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斋

我看书斋>长恨歌白居易 > 第38部分(第1页)

第38部分(第1页)

大唐强大,天子英武圣明,令尸罗逸多王大为神往。后来玄奘大师执意回国,尸罗逸多王便送佛经六百五十部让其带回,同时还派遣使节随之东来,谒见太宗,奉上表文。太宗遂派梁怀儆持节往抚。到了天竺,尸罗逸多王出郊恭迎,膜拜受诏。后来又遣使同梁怀儆入朝,献上入火珠、郁金香、菩提树等礼物。太宗也厚赏来使,遣令西归。到了贞观二十二年,太宗又令王玄策为使,蒋师仁为副使,出使天竺。可想不到的是,王玄策、蒋师仁到了边境,突然杀声震天,有天竺兵来袭。”

注:①秦腔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是相当古老的剧种,堪称中国戏曲的鼻祖,秦腔唱腔为板式变化体,分欢音、苦音两种,前者表现欢快、喜悦情绪,后者抒发悲愤、凄凉情感。

②道教斋醮仪式中,有一定的称谓和职守的道士,统称为执事,主要有:高功,位居各执事之首;监斋,地位仅次于高功,是高功的副手;都讲,与高功、监斋合称为“三法师”,主管唱颂导引,也是高功的副手。这三种职位,在斋醮科仪中都有明确职能,共同发挥对科仪的主导作用。

③曹州济阴(曹县)人。少勇健。隋末入瓦岗起义军,后投王世充。620年,李世民率军包围东都。单雄信与尉迟敬德交战,被刺坠马。次年,李世民克东都,王世充降唐,单雄信被杀。

第三十一章 佛前道后(1)

“天竺兵来袭?”三藏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无论僧道、信众都听得肃然起敬,当人们听到唐使遇袭时,大为紧张,也不理会江花儿为什么把话题扯这么远。

“不错。王玄策、蒋师仁虽一身武功,但只有从骑数十人,几千天竺兵来势汹汹,王、蒋二人只得且战且走。一番奔突,王玄策与蒋师仁终于逃脱追兵到了吐蕃,从骑则全部阵亡。当时吐蕃的赞普①弄赞听说唐使被袭,立即派兵千人出援,并檄召各部落共讨天竺。吐蕃的属国泥婆罗国接檄后则派遣七千骑兵来援,并将七千骑兵交由王玄策、蒋师仁率领,兼程南下,进攻天竺。”

“那天竺兵为什么要袭击我大唐使者呢?”

“各位有所不知,天竺兵袭击我大唐使者原来是其国内生变所致。其时尸罗逸多王去世,大臣阿罗那顺篡位自立为王。阿罗那顺怕我大唐问罪,所以发兵拒绝唐使。王玄策、蒋师仁借得泥婆罗国兵马,打下天竺五百八十余座城池,并执送阿罗那顺一家,献俘阙下。在太极宫,太宗责阿罗那顺谋国篡位,拒绝天使,罪应加诛,但到底皇恩浩荡,特开法网,恕他不死。阿罗那顺俯伏在地,谢太宗不杀之恩。当时阿罗那顺身边还站立着一个白眉皓首,鹤发童颜之人。太宗问他名字,此人俯伏金阶,自称名叫那逻迩娑婆寐,现已二百余岁,信奉道教,并得到了老子的真传,所以长生。太宗闻言,益加礼遇,令他改居宾馆,早晚请教老子长生之道。后来不久,那逻迩娑婆寐以年老、不服中原水土为由,请求回国,太宗见其志坚,挽留不得,遂下旨礼送其回国。”

人们大为感叹。大唐的一个使节,单人匹马,手无寸兵,竟然能在万里之遥借邻国之兵,灭强国于域外,如此气势和胆略,除了大唐之外,大概只有大汉才有了。

“你这人在这里聒噪,又是讲玄奘西天取经,又是讲王玄策、蒋师仁借泥婆罗国兵马攻打天竺,还有什么逻迩娑婆寐二百岁,什么意思?”郭雷似乎明白江花儿绕这么远的意思了。

“这郭雷原来只懂照板搬豆腐唱戏,原来是个饭桶,哈哈哈!”一帮道人大笑。

郭雷老羞成怒,却又作声不得。

“阿弥陀佛。近日老衲读经,发现《清净法行经》有‘佛遣三弟子,震旦②教化,儒童菩萨,彼称孔丘;光净菩萨,彼称颜渊;摩诃迦叶,彼称老子’经文,如此说来,儒道二家,也都是来自佛家啊,不知传功长老对此有何说法?”智空大师说。

“传功长老所言,有史可查,而且那逻迩娑婆寐,信奉道教,得以长生,正可以做老子化胡的佐证。但如大师所言,儒道都来自佛家,未免太滑稽、太牵强了吧?”尹文操朗声道。

“道长,大师,江花儿恰恰记得这件事而已,不作褒贬。”江花儿知道自己和丐帮卷进这场争斗中并没有什么好处,适当退场,既帮了尹文操,又不和佛家结下梁子。

佛道二家相互攻讦由来已久。凌风在苍岩山受老尼大恩,对佛家素有好感;道家虽有吴连山等以婴儿作药引制“长生汤”等恶徒,但毕竟是少数,何况道家也有不少像吕洞宾、张果老、尹文操等可敬的人物,凌风对道家印象自然也不坏。可这两派,则是越辩越乱,道家说老子化胡,佛家则针锋相对,说老子是佛陀所遣的三弟子之一摩诃迦叶所化,大有你是我老子,我还是你祖宗的无赖骂街味道。

智空大师还说孔丘、颜渊都是佛家弟子儒童菩萨、光净菩萨所化,竟也把儒家得罪了。如果儒家人物也搅进来,那天下岂不大乱?自汉代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以来,儒家已取得和佛道三教并立的地位,但儒生似乎生性懦弱,也就没有人出来说话,只是人群中有弱弱的声音说浮屠害政,桑门蠹俗,僧尼断生育,弃亲爱,无疑是断天理人伦,实乃是不忠不义不孝等议论。智空大师凌厉的双眼一扫,以淡淡一句“孝理至极,道俗同贯,虽内外迹殊,而神用一揆”和“出家修持佛法能使祖先灵魂永超苦海,这与儒家的孝道并无二致”挡了回去。

这场论战,其实谁也说服不了谁,双方一下子静了场。

僵持之中突然人群中有人高喊:“灭佛③!灭佛!”

这一喊,无疑火上浇油,整个场面又沸腾起来。

灭佛曾经是佛教的大劫难,佛教徒闻之无不为之色变。

灭佛事件自佛教传入中土,至大唐时已经发生过二次。第一次灭佛事件发生在南北朝的北魏太武帝时期。当时佛教经过了自汉传入以来数百年的传播,势力超大膨胀,全国有寺庙四万所,僧尼三百万人,占人口的七分之一还多。寺庙自成一统,其有僧律、僧兵、寺产;僧人不交税,不服兵役,不出劳役;俗人犯罪,逃入寺庙削发为僧,官府也无可奈何。

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二月(公元 4 4 6 年),长安发生兵变,太武帝率兵平叛,在附近的一个佛寺里搜出了刀枪甲盾武器、佛寺与长安叛军的往来信件以及多个暗藏在密室供僧人淫乐的年青妇女。太武帝大怒,下令毁长安佛像胡经,活埋击杀暗藏武器淫乐妇女者,并诏令四方用长安之法灭佛,自此魏境佛寺不复存。后来由于太武帝突然病故,佛教在魏境才得以复生。

此后差不多一百年,佛教又超常规发展,后人杜牧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句,可见当时佛教的繁荣鼎盛。佛教如此发展无疑对朝廷构成了威胁,南北朝时北周武帝灭北齐后,宣布废佛,令僧尼还俗,共还俗僧人三百万人,退寺院四万座。

佛教经此二次打击,佛教信徒心有余悸。

至隋唐,朝廷宗教政策以儒学为本,儒释道三教并立。李家皇帝则以老子为祖先,自然是“道前僧后”,而武则天改“唐”为“周”,诏令便是“僧前道后”了。自此,皇家“僧前道后”政策一直没变,佛教便也开始隐隐有了点自恃的味道了。现在有人居然喊“灭佛”,无疑挑起了智空大师的万长怒火。智空大师杀机立现,可那声音来自人群,又不知道是谁,气无处发,凌空一掌,击向广场上的一个大香炉。香炉一声闷响,烟灰飞舞,一片迷离,几根大香“噗”地掉落下来。

第三十一章 佛前道后(2)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