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斋

我看书斋>明朝大才子 > 第一百四十七章 况且被告上大堂(第2页)

第一百四十七章 况且被告上大堂(第2页)

“哦,下面站立的是何人,报上姓名。”凤阳知府惊堂木一拍,大声喝道。

“弟子许明,见过老公祖宗师。”况且不慌不忙,上前作揖道。

“大胆,到了大堂,见过知府大人,还不下跪!”一个衙役大声呵斥。

“弟子身有功名……虽不才,不敢侮辱礼教体面。”况且不看那名狐假虎威的衙役。

“这么说来,你是名秀才,何方人士呀,在哪位宗师手里考取的功名?”凤阳知府脸色和缓些了。

他听到况且称他为宗师,心中很是欢喜。按说宗师是提学御史才能有的称呼,不过明朝无论皇上还是官员就是喜欢这些称谓,知府变成宗师,提学御史就水涨船高,成了大宗师。

“弟子吴中人士,去年在座师练大人手里考取的案。”现在况且可不敢谦虚,赶紧搬出官场救兵。

“啊,是苏州知府练达宁练大人吗?”凤阳知府吃了一惊。

“正是,弟子不敢称练大人名讳,还望大人谅解。”

“原来是练年兄的弟子啊,这可如何是好,本官也不能不讲点情面啊。”凤阳知府看堂下这书生知书达理,有了几分好感。

“大老爷,千万不能放过他,他是妖人。”一旁那个“原告”大喊起来。

“大胆,本老爷问你话了吗?”凤阳知府登时虎威大作。

一个衙役上来就是一记水火棍,正打在他的膝窝上,此人立时跪倒在地上。

“回老爷话要跪着,你以为你也是秀才啊。”那个衙役斥道。

这人感觉冤透了,自己是原告啊,怎么原告得跪着,那被告不但站着,还跟老爷叙上交情了。他哪里知道,天下文人是一家,都是一个教门的,称为礼教。别看文人们党争不休,在公开场合还是要维护文人体面尊严的。更何况凤阳知府和况且本来无怨也无仇。

“不过,你是秀才更要遵守朝廷法度,莫要以为你身上有功名,本府就治不了你。”凤阳知府佯怒道。

“大老爷英明啊,青天在上啊。”下面那个原告叩头高呼,仿佛看到了希望。

“弟子只是个秀才,焉敢不遵守朝廷法度,莫说是秀才,就是举人进士也要遵守朝廷律法的。”

“正是,正是。你懂这个道理就好。”凤阳知府连连点头。

练达宁他是知道的,那可是本朝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官员,据说马上要升按察史了,甚至有传闻可能任监察御史。如果是那样,自己也要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了。

明代行政区域划分跟后世不一样,原来设立三个直辖市,就是北京、南京和凤阳府,凤阳又称为中都,也就是说三个都城都归朝廷直辖。后来中都地位衰落,划归到南京行政区域,凤阳府也归南京统辖,明朝也没有安徽行省,大部分地区都划归南京。

明代的省级划分是让人头痛的事,比如说湖南湖北被划做湖广行省,没有两广,怎会出来个湖广行省?那是因为元朝时,把两广、云南、贵州、湖南划作一个行省,统称湖广行省,明代引用这一称呼,却把两广、云南、贵州独立出来,只是把湖南湖北划作一个行省。

四川行省在宋朝称为川中四路,路是宋朝的行政区域划分法,唐朝一般称道,比如陇南道,陇西道等等。两汉则是州级制度,如青州、冀州等等。

行省这个名词也来自元朝,以前各朝代没有,行省的意思是行中书省,中书省是朝廷行政中枢,等于后世的国务院,行是移动的意思,所以行省就是中央的中书省设置在各省份的办事机构,这就等于把各省的权利都收归中央,取消两汉唐宋的地方自治。

两汉时,地方大吏有相当大的权利,基本属于半自治,一直到唐朝宋朝,虽然地方自治的权利越来越小,但还是有这规模,唐朝时的藩镇割据也是因为有了地方自治才有可能。元朝是异族入统华夏,实行部落统治制度,自然不相信地方官员,所以采用各省中央直接管理的做法。

明代沿用了行省称号,但省级行政上,还是布政使执掌大权,跟元朝的行省制度有本质区别,只是这称呼沿用了一百年,也就懒得修改了。一直到明朝灭亡,巡抚制度始终只是临时的代天子巡察,不是正式省级长。

到了清朝,又是异族入统华夏,实行的还是部落制度,巡抚成了省级正式长,又返归元朝行省制度的本义了。清朝时无论中央各部还是地方各省,第一正职一定是满族,汉人再出色,也只能当副手,这就是清朝部落制度的真谛。直到曾国藩扫平太平天国,实际上已经把地方权利收入囊中,才改变了这种政治格局,清朝的各省就成了湘淮军的天下,后来更有了北洋系统,民国时有各路军阀交战不休,这都是一条线下来的。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