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斋

我看书斋>东京梦华录名句 > 卷之八(第1页)

卷之八(第1页)

四月八日

四月八日佛生日,十大禅院各有浴佛①斋会,煎香药糖水相遗,名曰“浴佛水”。迤逦时光昼永,气序清和。榴花院落,时闻求友之莺;细柳亭轩,乍见引雏之燕。在京七十二户诸正店,初卖煮酒,市井一新。唯州南清风楼最宜夏饮,初尝青杏,乍荐樱桃,时得佳宾,觥酬②交作。是月茄瓠初出上市,东华门争先供进,一对可直③三五十千者。时果则御桃、李子、金杏、林檎④之类。

[注释]

①浴佛:佛教徒于四月初八日释迦牟尼诞辰日举行浴礼,用水灌佛像,称为浴佛,也称灌佛。这种活动在汉代已有,《后汉书·陶谦传》云:“(笮融)大起浮屠寺……每浴佛,辄多设饮饭,布席于路。”唐代时浴佛活动更为流行。韩鄂《岁华纪丽》卷二“四月八日·浴释迦”一节的注文中引录《荆楚岁时记》云:“荆楚以四月八日诸寺各设会,香汤浴佛,共作龙华会,以为弥勒下生之征也。”北宋时浴佛亦流行。金盈之《醉翁谈录》卷四云:“(四月)八日,诸经说佛生日,不同其指,言四月八日生者为多。《宿愿果报经》云:‘我佛世尊生是此日,故用四月八日灌佛也。’南方多用此日,北人专用腊八”②酬:原本作“酧”,即“酬”的俗字。③直:同“值”。④林檎:即沙果。见卷之二“饮食果子”一节注④。

[译文]

四月八日,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生日,京城里的十大禅院都要举行浴佛斋会。人们将煎香药的糖水互相赠送,这种糖水名叫“浴佛水”。白天的时光逐渐延长了,天气清明温和。开满石榴花的院落,不时传来求偶的莺歌;细柳涤荡的亭轩之中,忽而会见到引雏的燕喃。京城里的七十二家正规酒店,开始出售新鲜的青梅煮酒,整个市井焕然一新。只有城南的清风楼,最适宜夏天在此饮酒。刚品尝了新鲜的青杏,又送来了刚采下的樱桃,时而遇到宾朋好友,正好举杯互敬、开怀畅饮。这个月,茄子和瓠子等新鲜蔬菜也开始上市,在东华门的集市,菜农争先把新菜供应到宫中,一对茄子或瓠子可值三五十千钱。时鲜水果则有御桃、李子、金杏、沙果等。

端午

端午节物:百索①、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子、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②,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薄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粽子、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③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注释]

①百索:古代端午节风俗,用各种丝线编制的索状饰物挂在门上,遏阻邪气入侵。高承《事物纪原》卷八引《续汉书》云:“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成,以朱索连以桃印,文施门户。故汉五月五日以朱索五色,即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今有百索,即朱索之遗事也。盖始于汉,本以饰门户,而今人以约臂,相承之误也。又以彩丝结纽而成者,为百索纽,以作服者名五丝云。”②茸切:即切成细丝。指上面罗列的紫苏、菖蒲、木瓜等。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十一引《岁时杂记》云:“都人以菖蒲、生姜、杏、梅、李、紫苏,皆切如丝,入盐曝干,谓之百草头。或以糖蜜渍之,纳梅皮中,以为酿梅。皆端午果子也。”③艾人:用艾草扎成的小人儿,端午节挂在门前驱邪。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十一引《岁时杂记》云:“古端午词云:‘门儿高挂艾人儿……今朝正及时。’”

[译文]

端午节需备办的应节物品有: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子、白团。紫苏、菖蒲、木瓜等都要切成细末,用香药拌和在一起,再用梅红色的匣子盛着。从五月初一日到端午节的前一天,街上有卖桃、柳枝、葵花、蒲叶、佛道艾等东西的。在端午节当天,各家都将这些东西摆在门前,和粽子、五色水团、茶酒等一起作为贡品,供奉神灵。还要在门上钉上用艾草扎成的小人儿。士大夫和普通百姓们互相设宴招待,共度佳节。

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神保观神生日

六月六日,州北崔府君①生日,多有献送,无盛如此。二十四日,州西灌口二郎②生日,最为繁盛。庙在万胜门外一里许,敕赐神保观,二十三日御前献送。后苑作③与书艺局④等处,制造戏玩,如球杖、弹弓、弋射之具,鞍辔、衔勒、樊笼之类,悉皆精巧,作乐迎引至庙。于殿前露台上设乐棚,教坊钧容直作乐,更互杂剧舞旋。太官局⑤供食,连夜二十四盏,各有节次。至二十四日,夜五更争烧头炉香,有在庙止宿、夜半起以争先者。天晓,诸司及诸行百姓献送甚多。其社火⑥呈于露台之上,所献之物,动以万数。自早呈拽⑦百戏,如上竿、趯弄、跳索、相扑、鼓板、小唱、斗鸡、说诨话、杂扮、商谜、合笙⑧、乔筋骨、乔相朴、浪子杂剧、叫果子、学像生、倬刀⑨、装鬼、砑鼓⑩、牌棒、道术之类,色色有之。至暮呈拽不尽。殿前两幡竿,高数十丈,左则京城所,右则修内司,搭材分占,上竿呈艺解。或竿尖立横木,列于其上,装神鬼,吐烟火,甚危险骇人。至夕而罢。

[注释]

①崔府君:宋代民间所敬之神。高承《事物纪原》卷七云:“(祠)在京城北,即崔府君祠也。相传唐滏阳令没为神,主幽冥,本庙在磁州。淳化中民于此置庙,至道二年,晋国公主石氏祈有应,以事闻,诏赐名护国。景祐二年七月,封护国显应公。”崔府君名未详,其庙其神在宋代颇为灵应。钱彩所著小说《说岳全传》第二十回“金营神鸟引真主,夹江泥马渡康王”,即写崔府君祠中的神显灵,让泥马现形驮康王渡江,逃生脱险。②灌口二郎:即传说中的二郎神,一般认为是秦朝修筑都江堰的李冰之子。朱熹《朱子语录》云:“蜀中灌口有二郎庙,当时是(秦)李冰因开离堆有功立庙……乃是他的二儿子。”但朱熹未明言其名。《封神演义》和《西游记》小说中说二郎神是杨戬。元杂剧《灌口二郎斩健蛟》中写嘉州太守赵煜忠正爱民,死后被封为灌口二郎真君。清代杨潮观的《吟风阁杂剧》有《灌口二郎初显圣》,写二郎神是秦朝蜀太守李冰的二儿子李二郎。这里说北宋汴京城中的二郎庙,所指当是李冰次子。高承《事物纪原》卷七云:“元丰时国城之西,民立灌口二郎神祠,云神永康导江县广济王子,王即秦李冰也。”③后苑作:皇宫内苑里的作坊,是宫廷“内诸司”之一。见本书卷之一“内诸司”一节。④书艺局:即翰林书艺局,是宫廷“内诸司”之一。见本书卷之一“内诸司”一节。⑤太官局:即宫廷“内诸司”中六尚局之一的尚食局。见本书卷之一“内诸司”一节。⑥社火:古代节日迎神赛会所扮演的杂剧或杂耍。范成大《石湖集》卷二十三《上元记吴中节物》诗中有“颠狂社舞呈”一句,后有注云:“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可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⑦呈拽:即安排之意。见本书卷之六“元宵”一节注⑥。⑧合笙:即合生。见本书卷之五“京瓦伎艺”一节注。⑨倬刀:即掉刀。卷之五“京瓦伎艺”一节有“杂剧、掉刀、蛮牌”,卷之七“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一节有“掉刀”,可参照。⑩砑鼓:即“迓鼓”。“砑”为“迓”字之讹。迓鼓即民间的鼓舞。本来官府中有衙鼓,民间讹“衙”为“迓”,称为“迓鼓”。元代成为一种民间乐曲,也成为杂剧中的一个曲牌,称为“村里迓鼓”。张小山《幽居次韵》散曲云:“舞元宵迓鼓,摸索着大肚皮装村酒葫芦。”(见《朝野新声太平乐府》卷一“蟾宫曲”)清末俞樾《茶香室续钞》卷七有“村里迓鼓”一则考辨其事。京城所:即京城守具所。见本书卷之一“东都外城”一节注⑩。修内司:皇宫外诸司之一,掌管修缮事物。参见本书卷之一“外诸司”一节。

[译文]

六月初六日,城北崔府君生日,奉献供品的人非常多,没有比这更为繁盛的景象了。二十四日,城西灌口二郎神生日,也是最为繁盛热闹。二郎庙在万胜门外一里处,皇上亲赐庙名为“神保观”,二十三日,宫中派人前来奉献由宫廷的作坊和翰林书艺局等处制造的一些供游戏玩乐的物品,如球杖、弹弓、捕鸟用具、马鞍、辔头、马嚼子、铁木笼子等之类的物品,全都制作得非常精致,由乐队奏乐迎接宫中贡献的这些物品到庙中。在殿前搭建露台并设置乐棚,教坊司或军乐队演奏音乐,并穿插演出杂剧、舞蹈。太官局供应饮食,白天加上晚上一共有二十四份食物,各有一定的规格。到二十四日,五更天的时候人们都想争先烧头炉香,更有人为此在庙里住宿,半夜就起身只为争个第一。天亮后,各部门及各行业的百姓们来上供烧香的就更多了。各种杂剧和杂耍表演都在露台上进行,所献纳的供品,动辄成千上万。从早上就开始安排表演的百戏,如上竿、趯弄、跳索、相扑、鼓板、小唱、斗鸡、说诨话、杂扮、商谜、合笙、乔筋骨、乔相扑、浪子杂剧、叫果子、学像生、掉刀、装鬼、迓鼓、牌棒、道术等,样样皆有,就是到了天黑也表演不完。大殿前竖着两根幡竿,高几十丈,左边的是京城所竖的,右边的是修内司竖的,并分别由这两家进行管理,还有艺人在这两根高竿上进行各种精彩的节目表演。还有人在高竿顶端安一横木,并站在横木上,装神弄鬼,口吐烟火,特别危险且很吓人。表演到傍晚才结束。

是月巷陌杂卖

是月时物,巷陌路口,桥门市井,皆卖大小米水饭、炙肉、干脯、莴苣笋、芥辣瓜儿、义塘甜瓜、卫州白桃、南京金桃、水鹅梨、金杏、小瑶李子、红菱、沙角儿、药木瓜、水木瓜、冰雪凉水、荔枝膏,皆用青布伞,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惟旧宋门外两家最盛,悉用银器,沙糖菉豆①、水晶皂儿、黄冷团子、鸡头穰、冰雪、细料馉饳儿、麻饮鸡皮、细索凉粉、素签、成串熟林檎、脂麻团子、江豆碢儿②、羊肉小馒头、龟儿沙馅之类。都人最重三伏,盖六月中别无时节,往往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苞鲊新荷,远迩笙歌,通夕而罢。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