块钱的压岁钱,她也给得出手”,所以晓雨在母亲的影响下,从小就对爷爷奶奶没感情。当时货物流通还不方便,每次父亲出差回来给她带回来的好吃的,在这个城市都是买不到的,可当家里来了其他小朋友的时候,晓雨却总是没心没肺的乱慷慨,把好吃都拿出来与他们分享,每次晓雨吃不了几口就已经被其他孩子吃光了。母亲会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对着晓雨使眼色,可晓雨就像没看懂似的依然我行我素,等别人走后,晓雨免不了又会挨打,可是她就是不记得藏心眼儿。母亲每次买鸡鸭鱼肉的时候都会把这些东西切成小份,每次做一小份给晓雨吃,她和父亲从来都是等东西要坏了、晓雨不吃了才吃,可母亲那穿不过来的衣服能买多少鸡鸭鱼肉啊,这个账儿母亲从来不算,母亲觉得外面穿的什么大家都看得见,家里吃的再好外人也看不到,所以一定要穿好的,至于吃上,能省就省吧。除了小气,母亲还爱占小便宜。一次买完菜后,母亲拉起晓雨一边快步走,一边小声催促着晓雨:“赶紧快走。”晓雨被母亲拽的有点跟不上母亲的脚步,不高兴地问:“怎么了?”母亲神秘而紧张地说:“?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