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斋

我看书斋>新1909军阀 > 第1303章 炼钢年产量暴增(第1页)

第1303章 炼钢年产量暴增(第1页)

一个钢铁公司在经过技术革新之后的年总产量提高了50%,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进步。

北方钢铁公司的发展和进步让叶长青极为欣慰,要知道这些技术方面的革新并非是在他的帮助下完成的,而是他们自己主导的,这就充分说明这座钢铁公司已经有了自主发展道路的方向,也具备了开拓性。

今后,叶长青也不用专门花费一些精力来扶持他们,给他们做出技术上发展指导。

叶长青说道:“现在你们北方钢铁公司的年产量已达到16万吨,而江南钢铁公司的年产量是86万吨,再算上各地方的一些小钢铁厂,全国钢铁年产量就达到了120万吨!”

“这个总产量只排在战前法兰克的后面,目前我们排在第4,就这个产量还与英、德有很大的差距,不过以我们现在的发展速度,要不了几年就可以赶上他们!”

众人闻言纷纷称是。

叶长青有问道:“黄总经理,另外新建的4台高炉的冶炼容量是多少?”

“是100吨,是我们这两个车间的高炉冶炼容量的5倍,一旦这四台100吨的高炉投产,每台每天可以冶炼6炉,4台的日产量就是2400吨,预估平均年产量可以达到80万吨!”

“如果各地的钢铁产量再提升一些的话,全国全年钢铁总产量有可能突破200万吨!”

叶长青听后说道:“这个产量在全世界范围之内都是名列前茅了,尽管它只是美国的十分之一,只是德国的三分之一,只是英国的二分之一,但我们能够在短短三年之内把钢铁年产量不足5万吨提高到200万吨,这就是一个无法复制的奇迹!”

“听上去我们与列强的差距还相差很大很大,但我们的发展时间短,而这些老牌列强都发展几百年了,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只要保持现在的发展势头,就一定可以超过列强!”

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在场的生产管理者和工人们都激动得不由自主的鼓掌。

随后,在黄百发等人的陪同下,叶长青一行人来到了新建的一座高炉冶炼生产车间。

此时这个车间还没有开工,门口和车间内的高炉上都挂着喜庆的红色绸带。

叶长青看了这座高炉说道:“这座高炉的确比刚才车间的高炉大了很多,对于它的工作效率,你们做过相关的测试吗?”

黄百发说道:“是的叶先生,我们已经做过多次试验,这四座新建高炉的工作效率都通过了检验,完全达到了我们预期!”

“今天正好是开炉正式投产的日子,不知道叶先生能不能留下来观看我们冶炼一炉钢水?”

叶长青的兴致很高,他笑着说道:“那我上午就留在这里看你们冶炼一炉100吨的钢水出来!”

听到叶长青要留下来看他们炼钢,所以管理人员和工人们都很高兴,也都想要好好表现。

黄百发指着车间内另外一个炉子说道:“先生,那座就是转炉,高炉的作用就是把铁矿石还原成铁水,产品主要是生铁,而另外那边的转炉的作用就是把生铁、废钢转化为钢水,产品就是钢!”

“从前炼铁和炼钢是分开的,各自建有炼铁厂和炼钢厂,但经过试验我们发现直接把炼铁和炼钢的工序衔接起来,从铁矿石到成品的钢锭一步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节省很多时间、生产原料和人工,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叶长青问道:“在实际的生活中,钢铁的用途有很多,比如铁路钢轨、建筑钢筋,还有制造船舶用的钢板,这些都是怎么制造出来的?都是用钢锭再次加工而成吗?”

黄百发笑着解释说道:“叶先生,不是的,您说的这些材料都是在钢铁厂直接用钢水和模具浇铸而成,如果铁路公司有需要,他们会先跟我们下订单,我们钢铁公司在冶炼出钢水之后就直接浇铸成他们所需的钢轨!”

“其他的钢材料也都是使用这种方式制造而成,不过很多钢铁材料不需要直接用钢水浇铸,而是先做成钢锭,需要用钢材料的机械公司在把钢锭买回去之后使用冲压或者各种机床加工成他们需要的零部件!”

叶长青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黄百发又说道:“这次我们接到了北方船舶公司的一份订单,他们需要一批总重量达到20万吨的钢板用来制造战舰和其他用途的船只,我们要按照他们需要的长短尺寸和厚度给他们供货!”

接下来就是剪彩环节,在黄百发的主持下,叶长青为这新建的四个钢铁生产车间进行剪彩。

剪彩环节过后就正式投产,随着叶长青亲自点燃了一个生产车间的高炉和转炉下方的燃料之后,生产工作也正式开始了。

生产线上各个岗位的工人们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各个工序的工作都极为严格,这毕竟是一次一炉100吨的原材料,算上燃料、设备磨损和人工费用,一次炼铁炼钢的费用绝对不低,一旦失败,损失可就大了。

另外还有一个安全生产的问题,原材料一旦加工起来就是上千度的高温,稍有操作不慎或者失误,轻则重伤,重则当场丧命,所以管理上非常严格,每个人都必须严格按照生产操作守则进行。

车间内的温度的确相当之高,只过了5分钟,从原来正常的室内温度,一下子就飙升了好几度。

要知道现在可是北方的大冬天,即使是在室内,在没有额外供暖的情况下温度也相当之地,叶长青等人还穿着厚实的大衣。

但在炉子点燃五分钟之后,他和其他随行人员穿着大衣就有些顶不住了,有些人很快把扣子解开,而车间的生产工人这时已经把厚实的棉服都脱掉,只穿上单衣,外面再套一件工作服。

无论什么情况下,只要进了生产车间就不能脱下安全帽。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