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以未定之说编入语录。故《二程遗书》朱子有疑,《朱子语类》又每与《四书章句集注》、《或问》相左,皆失於简汰之故。若盛唐者,可谓能爱其师矣。
△《乔氏易俟》·十八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乔莱撰。莱字石林,宝应人。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官至翰林院侍读。
是书杂采宋元后诸家《易》说,而参以己意。前列诸图,不主陈抟《河图》、《洛书》、先天、后天、方圆、横直之说。於卦变亦不取虞翻以下诸家,而取来知德之反对。其解经多推求人事,参以古今之治乱得失。如谓《履卦》六三为成卦之主,而引莽、卓、安、史解“咥人之凶”。谓三百八十四爻惟《离》九四最凶,而引燕王旦、建成、元吉、高煦为证。谓《小畜》九三为小人笼络君子,而引温体仁、文震孟近事为说。盖《诚斋易传》之支流。假借牵合,或所不免,而理关法戒,终胜庄老之玄谈也。於经文兼注古韵,亦得失互陈。如《观卦》六四《象》下备引顾炎武方音之说,则非未见《音学五书》者。而《象传》协韵仍从吴棫之旧,则弃取有不可解者矣。《经》文用王弼之本,惟解《上经》、《下经》,《系辞》以下一概阙如。盖宗旨主於随爻阐义,故馀不及焉,非脱佚也。
△《读易日钞》·六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张烈撰。烈字武承,大兴人。康熙庚戌进士。授内阁中书。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改翰林院编修。历官左春坊左赞善。是书一以朱子《本义》为宗。谓《易》者象也,言有尽,象无穷。伏羲画为奇偶,再倍而三,因重而六,文、周逐卦系《彖》,逐画系爻,全是假物取象,不言理,不指事,而万事万理毕具。
大旨在因象设事,就事陈理,犹说《易》家之不支蔓者。前有其子益孙、升孙《纪实》,云“此稿已删润四十馀过,至易箦前数日,尚合《蒙引》、《通典》、《存疑》诸书,考订‘知来’、‘藏往’二义,旋加改补”云云,则其用力亦可谓勤矣。烈之没也,门人私谥曰志道先生。杨允长作《私谥议》一篇,冠於此书之首。昔宋儒张载之没,门人欲为作私谥,司马光力言其非。当时手帖,犹载《张子全书》之首。古人以礼处人,不欲妄相尊重,干国家易名之典,其谨严如是。允长等未之闻乎?今录是书而削除是议,用杜标榜之渐焉。
△《周易通论》·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李光地撰。光地字厚菴,安溪人。康熙庚戌进士。官至大学士。谥文贞。
是书综论《易》理,各自为篇。一卷、二卷发明《上、下经》大旨。三卷、四卷则发明《系辞》、《说卦》、《序卦》、《杂卦》之义。冠以《易本》、《易教》二篇,次及卦爻、象彖、时位、德应、《河图》、《洛书》以及占筮挂扐,正变环互,无不条析其意,而推明其所以然。在宋学中可谓融会贯通,卓然成一家之说。其论《复》、《无妄》、《中孚》、《离》四卦为圣贤之心学。亦皆以消息盈虚观天道而修人事,与《慈湖易传》以心言《易》者迥殊。光地作《大学古本说序》,称於《易》之卜筮灼然无疑。盖宗旨既明,则卮言不得而淆之矣。其学一传为杨名时,有《周易劄记》二卷。再传为夏宗澜,有《易义随记》八卷、《易卦劄记》二卷。虽递相祖述,而其宏深简括,则皆不及光地也。
△《周易观彖》·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李光地撰。光地尝奉命纂修《周易折中》,请复用朱子古本。是编乃仍用注疏本,盖成书在前也。其《语录》及《榕村全集》所载,颇申明《先天》诸图。而是编则惟解《说卦传》“天地定位”一章,附举此义,然亦不竟其说。馀皆发明《易》理,兼证以《易》象,而数则略焉。盖亦谓邵子之学为《易》外别传也。其解《系辞传》“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二句,曰“《彖辞》所取,或有直用其爻义者,或有通时宜而爻义吉凶准以为决者。故以是观之,不中不远。
惟其合始终以为质,故时物不能外”云云,《观彖》之名盖取诸此。其解九四“重刚而不中”句,不以重字为衍文。解“履霜坚冰,阴始凝也”句,不从《魏志》作“初六履霜”;解“后得主而有常”句,不从程《传》增“利”字。解“盖言顺也”句,不以顺为慎,以及“比,吉也”句、“比之匪人”句、“同人曰”句、“小利有攸往,天文也”句、“震惊百里,惊远而惧迩也”句、“渐之进也”句、“上九鸿渐于陆”句与“地之宜”句,皆不从程《传》、《本义》脱误之说。惟据《汉律历志》移“天一地二”二十字从程《传》“能研诸侯之虑”
句,“侯之”二字衍文,从《本义》耳(案光地谓诸为侯之合音,想以古经旁注字切而误增,不知反切始自孙炎,古经安得注字切,其说殊误。谨附订於此)。
盖尊信古经,不敢窜乱,犹有汉儒笃守之遗。其大旨虽与程、朱二家颇有出入,而理足相明,有异同而无背触也。
△《周易浅述》·八卷(内府藏本)
国朝陈梦雷撰。梦雷字省斋,闽县人。顺治己丑进士。官翰林院编修。缘事谪戍,后蒙恩召还,校正铜板。复缘事谪戍,卒於戍所。是编成於康熙甲戌,乃其初赴尚阳堡时所作。大旨以朱子《本义》为主,而参以王弼《注》、孔颖达《疏》、苏轼《传》、胡广《大全》、来知德注。诸家所未及及所见与《本义》互异者,则别抒己意以明之。盖行箧乏书,故所据止此。其《凡例》称解《易》数千家,未能广览,道其实也。然其说谓《易》之义蕴不出理、数、象、占,顾数不可显,理不可穷,故但寄之於象,知象则理、数在其中,而占亦可即象而玩,故所解以明象为主。持论多切於人事,无诸家言心言天、幻窅支离之说。其诠理虽多尊朱子,而不取其卦变之说;取象虽兼采来氏,而不取其错综之论:亦颇能扫除轇轕。惟卷末所附三十图乃其友杨道声所作,穿凿烦碎,实与梦雷书不相比附。以原本所载,姑仍其旧存之,置诸不论不议可矣。
△《易原就正》·十二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包仪撰。仪字羽修,邢台人。拔贡生。其始末无考。观其《自序》,称早年闻有《皇极经世》而无由求得其书。自顺治辛卯至康熙已酉,七经下第,贫不自存,薄游麻城,乃得其书於王可南家。至江宁寄食僧寺,玩求其旨者一年,始有所得。盖亦孤寒之士,刻志自立者也。仪之学既从邵子入,故於陈抟《先天图》信之甚笃。其《凡例》并谓行世《易》说,种不胜数,要皆未尝读《皇极经世》,无怪乎各逞私智,而总非立象尽意、观象系辞之本旨。其持论尤胶於一偏。
然其书发挥明简,词意了然,乃非抛荒《经》义,排比黑白,徒类算经者可比。
其谓《洛书》无与於《易》,则差胜他家之缴绕。每爻皆注所变之卦,亦尚用《左氏》筮法,颇为近古。盖其学虽兼讲先天,而实则发明《易》理者为多。其盛推图学,特假以为重焉耳。
△《大易通解》·十五卷、附录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