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斋

我看书斋>平凡的清穿日子全文阅读 > 第99部分(第1页)

第99部分(第1页)

周家母女都笑着问好,佟氏见周夫人脸上有疲态,忙道:“咱们两家是通家的交情了,很不必立这些大规矩,横竖周大人没来,我家那位前些天又进京去了,干脆直接进内院去说话吧。你们赶了一天路,想必也累了。”

周夫人听了,也没推辞,跟着佟氏到了二院正房。佟氏提前一天叫人烧了左屋的炕,如今温度正好,便请周夫人坐到炕上,背靠着一叠垫子,轻轻盖了一张薄毯,又让人摆茶水点心。她笑意盈盈地对周夫人说:“如何?这样暖和自在多了吧?你别拘束,就当在自己家里一般。”

周夫人谢过,又让女儿正式拜见佟氏,佟氏夸了周茵兰几句,让自家几个孩子也来拜见周夫人。

周夫人见了端宁,赞一声“越来越有大人样了,日后定有大出息”,见了淑宁,则是“比上次见你时又长高了”,但对于两个小男孩,她倒是很喜欢,拉着他们的手说了好一会儿话,其中送给贤宁的见面礼。比端宁淑宁小宝三人还多了几个银锞子。

佟氏与小刘氏听见,都在嘴上谦让一番,实际上各自在心里高兴得很。行过礼。小刘氏带了两个孩子下去,其他人便正经坐下说话。首先提的当然是周夫人的身体状况。这才得知她现在比先前好了许多,饭也吃得多了,精神好时,还能在家中院子里自行走上一两圈。佟氏母子也很为她高兴。

谈着谈着,就说起了周茵兰地未婚夫婿。端宁道:“我在京里曾见过范兄。端得是一表人材,最最难得的是才学品行都好,待人接物,极有大家风范。那范家也是世代书香了,我听说他家还有一个侄儿也是今科应考,中了三甲,得了个同进士出身。有好事者给他家作了个对联,叫一家三进士,父子两翰林。周家妹妹进了那样的人家。自然是不用愁地。”

佟氏也跟着说了几句好话,那周夫人听了自然是开心的,周茵兰飞红了脸。低头不语。幸好她素来是个大方地姑娘,若是换了那些脸皮薄的古代女子。早就羞得躲开去了。

淑宁不忍见她窘迫。便岔开话题道:“时候不早了,我去厨房看看有什么菜。今儿晚上周伯母周姐姐也尝尝我的手艺如何?”佟氏也对周夫人说:“我一时高兴,竟忘了这事了。你喜欢吃什么尽管说,叫淑丫头做去,她如今就爱捣鼓这些。”周夫人道:“那可得好好尝尝,不如让我们茵兰也去帮个忙,她学这个也有一年了,做的菜还勉强能入口,只是比不得淑姑娘的巧手。”

“这话可不敢当,这丫头也不过是学着玩罢了。”佟氏谦让两句,便让淑宁她们下去了。

淑宁先带周茵兰到自己院里,去了钗环,才领着她到了后院地大厨房。

这里是一排四间屋子,其他三间小些的,分别是食材间、厨具间和柴房。最大的那间才是厨房,左右两端各有一扇门,方便人员出入。这样的安排,却是淑宁插手建议的。

周茵兰一进厨房,便看到东边一排四个大灶,沿墙放了许多调料罐子,墙上钉了上过漆的木板,上头吊有许多勺子竹夹罩篱之类的用具,有几个厨子正在做晚饭。南北各有一张大案,北边放的是准备好的各种肉菜材料,南边地案板小一些,放的是三个砧板和刀具等物,一旁的空位上,砌了个水池子。西边却是另外空出一块地来,盘了一大一小两个灶,一边地案上放了两个小瓦炉,厨具调料也都应有尽有。整间厨房都很干净,地上也没有积水,人们把要丢的东西都弃在两个专门地大桶里,废水也要倒到外头地排水沟中。

淑宁指着西边的案台道:“那里便是我平日学厨地地方。本来我的院子里也有个小灶,只是那里地方小,烧个水煮个茶或蒸个点心还行,如今要正经做菜,那里的东西都不齐全,只好请姐姐到大厨房来。地方肮脏,还请你不要见怪。”

周茵兰不在意地道:“这已经很干净了。不瞒你说,我在家里也是用大厨房学做菜的,但总觉得到处都是油污,你这里却很好。”淑宁笑笑,便取出两件围裙来,让她换上。

周茵兰见那围裙如同半件罩衫似的,连着袖子,只在身后用两根带子系上,袖口处也用细带系紧,穿上后,身上衣服的袖子一点不露,前襟也被遮得密密实实,再不怕会溅上油污,做事也利落,便笑问:“你怎么想出这个来的?”淑宁便道:“是见了伯父家的姐姐做的围裙,才想到的。”

原来婉宁先前在家里学厨,嫌那些传统的围裙难看,便自己做了几件西式的,又做了袖套和厨师帽。淑宁见了,虽然对那些白绸子绣花荷叶边的围裙有些不以为然,却被袖套引起了穿越前的回忆,做出了这种连袖子的围裙来。婉宁没起疑心,还以为这个堂妹真的是根据她的“发明”做出新式围裙来,便也学着做了,仍旧在上头添绣花和荷叶边。

互相帮着穿好围裙,淑宁请周茵兰先挑食材。周茵兰略一斟酌,挑了豆腐、白菜、芹菜、萝卜、花生、海米以及一小块精肉便罢,淑宁瞧着有些清淡,请她多挑些。周茵兰道:“家母的病在饮食上是要多加小心的,妹妹看着爱做什么便做什么吧,不必顾虑我。”

淑宁听了。也不多说,想到周夫人是有心脏病的。当日陈老太医隐约提过这类病人应该避免吃些什么,又应该多吃什么,时间有些久了,她只大概记得一些,便根据记忆挑了要用的材料。

她要做地是拌五丝、鱼香茄子煲、枣仁炖子鸡和黄豆排骨汤。另外再熬一锅花生红枣粥。把粥和汤都放上炉子以后,她便开始准备那“五丝”,分别是青椒丝、豆腐皮丝、粉丝、干海带丝和胡萝卜丝,其实如果有新鲜海带会更好,可惜家里只有一点好不容易弄到的干海带,只好将就了。

另一边,周茵兰做的是花生拌芹菜、海米烧萝卜、素烧香菇和肉末白菜炖豆腐,另外做了点蒜泥预备拌菜吃。她要把菜拿到砧板那边切时,有个媳妇子提醒她。三个砧板各有不同地用途,一个剁骨头,一个切生食。一个是切熟食的,请她记得认清楚。周茵兰有些诧异。但想到这里头也有些道理。便入乡随俗了。

她无意中看到淑宁在熬粥,才醒觉过来。赶忙拣了几样材料,做了个玉米绿豆粥。她只顾着菜了,却忘了主食,很有些不好意思。

等炖豆腐烧开地时候,她才空出手来,观察淑宁的动作,看着看着,便道:“淑妹妹原来也知道食疗,我看你选的菜色,都是适合家母食用的,而且很有些益处,淑妹妹真是有心了。”

淑宁笑着说:“我曾经听一位老太医说过一些,但其实已经不太记得了,若有哪样不对的,姐姐可要告诉我。”

周茵兰道:“全都是好地,我记得无尘道长说过几十样食疗菜式,妹妹做的全在里头呢。”

淑宁暗暗松了口气,看来自己没有记错,又问:“这位无尘道长,就是给周伯母治病那位么?先前到你们家去探病时,一直没机会拜见,如果有机会见一见就好了,他一定是位医术极高明的大夫。”

周茵兰叹道:“他的医术的确高明,可惜看破了红尘,对于俗世中的事不太在乎,在保定也只是过冬而已,本来他是打算开春就走的,为了家母的病,才推迟了行程,但前些天已经告辞了。”

淑宁问是怎么回事,周茵兰便答道:“他本是世代行医人家出身,听说在家乡也是数一数二的名医。有人荐他入京考太医院,他带着妻子赴考,谁知途中遇上歹人,他遭受丧妻之痛,从此看破红尘,抛却功名利禄,出家做了道士,也不回家乡,只是云游四方,遇到病人,便治一治。有时候我觉得我们家实在幸运,若不是家父偶而助人一臂之力,又怎么请到他来家?若他没有来,家母却又该怎么办?”

淑宁也跟着唏嘘一番,又安慰她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伯母福大命大,日后定然会安安稳稳地,姐姐不必想太多了。”

周茵兰笑笑,瞥见豆腐烧开了,忙过去揭开了锅盖。

这一顿饭大家都吃得极开心。佟氏顾虑到周家是诗礼传家,极重礼法,没有让小刘氏与儿子们上桌,只让女儿陪席。两对母女本就熟识,行事自然也少了许多忌讳。两个女孩子一齐做了七菜一汤,外加两样粥品,一个人的菜精爽可口,另一个的菜则是浓淡相宜,相较之下,居然平分秋色。

饭后佟氏大大夸奖了周茵兰地手艺,说她既熟读诗书,又精于厨艺,实在是难得的好姑娘。周夫人却说自家女儿地本事比不上淑宁,一再谦让。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