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斋

我看书斋>没事找事的事件营销热气球 > 第21部分(第1页)

第21部分(第1页)

确指认“氯丙醇的4种异构体对人体可产生不同程度的致癌效应”。  按照即将实施的新国家标准衡量,我国酿造酱油中不可能含有氯丙醇,但是以我国目前现有的工艺设备,用不完善的酸水解法生产的配制酱油中氯丙醇含量不超标也不可能,国家有关部门的多次抽查证实了这一点。  这就是问题的要害所在:眼下国内大多数厂家采用的基本是酸水解法。  广式标准质疑国家标准  中国酱油出口企业之所以对欧盟专家持低调,与两个月前发生的另一件事有关。  元旦刚过,国家经贸委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同时收到一份申请制订广式酱油、广式食醋标准的公文。  广式酱油历经两千年的积累已形成自己独到的味道鲜美、滋味醇厚的特点,且随着粤菜的流行备受欢迎而大举北伐,许多企业已纷纷改打“老抽”、“生抽”的大旗。目前广式酱油已占到全国产量的40%,出口的50%。  公函的起因就是我国第一部带有条文强制性质的国家酱油和食醋标准。新标准要求,自今年9月1日起,企业必须在产品标识上注明是“酿造”还是“配制”。此前我国只有行业和部颁推荐性标准,无须说明制造方法。  公函行文虽一副标准公文格式,却事关广东省500余家、福建等周边省份数百家广式酱油生产企业生死,因而如何处置备受各方当事人密切关注。  公函称新国家标准将会改变广式酱油的风味,直接影响销路和出口。原因在于,广式酱油中颇占分量的草菇老抽、鲜虾生抽等品种,是在酿造酱油中加入草菇或海产品抽提液,按新标准这类酱油既不能归入酿造酱油也不能归入配制酱油——实际极有可能将其归入配制酱油行列;同时,国家标准中一些技术要求与广式酱油的发酵特点相冲突。  从公函的建议上可以看出,出牌人实际是那些“拥兵自重”的“老抽王”、 “生抽王”们。  然而令人困惑之处就在于:一部国家标准的制订应该既有前瞻性又有具体的可操作性,既能坚持原则又能照顾各地的具体情况。为什么一部历经三年、七易其稿的国家标准在正式公布仅三个月就遭到一种变相的“非议”,而“非议”者又来自这个行业最强势的地域集团?  是“酿造”还是“配制”?  位于广东佛山的海天酱油作为全国第一品牌,去年8亿的销售额虽只占到3%的市场份额,而纯利近亿元,气焰甚至胜过一度声名显赫的佛山照明。  然而,由于多年体制的原因,1997年新标准着手修订时,虽然当时隶属轻工部的海天公司已经成为该行业事实上的领跑者,但“发包方”却是商业部、即后来的国内贸易部,新标准的修订按惯例是在该系统内寻找承办人。这一工作后来被河北省石家庄珍极酿造公司承担。  珍极酱油的总经理张林认为体制隶属虽是一个主要原因,但并不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因为1997年修订时,行业协会已经在起作用。只因为没有一个人明确说这要做国家条文强制性标准使用,而1978年、1987年的两个标准影响都不大,同时,企业的投入与国家补助相比是九牛一毛,关键是当时没人愿干。”张林这样解释。  广式标准“质疑”国家标准的直接导火索就是1999年的欧盟禁运。  改革后,广东得风气之先,百禁大开。酱油等调味品行业也在“被遗忘的角落”里悄然崛起,当北方企业还在地产地销的大缸里闷头发酵时,广东企业已在城市大大小小的餐馆和超市间丈量市场的最短距离了。  据去年统计,全国酱油产量已达500万吨,产值近200亿元,业内人士估计,以现在的需求量加之调味品种类的日渐丰富和产品附加值的不断提高,整个调味品行业年产值当在千亿元以上,广东企业更以积二十年的先发优势啖到了头口汤,去年仅广东一省酱油生产已超过100万吨。而在1998年欧盟禁运前,广东出口酱油是万吨——欧盟的年需求量为3万吨,广东在欧盟的市场份额已超过一半,达1·6万吨。  1999年10月,风云突变。欧盟在中国出口酱油中发现氯丙醇严重超标3000倍,随即全面禁止了中国酱油的进口,广东及福建成为重灾区。今年年初,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一份文件中也提到:最近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抽查了6省(市)市场销售的93种品牌酱油,经检测,氯丙醇含量按“欧盟”标准考核不合格率高达84%,按我国行业标准(SB10338—2000)考核不合格率为41%。  随后的检验证实,酿造酱油不存在氯丙醇问题,只有配制酱油中才可能含有氯丙醇。氯丙醇已成为中国酱油生产企业的心腹大患。  所谓酿造酱油就是用传统的方法,以大豆、小麦为原料,通过发酵生产酱油;所谓配制酱油,含义就是用一半盐酸水解生产的化学酱油加一半酿造酱油勾兑而成的酱油。  实际上,广式标准“质疑”国家标准的真正意图就在于,当一些广东企业生产特色酱油时,如果不能成为“酿造”酱油,势必打入配制酱油之列。而“配制”酱油将永远和氯丙醇紧密相连——就如同二恶英与进口奶粉形影不离一样——其标签就是一道贴在自己脸上永不赦免的封杀令。  因此,“生抽王”、“老抽王”们对广式酱油国家标准出台的呼吁便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2001年  李清宇 )  中国酱油爆发“标准之争”  被欧盟封杀近一年半的中国酱油能否重返欧洲市场?一个多月后,答案将水落石出。按照计划,5月12日,拖延一年之久的欧盟代表团将到达中国。此行的目的是检查中国酱油生产企业的产品是否符合欧盟的进口标准,而其中最重要的指标便是一种叫做“三氯丙醇”的物质。  “三氯丙醇”阻住出口  1999年10月,欧盟对中国出口的部分酱油进行抽查,发现三氯丙醇严重超标,随即全面禁止了中国酱油的进口。三氯丙醇是一种“有可能引发癌症”的物质。美国、日本等国已经明确指认“三氯丙醇4种异构体对人体可产生不同程度的致癌效应”。根据欧盟成员国所采用的国家检查三氯丙醇含量的标准,在40%的干重情况下,要求每千克酱油中三氯丙醇含量不得超过毫克。  事件发生后,欧盟表示将组建代表团到中国检查。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推荐14家酱油标准生产企业接受欧盟代表团的检查。如果到时候中国生产酱油的14家大型企业不能通过欧盟的检查,则意味着中国再也不能向欧盟出口酱油了。  据业内人士介绍,在被逐出欧盟之前,我国每年向欧盟出口酱油万吨,产值800多万美元。  然而,就在欧盟代表团到来之前,中国酱油行业却掀起一场“标准之争”。  广式酱油要“自立门户”  元旦刚过,国家经贸委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同时收到一份关于制定广式酱油、广式食醋标准的申请。  申请的提出,源于我国第一部带有条文强制性质的酱油和食醋国家标准的发布。2000年9月1日发布的新标准有强制性的特点,自2001年9月1日起,企业必须根据生产工艺的不同,在产品标识上注明是“酿造”还是“配制”。检验证实,酿造酱油不存在三氯丙醇问题,已成为中国酱油生产企业的心腹大患的三氯丙醇存在于配制酱油必需的原料——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中。  这份申请文件称,新国家标准将会改变广式酱油的风味,直接影响销路和出口。原因在于,广式酱油在酿造酱油中加入草菇或海产品提取液。按新标准,这类酱油既不能归入配制酱油;同时,国家标准中一些技术要求与广式酱油的发酵特点相冲突。  资料显示,目前广式酱油已占到全国产量的40%,出口50%。这份公文可谓非同小可,因为对它的处置,将关系到广东省500余家、福建等省数百家广式酱油生产企业的生死。  3月17日,酱油国家标准的参与制定者石家庄珍极酿造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召开国家酱油标准宣传会。会上,权威人士证实:这份申请已被有关部门否决。  中国调味品协会会长卫祥云明确表示,制定广式酱油标准是不可能的。起草一个这样的地方性标准,国家标准的权威性就不起作用了。他同时解释,这并不表明广东的厂家都抵制国家酱油标准,提出制定广式酱油标准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中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郝煜透露,1999年12月,专家审定标准时,广东地区就提出添加了草菇的广式酱油应如何定性的问题,当时就得到明确答复:只要没加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就应列入酿造酱油。而酱油国家标准的起草者之一、珍极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张林认为,从制定广式酱油标准的提议看,属于理解上存在一些误会,配制酱油特指的是酿造酱油和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的混合物。  “酿造”与“配制”谁优谁劣?  2001年初,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一份文件中也提到,最近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抽查了6省(市)市场销售的93种品牌的酱油,经检测,三氯丙醇含量按“欧盟标准”考核,不合格率达84%;按我国行业标准(SB10338-2000)考核,不合格率达41%。  郝煜认为,欧盟的标准太高,实际上三氯丙醇达到一定量才可能致癌。但是,制定出国家标准,规范中国酱油市场,告诉消费者什么酱油可能含三氯丙醇,这是非常必要的。  据卫祥云介绍,1975年,原商业部在青岛召开全国调味品工作会议,才开始制定酱油标准,对酱油进行化验和检验。此前,中国没有酱油标准。长期以来,酱油、食醋只有行业推荐性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特别是没有明确区分“酿造”与“配制”,消费者的知情权根本无法得到保障,也给管理造成了漏洞。查处起来很困难,假冒伪劣产品也屡禁不止。此次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标准和国家国内贸易局发布的条文强制性行业标准,就是为了从根本上规范调味品行业,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人民健康而起草制定的。  郝煜告诉记者,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今年2月16日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技术监督局和计委下发了《关于印发全国主要工农业品的目录修订版的通知》。列入国家控制的重点工农业产品目录产品有6个原则:国家鼓励重点发展的产品、重要的工农业生产资料、对国计民生有重要影响的产品、代表行业水平能带动行业技术进步的产品、节能降耗合理利用资源环境生态效益的产品、提高产业素质的基础件元器件。酱油和食醋作为“对国计民生有重要影响的产品”列入其中。  卫祥云说,目前,许多企业都在积极宣传和贯彻新的标准。珍极在北京发起和组织这个宣传会的同时,在北京以外的其他地方,也有各省的专业协会和企业在以不同的方式宣传这个标准,如四川省和河北省调味品协会、广东揭阳酿造厂。  专家也提醒消费者,在9月1日以后,别忘了看清楚酱油上的商标,再根据口味、价格等因素挑选合格的酱油。现在,酿造酱油的主要生产厂家包括石家庄珍极、北京和田宽、宁波天天、哈尔滨正阳河等品牌。  据了解,早在1994年召开的全国酸水解植物蛋白液的调整研讨会上,就提出了中国酱油工业的发展方向,就是以粮食为原料,经过微生物酿造,为广大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酿造产品。现在并没有枪毙酸水解蛋白液,并没有不允许生产,而是要符合标准。  张林告诉记者,配制酱油中的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含有三氯丙醇,虽然有新的技术可以把它去掉,但是并不容易,在技术手段和设备投资上都需要比较大的投入,包括时间,要有个过程。  符合标准并不意味能重返欧盟  4个月后,酱油国家标准将要实施。那么,符合国标,是否就可以畅通无阻地出口到欧盟?卫祥云回答:按照我们现在的标准,出口到欧盟是不行的。由于目前酱油和食醋的国际标准还没有制定出来,出口酱油是以进口国家和地区标准为依据的。  2000年11月,欧盟对1999年检验中三氯丙醇超标的几家中国企业进行了检查,都已经达标了。只要是按照标准制作的酿造酱油,出口到欧盟是不成问题的。而配制酱油的标准中,没有规定三氯丙醇的指标,用配制酱油,如果按照现行的标准衡量,不能保证出口欧盟畅通无阻。这个指标是规定在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标准中的,规定做配制酱油时,要检验所采用的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是否符合标准,要掌握原料是否合格,如果符合标准,还是不能保证出口欧盟没有障碍。  虽然对自己企业通过欧盟检验充满信心,但张林仍然表示有很大压力。中国食品制造业与国际整体水平有较大差距。  为了迎接欧盟的此次检查,行业协会组织和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都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从整个行业发展来看,卫祥云指出:我国调味品做了2100多年,但酱油的工艺、质量、效益都不是最好的。我们是调味品酿造和消费大国。但是,日本的酿造酱油在世界市场上比我们名气大、市场占有率高、价格也高,就是因为我们的产品没有打出自己的品牌,管理也不配套。  就此次事关中国酱油企业在欧盟市场生死存亡的检查,他说,达到卫生标准未必就能出口,还要看品牌。至于是否能进入国际市场,是企业之间的贸易行为,要看对方有没有需求,自己的产品能不能满足对方需求。  出于种种原因,欧盟代表团此行拖延至今。但是,意外仍然可能发生。据欧盟方面发来的传真显示,“如果代表团(此次)未能成行,出于对大众的健康和安全问题考虑,本部会对上述产品实施限制性的控制”。(2001年  许晖)  (3)策划点评  科学不说不透,真理不辩不明,标准不争老百姓还不明白呢,这个争的过程就是与对手争夺消费者的过程,既扬名又获利,珍极干吗不干?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3。4 把权威机构当盘菜炒了

企业怕什么?  怕没有消费者;怕自己在消费者的印象里没有自己这一号。  什么是权威?  对企业来说,权威不能给你饭吃,不能解决消费者问题。  倘若自己头上的权威机构,不能坚持相对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那么企业不妨把这权威当盘菜给炒了,只要是站在消费者利益基础上。  利用权威机构策动事件营销,企业可以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权威没来头,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来头越大,传播越大,对自己越有利。   电子书 分享网站

3。41 不跟你玩了?

——富亚退出涂料协会引发行业协会定位思考  (本案例由北京南北通咨询有限公司策划执行)  (富亚退出涂料协会照片)  图3…7  (1)事件始末  符合国家标准难过关  装饰涂料企业遭遇北京规则  富亚退出涂料工业协会一事,是由北京市民用产品安全健康质量监督站的一份检测报告引发的。  2002年2月27日,《北京晚报》以《1/3涂料达不到北京规则》为题报道了北京市民用产品安全健康监督检验站采用与国际接轨的《北京市室内装饰装修涂料安全健康质量评介规则》对数十种家装涂料进行质量检测结果。  原文如下:  国标产品难符国际标准  1/3涂料达不到北京规则  近日,北京市民用产品安全健康监?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