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斋

我看书斋>饥荒空间五零六零 > 第52章 夏收小麦遇长虫(第1页)

第52章 夏收小麦遇长虫(第1页)

5月底6月初的时候,就是他们这边的夏收季节。

因为小麦成熟之后是不能耽误的,要不然随便一场暴雨过来,就有可能导致源源不断的麻烦。

一旦干燥的麦子被淋雨,就会给收割带来困难,潮湿的麦子不好割,暴雨会将丰。满的麦粒冲刷到地里,导致减产,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麦子就会长满地,这又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工作量,所以夏季的抢收工作反而比秋收更加的紧张。

老一辈的百姓都会观察天气,因为从6月开始就进入暴雨季节了,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下雨,这是猝不及防的,如果是小雨还能忍,可若是暴雨大风加冰雹,那几乎是要绝收的。

是以一旦开始计划收麦子,连陶昌义夫妻俩还有翠花,都关门回来收麦子了。

今年收麦子家里人多,奶奶就全心全意的带着她在家做饭,做好饭翠花她们仨会回来吃好后再给其他人送过去,因为抢收的时候会有人趁火打劫,所以他们必须时刻有人在那儿盯着自家的粮食,再热也得等。

幸好这年代树多,只要有树荫,人就能承受的住,对比后世动不动35度40度以上的高温,在还未被工业化污染过的年代,气温还不是特别高,能达到三十度以上,却上不了三十五度,绝对可以承受,毕竟一没有风扇,二没有空调,全靠人体自身调节温度。

等到傍晚天不是很热的时候,奶奶才会带着她和小哥去地里面帮忙捡拾遗落在地里面的麦穗。

天黑之前将麦子拉到晒谷场,各家各户再用自己的办法将麦穗里的麦粒碾压出来,这个时候就彰显出家有牲畜的好处了。

但凡养牲畜的人家,谁家不是十来亩地要忙活?借肯定是不好借的,也幸好他们家人多,搭班去晒谷场用重物拍打,也能起到脱粒的作用。

在陶昌义领着家里的大大小小晒麦子翻腾麦子的时候,奶奶就领着她和陶安,起早贪黑的去麦地里捡拾麦子,不仅在自家地头,别人家的地头他们也去看,这种情况别人家也有,所以这年代的地里面,你几乎看不到遗落下来的麦粒,是的,不是麦穗,而是麦粒,那是连麦粒都不放过的年代啊!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真的很好的验证了当农民的不易,前世的宁檬也去过农村,但那个时候都是机器化时代,机器收割之后,很少有人去捡,自家的地也没人去捡,都是一些从这个年代走过去的老头老太太才会每天背着麻袋捡麦穗,而他们的想法也很简单,只因觉得面粉厂出来的面粉不好吃,只有自己磨出来的面粉才香,所以他们是为了养生去捡,而不是为了温饱。

21世纪,他们平原大地上,很少有吃不上饭的人家了,除非是被疾病拖垮的人家,否则即使农村,也没有太穷的人家。

小酒每次跟着老太太出去,看着她弓着腰,一次次的蹲下去抠地里面的麦粒,她就觉得心酸。

可再心酸,也得跟着一起干,因为这小小的麦粒,磨出来的可是一盘盘白色的面粉啊!

“奶奶快看,长虫啊长虫啊啊啊!”

小哥突如其来的尖叫,打乱了她的节奏,站起身看过去,她也被吓了一跳。

赶紧抓着老太太的胳膊,差点跳到她身上去,因为她这才反应过来,长虫就是蛇啊啊啊!

那是一条带花纹的蛇,虽然平原地区几乎没毒蛇,但这还是她穿过来之后第一次见蛇。

奶奶反应迅速的把他们俩同时抱了起来,嘴里安慰着。

“没事儿了你们看,它已经跑了,可能是收了麦子,它没有地方藏身了,每年割麦子的时候都会遇到好些长虫的,今年你们是不知道,你爷你爹都看见了好几条了,你只要不碰它,它也不会咬你,蛇是很有灵性的动物。”

小酒是最害怕这些冷血动物,尤其刚刚那条蛇,可是一点也不小,又粗又长的,看着怪瘆人的。

蛇跑远之后,再捡麦子,她就跟心理阴影似的,时不时的往周围的地里面看看,就怕再冒出来一条。

还下意识的啃玉米饼子压惊。

等麦子彻底晒干,归仓,交公粮后,剩下的才是自己的。

今年他们家六亩地种的小麦,亩产四五百斤,总重还没有三千斤,上交百分之三十的斤称,差不多就剩下两千斤粮食了,这两千斤要吃一年。

他们家十二口人,平均每人每天按六两,一天就得七斤粮食,一个月就得210斤,一年就得两千六百斤,这才两千斤主食,哪里够?

就算后半季有玉米、红薯、土豆,那也只是基础粮食,同样也得往上交公粮,所以说,这年头,吃粮食真的是抠抠索索,按两去计算的,每人每天六两都是最低数了,就是论一斤也不算多,如果按一斤来算,一年到头,地里面种出来的也就将将够吃,要不说老百姓不容易呢!

他们家人多,再不做点生意,赚点本钱,那还真的不好活。

就那做生意用的粮食,也都到处买来的,光靠自己地里面出的这些,哪里够?

每人每天吃多少,这个真不好计算,胃口好的时候多吃点儿,谁又能说啥,胃口不好吃不多的也有,甚至家里的鸡鸭鹅也都需要吃饭,谁会去计算到底每天耗多少粮食?

这还是陶家有点家业,倘若一点底子都没有,别说翠花再能干了,再能干他们也是养不起的。

哪像现在,家里家外各司其职,氛围这么好,好到都差不多是真的一家人了。

关于姊妹仨落户的问题,他们也去镇子上问过,因为国家现在正在统计城镇人口,他们这边也快了,等街道开始统一办理户口本了,再来落户也不迟,不过这地还得按现在的来分,多几口人并不意味着多给你整几亩地,这一点陶家人也知道情况,也就没放在心上。

毕竟现在国家能给他们家十亩地,还有一人一分地的菜地,虽然是树底下的菜地,可至少是菜地不是,有地有菜,还想啥呢?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