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与高娓娓的约定,我几乎分秒不差地赶到了事先约好的地点,她婷婷地站在我的面前,长长的直发被一顶白色的帽子压着,只有脸庞淌出两绺,恍惚间,我见到了沙漠里行走的三毛,她们有些相似,而且是发自骨子里的神似。
“也许,因为她们同样地出生在重庆,也许同样地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绚烂,幸福与忧伤,所以高娓娓会让自己长成一棵风情树,只不过,她扎在了美利坚曼哈顿的土地上。”
每每看到中国《华西都市报?城市周刊》记者采访我时写的这篇“长在曼哈顿的风情树”文章的开场白,心中就有一种激情在流淌,唤起我心中沉睡的三毛梦。
当我情绪低落时,我总是会把它翻出来看看,而这段文字,也总是能让我重拾自信。我经常会在看完之后,自言自语地说:我还是不错的嘛!
是的,人们经常说我像三毛,只是有时有人要加上一句,你比三毛漂亮多了。
其实,加不加那句都没关系。我对三毛的喜欢,当然包括了她的长相,我觉得三毛很美丽,那种飘逸、洒脱、灿烂和风情万种,是用漂亮形容不尽的。
不知道三毛能不能算是我的偶像,但在我的人生路上,三毛一直是我的精神支柱。
几乎看了三毛所有的书,一遍又一遍,无数遍,也几乎收藏了三毛所有的书。
因为三毛笔下美丽的撒哈拉,就没有理由地爱上那片土地,摩洛哥那个小国在我心中也变得那么神秘。还差一点和一个摩洛哥驻美国的外交官谈上了恋爱,约会了几次,最终他知道了我其实并不是喜欢他,恋爱没谈成,但很高兴多了一个来自我心中的那片土地的朋友。
看三毛的文章,就在我心中播下了写作的种子,仿佛今生今世的约定——像三毛那样生活,像三毛那样漫游,像三毛那样写东西……
潜意识中,一直没有离开过新闻行业,有意无意间,为写书准备了好多素材。
直到2008年5月四川地震,我回中国采访,被朋友们批评了一顿,说我如果不提笔写书,实在是在浪费生命,浪费这些精彩的故事。
依旧懒懒地不想动笔,直到12月又回到中国时,朋友们又提起写书的事,正好那次朋友彭丽(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编导)的朋友小红是做图书产业的,她听朋友们又催我写书,就追问起我的想法。我说我想写一些我在美国的所见所闻与所感,她饶有兴趣地问我具体打算写些什么。我知道她是业内人士,也想听听她的专业意见和看法,于是我们后来又见了几次,都是谈写书的事情。
一直就有写书的愿望,又被他们推动了几把,回到纽约后,想想看看,写写停停,才发现所有经历过的大事件小事件,所有接触过的那些大人物小人物,依然在记忆里闪闪发光,好像一直在等着我,打开心门,让它们潺潺流过我的笔端。
就那么自然、自在。
因为一直在做电视节目,习惯了“人证物证”的现场感,所以我有好多图片,伴随着我的故事,展现给读者。
我有什么可展现的?
我们新一代移民和老一代的移民不一样。我没有在餐馆洗盘子的经历,也没有住地下室的惨景,没有二等公民的那种自卑,但我有学英语时闹笑话的那种尴尬,一切从零开始重塑自我的那种艰辛,有梦里不知身是客的彷徨……是的,中国强大,当我说:“I am Chinese!”(我是中国人),我才会更加自信、自豪。每一个华人华侨,都是中国的形象,都是宣传中国的使者。
我在美国这些年,能过上我想要的生活,除了我自己的努力,和祖国的日渐强大是分不开的,我们华人的底气,也完全来自于祖国的繁荣富强。
我的这些经历,有的轰轰烈烈,有的平平淡淡,有的也高潮迭起,不论怎样,它们都是真实的,是一个普通华人在纽约的真实写照。
为了不辜负朋友的期望,也为了不辜负从小对三毛的喜欢,提笔写下了这些。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与朋友们分享。
愿喜欢三毛的人也喜欢我。
虽然这本书并不那么“三毛”。
高娓娓
2009年8月于纽约
txt小说上传分享
推荐序
第一次听说高娓娓要写书,我其实是很惊讶的。并不是怀疑她的写作能力,而是因为出书实在是一个很费神而且需要大把耐力的浩大工程。而且,高娓娓作为我们《侨报》的记者,其实是没有多少时间坐下来写书的。不过我知道高娓娓的综合素质很高,所以我还是鼓励她:“对你来说不是困难。”
所以,当我后来得知,高娓娓的书已经大功告成,我的第一个反应是:Great ! Shes got it!
其实仔细想想,关于美国以及美国人的这些事,高娓娓是最有发言权的:她在纽约任记者多年,见证了很多有影响的重大事件。记者的敏锐视觉,再加上她作为时尚女性特有的细致与感性,让她能捕捉到很多我们关注不到的精彩。
比如2009年1月美国首位黑人总统奥马巴就职,2006年中国国家主席*访美,2008年美国大选,2008年中国总理*访问纽约,2008年华人抗议CNN抹黑报道,2008年至2009年金融风暴袭击美国等。可能在我们眼里,这些人与这些事都只是新闻事件,但对于她来说却不限于此。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