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斋

我看书斋>陈逸飞设计师 > 第21部分(第1页)

第21部分(第1页)

有些激动:“宣布停机不是我个人的决定,当大家之间分歧越来越大时,韩三平厂长让我先回上海,而且我直到现在还身在上海待命,根本就没到过北京。四家签署停机协议是正常的工作流程,也是必要的程序,正确的说法是——四家投资方共同对剧组成员宣布停机。”之前陈逸飞接受记者采访时,曾对停机的事实矢口否认,记者重提起这一话题时,陈逸飞恢复了平静,“当家庭出现矛盾时,我想谁也不愿让外人知道,更不愿让外人猜测原因。我和姜文原来也是很熟的朋友,除了拍电影之外,即使没有合作的关系,相互之间也有很多共同的兴趣和话题,比如我喜欢书画和收藏,姜文也很有兴趣,工作上的分歧再大,也不愿意影响以后的关系,宣布停机是对剧组成员,当然没有必要对媒体公布。”关于剧组将要调整人员的说法,陈逸飞予以了更正,他说自己的原话是:“投资方开会研究后,可能会作出一些调整。”陈逸飞强调:“我个人是无权作出任何决定的,我始终认为和姜文之间是处于创作中的磨合,磨合和矛盾绝对是两个概念,我不希望任何媒体歪曲对我的采访。”

2003年1月12日,《北京晚报》发表姜文的《我的几句话》,全文如下:

电影《理发师》停机待拍。导演和主创撤离外景地。遵照各投资方之约定我们一直保持沉默。但十多天来社会舆论沸沸扬扬,各类揣测议论颇多,有影响事件顺利解决之趋势。在征得投资方同意后,我在此说上几句话:从’02年7月起我接受陈逸飞先生的邀请和投资方的委托参加电影《理发师》之前期筹备和影片摄制工作,担任主演和监制,并完成了以下工作:一、协助投资方和导演为摄制组组织改编剧本。推荐了述平、张人捷等小说家先后担任对凡一平原作《理发师》的改编工作。组织主持所有的剧本讨论会。并遵照部、局领导的意见对剧本进行多次的修改,直至电影剧本顺利通过审查投入拍摄。二、为投资方和导演推荐选定主创人员。他们是:监制兼制片主任赵一军,编剧述平、张人捷,摄影师谢征宇,美术师曹久平,录音师吴凌,照明师亢晓天,剪辑师张一凡,化妆师袁斌。演员周韵、刘利年、杨宇婷、宫路佳具等等。三、与上述艺术家一同协助导演完成外景地的初选、复选和审定。完成了影片大量服装特别是各类相关军服的研究、设计和制作。以上工作均得到各投资方和导演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在长达四个月期间摄制组并未发生过任何导致工作中断的矛盾。争论乃至争吵是有的,但都是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陈先生有话说“所有人都特别敬业!”并多次感谢和赞扬大家。根本不存在所谓“姜文处处安插自己的‘亲信’的说法。上述艺术家多是为中国电影贡献过才华的一流专家。他们的到来是得到各投资方和陈先生的认可和正式邀请的,并且已为电影《理发师》付出了数月的艰辛劳动。他们的劳动果实刻在已拍好的底片上。大家也为此感到欣慰和骄傲。’02年11月至12月底的外景拍摄中,我们仍保持原有的热情进行着紧张而热烈的工作。主创和男女主演的工作多次得到导演的肯定。我们当然难以忘记监视器前的导演陈先生那阵阵热烈而满意的掌声!难以忘记看完样片后陈先生的三个字“非常好!”……作为监制和主演,为向各投资方和导演及未来作品负责,我努力在拍摄中杜绝所有与拍出一部优秀电影和专业操作相违背的一切隐患。在此情况下我们都有可能会产生急躁情绪,也谈不上多大的是非,更谈不上谁给谁道歉的问题。我认为愿望只有一个:拍摄出一部优秀电影!直到’02年12月28日摄制组主创会议上为工作发生了较大争论后,大家包括陈先生均表示可以继续葛优、周韵婚礼那场戏的拍摄。然而第二天早上,我们发现陈先生走了……回北京了……我们陷入茫然……之后我们接到投资方的指令,主创们才集体急飞北京,连行李都没带,准备向投资方说明情况后当晚返回继续拍摄。可是事情却出乎我们的预料……我们遵照了各投资方和有关领导的指示——保持了沉默,不对媒体和外界发表任何言论,以促事情迅速向本来可以好的方向发展。在此期间我与在京各投资方保持着密切联系,多次参加会议讨论解决方案,甚至设法与导演取得联系。韩三平厂长也多次召开多方紧急会议积极将事态朝顺利的方向推进,绝没有“投资方紧急寻找姜文”的事情发生。我始终认为:为拍摄一部优秀电影而争论甚至争吵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不吵不闹的摄制组不一定出好活儿。吵吵闹闹的摄制组才有生机,才可能出作品。其实很简单。未来的作品会说明一切。从第一次由韩三平厂长介绍,接受陈逸飞的邀请,我们大家就为他作为成功画家竟对电影有如此热情而感动着。我们希望陈先生能让我们这种感动继续保持下去。我赞成陈先生在《北京晚报》上的观点——“我始终认为和姜文之间是处于创作的磨合,磨合和矛盾绝对是两个概念。”目前,影片投资方已花费过半,样片质量完好。为投资方,为作品,为大家已付出的努力,为未来的观众,我希望结束眼前的状态,迅速恢复拍摄。是的,我们始终抱有拍摄出一部优秀电影的美好愿望。我初衷未改。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一样。我相信我们和陈先生也都一样。为了这个初衷,我们付出过!我们还将继续付出!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十四章 《理发师》的西去之路(4)

该报在同一版面上发表该报记者陈滨采写的《因为艺术?——〈理发师〉一剪而断,姜文陈逸飞谁该负责》。据文章介绍,陈逸飞表示:我不知道姜文这样做的真正用意是什么。陈逸飞否认了姜文的声明理由。他说,《理发师》停机,是四家投资方的集体决定,不是导演个人的事情。我个人作为第二大投资人,更不会用自己的钱与其他三家投资方怄气。陈逸飞说,电影是集体创作的作品,是不是每个人都有必要说出自己,电影是大家的智慧,大家讨论的结果。姜文说他在影片中担任监制,并未得到三方投资方的认可,在我的眼里他就是演员。陈逸飞特别强调,他和姜文之间的矛盾不是艺术之争,有与其他与艺术无关的问题。现在,姜文想把我们之间的矛盾引为是艺术观点之争不合事实。

同在1月12日这一天,《新民晚报》发表记者杨展业写的《姜文致函本报谈〈理发师〉风波,希望迅速恢复影片拍摄》,介绍了姜文《我的几句话》的主要观点。文章也介绍了陈逸飞的观点,据悉,陈逸飞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达:“我要以大局为重,努力把戏拍下去。我是不可能离开剧组的,因为我要对自己的戏和投资负责。”他又说:“为了保证以后电影的顺利拍摄,我们将对一些演员进行调整。”

2003年1月13日,《广州日报》、《南国早报》、《八桂都市报》、《文汇报》、《南方都市报》等都发表了姜文的《我的几句话》及相关报道,一时弄得很热闹。《广州日报》同日发表董卉对陈逸飞的采访实录《陈逸飞:我不能说不跟姜文再合作的话》。

也是1月13日,《京华时报》发表杨劲松采写的《陈逸飞姜文和解?各有说辞疑云重重》。文章介绍说,记者致电陈逸飞,陈逸飞先生主动配合,不仅对本报敞开心扉,而且给本报发来停机事件的重要文件,即由四方投资方共同签署的《会议纪要》,同时指出和姜文的分歧决不是艺术上的问题。记者就陈逸飞的话继续求证调查。电话里,陈逸飞的声音格外爽朗,他对记者说:“11日晚上你怎么不问我对姜文信件的看法?那时我已同时看到姜文给媒体的信了,我的确不明白姜文为何这样做?本来已经淡化的事情,他却要搞得这样不利于解决这个问题。看到信后,我在当晚9点多给韩三平打电话问这件事,他说知道这件事。我至今没有和姜文通话,我没有必要和他通话,姜文现在搞得像受害者一样,这是与事实不符的。”陈逸飞表示:“姜文不是《理发师》的编剧,虽然他参与了剧本创作,但都是大家的共同创作,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自己还有很多创作在里面,再说,电影最后要看的是完成片。关于姜文是监制一说,我的确是30日在北京才知道的,这是世纪英雄在与姜文签订的合同上标明的,但我们三家投资方都不是很清楚,姜文在剧组也一直没有把监制的身份从一开始就说明。至于停机是,6日晚拍姜文和周韵的戏,姜文一来就赞赏周韵的妆化得不错,但一会儿又要她去改,最后两人吵起来。至于他们怎么也闹成这样,我不明白,更不好评论。我们开会解决也很不愉快。韩三平打电话来希望我和姜文立刻回北京解决问题,但姜文不愿意北上,我的票子(去北京的飞机票)还是剧组制片主任给我订的,怎么是我一个人擅自回去了?第二天,姜文才回北京,我们投资方也作出了停机决定。”提到与姜文的艺术合作,陈逸飞坦言:“我和他的分歧决不是艺术上的什么争执,的确是非艺术的问题。”至于具体问题,陈逸飞又守口如瓶。最后,陈逸飞强调:“我是《理发师》第二大股东,世纪英雄35%,我是25%,其他两家各20%,总投资最后预算是1600万人民币。我作为投资人,决不会用自己的钱与其他三家投资方和姜文怄气,我发神经了?”

还是1月13日,投资方通过《北京晚报》表明态度,希望双方能化干戈为玉帛,但无论姜文退出或陈逸飞退出,或者两者都退出,《理发师》都将在节后接着拍。

1月14日,陈逸飞通过媒体公布《理发师》停拍原因,声称剧组存在“财务黑洞”。同日,陈逸飞在上海召开个人新闻发布会,就《理发师》停机发表六点声明。这一天相当多的报纸都登有与《理发师》有关的文章。《京华时报》发表张迪的《姜文陈逸飞〈理发师〉进入冷战》,《扬子晚报》发表陈滨的《陈逸飞:我们的矛盾不是艺术观点》,《南方都市报》发表《从〈理发师〉停机看虱子的重要性》的文章,《羊城晚报》发表陈滨的《电影最该尊重什么?》,该报同一版面还发表孙毅蕾的《陈逸飞:姜文骄横没人能接受》,《新民晚报》发表本报记者杨展业的《为〈理发师〉梳理乱发——陈逸飞谈影片停机内幕》,《南宁晚报》发表南都的《陈逸飞:姜文做人有问题》,《解放日报》发表本报记者洪伟成、李光一、吴海云合作采写的《〈理发师〉停拍引发思考》,《文汇报》发表本报记者傅庆萱采写的《陈逸飞昨就〈理发师〉停机事件进一步挑明实质性原因是经济问题》和该报记者陈晓黎采写的《两位投资人出来说话〈理发师〉定会继续拍摄》。这一天可能还有更多的报纸发表了与影片《理发师》有关的文章,大家都很关心《理发师》的命运。

第十四章 《理发师》的西去之路(5)

1月14日的诸多文章里,傅庆萱的《陈逸飞昨就〈理发师〉停机事件进一步挑明实质性原因是经济问题》特别醒目。文章介绍说:近日,姜文就《理发师》停机一事在多家媒体发表“我的几句话”的公开信后,有关这一事件的内幕被传得沸沸扬扬,昨天陈逸飞对记者第一次直言不讳地挑明:“停拍的实质性原因是经济问题”,“本来我对矛盾的真实原因一直保持沉默,但现在姜文的公开信把事态扩大了,我是不得已才开口的” 。陈逸飞说,按姜文的说法似乎是他“想拍一部好电影”,而我却不领情,但事情并不是这样的,根本原因是剧组的运作机制极不规范,经济上出现了严重问题。陈逸飞说,我是这部戏的第二大投资方,同时还是执行制片人和导演,按照合同规定必须对整部戏负责,而且经济上的超支也要由我承担。但实际上姜文控制了剧组的全部财务权和人事权,所有经济上的事情都由长期与姜文搭档的制片主任赵一军包揽,而且跳过了会计和出纳,从签字、账务到现金都在一个人手里,以至出现了许多漏洞和问题,比如花钱无度、支出没有原始单据,发票与现金出入很大。主要演员在已经领取了片酬之后,每月“零花钱”竟高达八千多元,甚至连香烟及开拍前看病的医药费都要剧组报销;驾驶员明明只用了三十多天,开机总共只有一个多月,结果却报销了一百多天的费用。投资方曾提出要委派一名财务总监,但也一直无法实现。陈逸飞认为,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拍摄的正常运行,“再这样下去,要出大问题。”对于姜文公开信中提到停机是因为陈逸飞“一走了之”的说法,陈逸飞说,“暂停拍摄”是四方投资商共同研究后签字认可的,我手头有复印件为证,当时还有律师在,然后又责成制片主任赵一军向剧组全体人员宣读。再怎么说我有几百万元投资在这部戏里,我不可能“一走了之”,难道我跟自己的钱怄气吗?很多人以为这场风波是导演与演员之争,陈逸飞说,艺术上的分歧都可以讨论,“我不是一个外行,我也拍过电影,也与有国际影响的明星合作过”,作为一个导演,我深深懂得“电影是集体创作出来的”这个道理。陈逸飞认为,“电影并不是只有一种拍法”,按他的说法,姜文不仅和他本人有矛盾,和剧组的其他人员、甚至群众演员也产生过矛盾,就连姜文自己推荐到剧组的女演员周韵都和姜文发生过争执。实际上并不是只有姜文一个人做了很多事,每个创作人员都在为这个片子做着努力。至于该片能否继续拍下去,陈逸飞肯定地说,戏还要拍的,这也是投资方很明确的态度。至于什么时候继续拍,现在还很难说。我不能说就不跟姜文再合作之类的话,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处理好这件事也是能力的体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要找的人一定要有国际知名度,但更要有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质。

1月15日,陈逸飞在《羊城晚报》发表的《几点声明》,全文如下:

一、我对电影的艺术形式充满了感情,电影是我“大美术”、“大视觉”概念实践的一部分。

2002年初,我买下凡一平小说的电影改编权,并请原作者改编成电影剧本。组建剧组后,请张人捷和王述平进一步修改剧本,然后又组织主持主创人员讨论、修改剧本。

二、电影《理发师》是由世纪英雄电影投资有限公司、逸飞文化影视传播公司、北大华亿电影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联合投资摄制的。我是第二大股东,并与另三家投资方签约担任该片的执行制片人和导演职务。

三、2002年12月30日,我去北京是由韩三平约我去的,行程是由制片主任赵一军安排的,不存在我不辞而别的说法。

四、根据四方的协议规定, 我有剧组的财政权和人事权。但《理发师》剧组在筹建的过程中就已埋下了隐患。姜文和制片主任是多年的伙伴,他们拉了一帮自己的人在剧组里担任各项工作,包括会计等重要职务,并运用各种方式抬高他们酬金,造成了戏还没有开拍,制片主任赵一军做的预算就超支150万元。

赵一军还擅自将投资方的资金都放在自己处保管,隐瞒资金的运作,导致资金的严重失控,包括演职人员的酬金等重大支出,全由姜文和赵一军二人控制,甚至产生了严重违反国家法律的问题。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