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田阳再次离开上海,一步一个回头离开复旦大学后,宋莹莹也把她的伤心事置之度外,一心一意读她的书,钻研她给自己立下的课题——芯片与人脑的结合。
莹莹知道她的事业艰辛而伟大,没有时间和精力放在情感上。她想即使自己单身一辈子,能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也是值得的。摒弃一切私心杂念也在所不惜。
其实像莹莹这样有抱负,有事业心的人,学习钻研起来自然就忘却了其它的一切。
这也正好在大脑里除学习和钻研外,空空如也,没有一点杂七杂八的东西。当然,她的老家还有一个年迈的外婆,外婆一个人生活,这也是她唯一放不下的。她每月付给她生活费外,只能在微信里多安慰她。
每月付给外婆的钱,那怕是三十、五十元都好,那是莹莹的心,是她让她老人家有个念想。
她想,待自己工作后,有房有工资了,接外婆出来与她一起生活。外婆是她唯一的亲人,她是她抚养大的。
然,同窗好友王同刚却发起了对莹莹爱的攻势。他觉得现在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放弃了将彻底失去莹莹的爱。
同刚知道莹莹对待事业,比对待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得把她的事业当作他的事业,从而与她同甘苦共进退。芯片的升级与人脑互通互融是课题的重中之重。
就目前还没相应的实验室进行试验,但总可以从理论上加以论证,从而作出各种试验方案,以备将来有条件即可使用。
莹莹是这么想的,同刚也是这么想的,张灵玉思维能力低些,则把精力用在给他俩找资料作笔录上。这样她既可为这一课题作些贡献,又可守住自己对同刚的爱。
硅基芯片目前釆用的是纳米技术,如果开发出以分子结构来运用,那芯片将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这样大脑神经元的碳基分子,就能很好与之相连。莹莹想,碳化硅早已合成,虽然不是一个范畴,但说明它们是能形成化学键的。这样硅分子与碳分子只要找到一个衔接点,通过生化技术,它们就有可能连接。
在生物电流的作用下,若能实现双方互融互通,必将实现人类文明等级质的提升。
这是莹莹的第一个研究方。她要同刚围绕这个方案,设计出各种实验思路和细节。
第二个研究方,就是国家一旦突破碳基芯片的瓶颈,制造出来了碳基芯片,便可让大脑神经元的碳元素,与芯片的碳元素同化,来达到它们兼容相通的目的。
这个方案及其复杂艰难,因此莹莹要求同刚,在她创立的理论指引下,拓开思路与她一道设计出具体试验方案来。
另外还要有第三、第四个方案备用。莹莹知道既然要让事业成功,不能一条道走到黑。
古樟树下的石台,就是他们三人伏案钻研和探讨问题的地方,每天空余时间都在这里。
同刚巴不得与莹莹共同奋斗。他要在干事业中让莹莹重视他,刮目相看他,从而增进之间的友情,最后发展成恋爱关系。
然而繁重而复杂的设计,令同刚苦不堪言有些力不从心了。他一方面不敢在莹莹面前叫苦,另一方面又得埋头坚持。
又到了周六,莹莹看到同刚疲惫的样,关心地说:“你累了,不知找灵玉协助的吗?别硬撑,会累坏身体的。”
同刚听到莹莹关心他的话很高兴,“没事,只是我的脑袋不如你的而已。”他不想灵玉靠得太近他。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