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斋

我看书斋>烟村对仗什么 > 第28部分(第1页)

第28部分(第1页)

1944年,烟村粮食丰收。正艾一家也像许多佃农一样,交齐了租子。尽管剩余不多,但加上几亩祖田收获的红苕和苞谷,足够全家人生活。何况得了穆家的祖传秘方,槽坊又酿出醇香醉人的美酒。到了阴历九月间,母亲又领着正艾在收割过的田里种下小麦、豌豆。

春花秋月,将劳动的身影映在水天之间。

第五章·药到病除(1)

药到病除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

立春的时候,春天站在哪里?是春水之上,还是杨柳枝头?或许春天是躺着的?躺在山谷里的青草地上无人打扰,可以睡个好觉;或潜在青玉色的江水之中,渗入蔓延的树根草根,并最终润绿人间?而人间战火烧到春天,格外令人感伤。尤其到了清明,原本是焚香祭祖的时节,可日本飞机投下的炸弹、燃烧弹,烧毁了江岸人家,夷平了山间祖坟;待杨柳新绿,随春日春风轻扬飘飞,成群的杜鹃深夜啼鸣,又在清晨恢复了宁静。正艾时常因此感到一种莫名的伤心。这时,烟村小学已经复课,并新增了初中和高中班。这一年,善珍已念完了全部课程,准备离开家乡,去下游的巫山读书去了,父亲在那里为她找到更好的学校。正艾初中毕业就不念了,只是偶尔去学校旁听几堂课。而新来了一位国文老师姓秦,叫秦怀玉,他的国文课把正艾、善珍,还有好多不同年级的同学,都吸引到同一个课堂里去了。

第一节课秦老师就讲到一首元曲《醉太平》作者钟嗣成(1279…1350)。:

*贫最好,村沙富难交。拾灰泥补砌了旧砖窑,开一个教乞儿市学。裹一顶半新不旧乌纱帽,穿一领半长不短黄麻罩,系一条半联不断皂环绦,做一个穷风月训导。

秦老师还在台上认真念着,同学们已忍不住哄堂大笑。因为这首曲子活生生就是秦老师本人的真实写照。然而正是这位“穷风月训导”,让同学们在感受到兴亡之忧、离散之苦的同时,进入到一种虚无缥缈的境界。

大家都在笑,可秦老师不笑,他继续讲道:“本人是下江人,老家在江苏扬州。扬州南面,与扬州一江之隔的,就是六朝古都南京。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南京有座夫子庙,庙里有条秦淮河,一到春天的夜晚,河边就听见这样的歌声:

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

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引自《桃花扇》。

“等到夜深了,船只还浮在水面,船上楼上的人,都有了几分醉意。”秦老师接着说,“这时,又听见歌女唱道——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那个春天,风吹草动都触动正艾的心弦:溪边油菜地里,蜜蜂嗡嗡,把芳香与沉醉散布在空气中;叫花洞里钻出的脑壳,好像蟋蟀提前钻出地缝;悠远的川江号子携着白云清风,带来新愁旧梦……

到了春末夏初,天气热起来,善珍换了一件荷叶领的白衬衫,风一吹,领子和袖口都在颤动。正艾心里发抖,却不敢多看,就把目光移开,望着对面的茶馆:有个人影正弯着腰给别人打扇给别人打扇:方言,即给别人扇扇子。解放前,大热天的时候,穷人家的孩子常在茶馆或餐馆里给有钱人扇扇子,可以挣几个小钱。这算不上职业,却也是一种谋生手段。,是木木!好久不见,木木还像从前那样苍白瘦弱。

而课堂上,秦老师正讲到春天为什么会过去。

说古时候有几个文人游春踏青,就在一起讨论,这春天因何而归去。见几片花瓣被风吹下地来,王荆公就断定,这春归去,原来是东风断送的。可苏东坡却说,这春归去,不是被春风断送的,而是被春雨送去的。同游的秦少游又说,也不干风事,也不干雨事,是柳絮将春色飘去的。有诗云:

三月柳花轻复散,飘扬淡荡送春归。 。 想看书来

第五章·药到病除(2)

此花本是无情物,一向东飞一向西。

秦老师在台上讲得有声有色,正艾在台下连连点头,旁边的善珍也听得出神。

秦老师接着说,有个叫王岩叟的诗人又说,你们说得都不对,这春天归去,也不干风事,也不干雨事,也不干柳絮事,也不怪蝴蝶,也不怪黄莺,也不怪杜鹃,是因为这九十日春光一过,这春天就过去了。有诗为证:

怨风怨雨两俱非,风雨不来春亦归。

腮边红褪青梅小,口角黄消乳燕飞。

蜀魄健啼花影去,吴蚕强食柘桑稀。

直恼春归无觅处,江湖辜负一蓑衣。

课后,正艾和善珍一起来到长江边。正艾指着江水说:“春天过去了怎么办?”

善珍回答:“没事,还有两个月呢!”

可正艾一想,两个月之后,善珍就要走了。暖风吹来,忽然间,他感到胸口隐隐作痛。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