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林是孔子及其历代子孙的墓葬地,位于曲阜城北三里,占地三千余亩,周围由十五华里的高大林墙环绕,林内有两万余株千年古树;两千多尊精美的石人石兽点缀其间;六十多座金碧辉煌的殿堂楼亭掩映在万木峥嵘的翠色之中。林中究竟埋葬着多少孔氏族人,谁也不知道。
陈长兴等人进入孔林南大门,但见有一座双重飞檐、斗拱层叠的木质牌楼;紧接牌楼,又有三楹绿瓦朱栏的古门楼。重楼耸立的气势,使人望而生畏。门楼后,一条红墙夹侍的宽阔甬道,直通观楼。
众人从观楼向北,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林间小径向前查看,只见那排得像窝头一样密集的历代墓塚,一望无际。块块高低不平的碑刻,耸立于芳草萋萋的墓地上。
几个人来到孔子墓前,墓穴在当年孔子聚徒讲学的洙水之畔,河上横跨一座坡度很大的拱形砖桥,精雕石栏,桥碑分立。桥前耸立着三楹四柱的高大石坊,上刻“洙水桥”三个楷书巨字。桥北有思堂、神疱等林庙,与思堂院紧连的正北三楹墓门,高大宽敞,红柱支撑,绿瓦盖顶,朱漆大门上镶嵌着大型黄色圆门钉,横竖对衬,十分耀眼。穿过墓门,便是石仪成群的墓前甬道。两旁矗立着一对古朴浑厚的宋代石雕华表。华表后有两对伏卧昂首的石神兽,文豹和角端。
孔府看门人对陈长兴等人说:“文豹是专司守坟的墓神,能喷火,不伤人;角端是精通外语的动物,孔子当年周游列国时,它担任翻译官,跑得很快,传说日行两万里。”
陈长兴等人无心听他讲述,快步朝前走。甬道尽头,是广宽五间的祭林大殿享殿。大殿飞檐垂脊,黄色琉璃瓦盖顶,红柱环绕,朱漆门墙,绿色斗拱托架,流丹叠翠,气势恢宏。享殿左右,各接红色高厚的孔子墓墙,把山丘般的孔子墓,方正地围在中间。墓前有一高大石台,台上设香炉、供桌等物。供桌之后耸立着“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巨碑。孔子墓之右是其子孔鲤的墓塚,之南是其孙子思的墓塚。
众人查看一番,见没有什么可疑之迹,便绕过子贡庐墓处,来到墓林中。
陈长兴问陈福:“福子,你那天是在哪里与耕耘分手的?”
陈福前后左右看看,摇摇头说:“我也记不清了。”
“你呀你,真糊涂!”陈长兴生气地说着,大踏步往前走去。
几个人又寻了一会儿,杨露禅转到一个高大的墓碑后,他在草丛里忽然看到一个亮晶晶的东西,那东西在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他快步奔向那东西,拾起来一看,原来是一杆旱烟杆,那铜嘴被擦得锃亮,铜杆上刻着三个小字:“陈耕耘”。
《太极奇侠传》第十四回(1)
第十四回 踞龙洞耕耘有遗迹
高枕阁玉娘无踪影
杨露禅惊喜地叫道:“看啊,陈耕耘的旱烟杆!”
陈长兴一听,赶紧往杨露禅这边跑,没小心,绊了一跤。
陈福和陈玉娘赶紧扶起他,几个人来到杨露禅面前,陈长兴一把夺过烟杆,仔细端祥那几个小字,高兴得像小孩子似的叫道:“是他的,是耕耘的烟杆!”
几个人连忙在附近摸索,摸索了足有一顿饭的功夫,也没有发现新的线索。
陈长兴喃喃道:“耕耘就是在这里失踪的,想必是遭了贼人的暗算。”
陈玉娘生怕叔爷伤心,忙说:“总算有了线索,耕耘叔有救了。凭咱们陈家沟的名气,那些山间野寇也不会把他怎么样!”
正说着,两个孔府家人急匆匆赶来,一个家人道:“把我们找得好苦,总管叫我们告诉你们,在附近峄山山洞里发现有烧毁的嫁妆,八成是天津来保镖的货物!”
陈长兴听了,心头一震:“怎么?嫁妆烧了,贼人不是抢嫁妆,而是另有所谋!”
几匹快马奔驰在乡里土路上,下午赶到了五十里外的峄山。
在孔府家人的带领下,陈长兴等人沿着崎岖小径往上攀登。
这峄山在全国算不上名山,但是构造极为特殊,偌大高山,方圆二十余里,全系亿万块鹅卵状巨石堆积而成。一块块鹅卵石,相互挤压,你罗我叠,此横彼竖,毫无规则地构成一孔孔洞穴,洞洞相通,穴穴相接,成为人世间少有的洞穴山。
陈长兴、杨露禅、陈玉娘、陈福在孔府家人的带领下,沿着孔洞,拐弯抹角,攀上爬下,左移右转,向发现嫁妆灰烬的仙源洞进发。
杨露禅从未见过这样的奇山,这真是大自然恩赐人间的一座真正的迷宫,纵横通达的洞穴,或大或小,或高或低;宽广者,蜿蜒数里,犹如庭堂相连;狭窄者,仅容一人通过,且须伏地爬行。正走着,突见一孔仙人洞,洞顶为一块巨石,沿洞而行,洞天宏阔,豁然大展。洞内有戏台、房廊、广庭之所。出了仙人洞,只见山上山下,里里外外,忽然满目云天雾海。碧云飘飘白雾升腾,景象绮丽。置身其中,仿佛腾云驾雾,飘然欲仙。山外远眺群峦,座座殿阁云雾缭绕,如复旋盖;山内近视诸峰,幢幢楼台青烟泛起,似披薄纱。进洞前的山清景明,孔孔洞洞山,玲玲珑珑窍,蜿蜿蜒蜒路,晶晶铃铃泉,一下子变得满山尽染,喷云吐雾,若隐若现,无法辨认。忽然间,整个云山雾海,犹如波涛翻滚,恰似万马奔腾。白云朵朵,像流水般疾驰;紫烟团团,似狂风劲吹。刚还是漫天云雾的峰峦,转眼,云彩散尽,浓雾消失,又变得碧空如洗,山清物净,一览无余了。
孔府家人见大家惊异,连忙解释道:“这是峄山的放云和收云。峄山千孔万窍,处处洞穴,每当一脉通达的万千洞穴,气温、气压突然升高,悠闲的白云,从千孔万窍中飘出,浮荡在凌空屹立的丸石之下,游移于陡峭千仞的洞穴之旁。这时,远望峄山,正是神奇地造云和放云。每当孔洞穴窍气温气压骤然降低,萦绕在旁边的朵朵白云,团团浓雾,受气流影响,争先朝洞穴孔窍内飘进,这就是藏云或收云。有一首诗这样写道:‘万转千回路不平,行来足下白云生。白云散尽人归去,山自苍苍日月明。’”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