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来到了伟大的莫斯科。
他还没来得及惊叹不已,
梦一下子就醒了。
他真切地看到了一张张亲切的脸庞在关注他。
那么多的红军战士们,
在悄声细语地与他交谈,
他们还为他重新包扎伤口……
接下来,他又再次成为暴风雪的俘虏,
可是,这次的暴风雪变成了一堵堵白色的墙壁,
变成了病床上白色的床单、变成了医院里白色的大褂。
于是,他低声讲述着内心珍藏的秘密:
他谈起了自己的每一位同志,
他谈起了他们的生活,谈起了他们是如何牺牲的,
他谈起了他们顽强的斗志,
他谈起了他们遭受的可怕打击……
他讲述着,沉思着,最后终于一动不动……
我们的伊万·纳塔罗夫就这样光荣地牺牲了!
从整体上来说,吉洪诺夫长诗的主要情节是复制克里维茨基的社论。在法庭侦查员进行讯问时,诗人也诚实地承认了这一点:〃从实质上说,写作这一首长诗的素材主要是克里维茨基的那些文章,我在诗中提到的姓名也是源于他的文章。我并没有其他的资料……总的说来,所有关于28名潘菲洛夫英雄战士的作品都是源于克里维茨基,或者说是根据他提供的素材写出来的。〃但是,吉洪诺夫在读者面前呈现了一个关于28名潘菲洛夫英雄战士的非常标准的神话形式,就像战争年代的许多苏联神话一样:〃……每一位英雄都怀着迫切的愿望要誓死保卫祖国……〃
现在该让我们看看杜博谢克会让站战斗的真实情况了。这些真实情况是在对多布罗巴宾事件进行侦查和审判的过程中调查清楚的。1948年5月10日,曾任第1075步兵团团长的伊里亚·瓦西里耶维奇·卡普罗夫供述说:〃这个师在战斗装备方面的配置非常薄弱,尤其反坦克武器配置异常糟糕;我所在的团根本就没有反坦克炮,只有一些老式山地炮,我在前线的时候得到的是一些法国老式火炮。只有到了1941年10月底的时候,团里才配发了11门反坦克炮,其中有4门分到了我们团的2营,4连正好隶属于这个营(这个连的连长是贡季洛维奇,政治指导员是克洛奇科夫)……我的团占据着的防线是:国营农场布雷切娃……费多西伊诺……克尼亚热娃。有5到6天的时间里,整个团只能躲在地下,因为准备好的阵地根本用不上,于是,我们自己不得不加固防御阵地,实质上是重新构筑防御工事。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像样地巩固阵地,德国人的坦克就出现了,它们向莫斯科方向发动了进攻……〃
第五部分德国人被迫溃退
〃1941年11月16日以前,我所指挥的团处在整个师的左翼,并掩护着从沃洛科拉姆斯克城到莫斯科的出口和铁路。2营占据的防线是:新尼古拉耶夫斯克村……佩捷里诺村和杜博谢克会让站。营长是列舍特尼科夫少校,记不清政治指导员叫什么名字了(他叫特罗菲莫夫。……作者按);这个营共有3个连:4连、5连和6连……第4连是由贡季洛维奇大尉和政治指导员克洛奇科夫指挥的……它占据的防线是杜博谢克到佩捷里诺一线。在1941年11月16日以前,这个连共有120到140人。我的指挥部位于杜博谢克会让站后面铁路道口的小亭旁,距离第4连的阵地大概有1公里。我至今也想不起来,4连有没有配置反坦克武器,但是,我要再重复一遍,整个营只有4门反坦克炮。在11月16日前夕,整个师准备发起进攻,但是德国人比我们抢先一步。从1941年11月16日凌晨开始,德国人发动大规模的空袭,接着又进行了猛烈的炮轰,2营所在阵地受到打击尤为强烈。大约11点的时候,这个营的阵地上出现了一小撮敌人的坦克部队。整个营所在阵地上共有10到12辆敌人坦克。我不知道,更准确地说,不能确定到底有多少辆坦克向4营的阵地发起了进攻。凭借团里的装备和2营的努力,德国人的这次坦克进攻被击退了。在这场战斗中,整个团消灭了敌人5到6辆坦克,德国人被迫溃退……大约在14点到15点时,德国人向整个团所在阵地进行猛烈的炮轰,同时,德军的坦克部队再次发动新一轮进攻。这次,他们展开队形,每一组大约为15到20辆坦克,进行波浪形进攻。向团所在阵地发起进攻的有50多辆坦克,主要进攻方向为2营的阵地,因为这个地段是敌人坦克部队最容易得手的部位。在大概40到45分钟的战斗过程中,敌人坦克部队突破了2营,包括4连的防线,并有一辆坦克推进到了团指挥部所在的位置,它还点燃了干草和小亭,我从掩蔽所里侥幸逃生,是铁路的路基救了我一条命。当我转移到铁路的路基后面时,一些在德国人坦克进攻下劫后余生的人开始在我周围聚集起来。这次进攻中伤亡最惨重的就是4连;以连长贡季洛维奇为首的幸存者有20到25人,其余的人全部阵亡(某些人并没有阵亡,像丹尼尔·库热贝格诺夫和伊万·多布罗巴宾被俘。……作者按)。其他连的损失要稍小一些……〃
卡普罗夫也证实说,1941年11月时,没有一个记者曾跟他交谈过,并且他还披露了28位潘菲洛夫英雄战士名单产生的经过:〃1941年11月16日,根本就没有什么28名潘菲洛夫战士在杜博谢克会让站与德军坦克部队进行战斗的事情,这纯属子虚乌有。这一天,在杜博谢克会让站与德军坦克部队进行战斗的是2营4连,战斗进行得非常英勇顽强,这个连牺牲人数超过100人,而不是后来报纸上所写的28人。这期间没有一位记者找过我,我也从未对任何人谈起过有关28名潘菲洛夫英雄战士的战斗经过,因为根本就没有过这样的战斗。我也没有写过有关这一事件的政治报告(即克里维茨基所提到的报告。……作者按)。我不知道,报纸上所发表的那些文章,包括《红星报》上刊登的关于28名潘菲洛夫师近卫军战士的文章,是在什么材料基础上写成的。1941年12月底,当时这个师正进行改编,《红星报》记者克里维茨基和师政治部代表加卢什科和叶戈罗夫一起来到了我所在的团……在与我谈话时,克里维茨基声称,与德军坦克部队作战的必须是28名潘菲洛夫近卫军战士。我对他说,是整个团、尤其是2营的4连在与德军坦克部队进行战斗……师政委叶戈罗夫命令我跟克里维茨基、贡季洛维奇等人一起到杜博谢克会让站和4连战斗的地点去看看……贡季洛维奇大尉在谈到这一话题时,凭记忆给克里维茨基提到了一些姓名……没有任何人向我问起有关姓名的事情。只是到了1942年4月,经过漫长的确认姓名过程后,才从师司令部送来了已经确定的名单,才有了我们团28名潘菲洛夫近卫军战士的全体名单……〃
这样,由于奥滕贝格偶然说出的数字28人的缘故,后来4连牺牲和失踪战士的人数就被确定为28人,即贡季洛维奇大尉与克里维茨基谈话中第一次回忆起的人数。克洛奇科夫在第一篇社论中的话〃一步也不许后退!〃和第二篇报告里的话〃俄罗斯虽然地域辽阔,可我们却毫无退却的地方〃都是记者杜撰出来的。1948年在调查过程中,克里维茨基承认了这一点。当时他就指出:〃……我采用的是贡季洛维奇、卡普罗夫、穆罕默季亚罗夫和叶戈罗夫的叙述。其中有一部分是对于28位英雄的感受和行为的描述,这属于我进行文学创作的推测。我并没有跟任何一位受伤的或者幸存的近卫军战士交谈过。当地居民中,我只跟一位十四五岁的小男孩交谈过,他给我指了指埋葬克洛奇科夫的墓地。〃当时是1941年底,卡普罗夫和第1075团的政委穆罕默季亚罗夫没有揭穿这一神话。要知道,这个神话使他们免遭法庭的审判,也避免了可能被判处死刑的厄运。杜博谢克会让站战斗结束后,卡普罗夫和穆罕默季亚罗夫很快就被解职,原因是整个团伤亡特别惨重,并且没能阻止敌人的强攻。根据穆罕默季亚罗夫1941年11月18日向第316师政治部的报告,在11月16日和17日的战斗中,这个团阵亡400人、失踪600人、受伤100人。无法挽回损失的人数与救护损失人数的比例关系为10∶1,这表明存在很大比例的被俘人数,同时也说明,战场上大量伤员没有及时得到救助,由于寒冷和失血过多等原因而死亡。这样的比例关系是红军特有的,他们已经习惯于不惜一切代价夺取胜利。那份报告还强调指出,整个团使敌人遭受了严重的损失,消灭了15辆坦克和800名敌人的官兵。
第五部分神话的破灭
但是,这些数字被卡普罗夫1948年的口供完全推翻。他根本就没有提到,德军步兵曾在11月16日向第1075团所在阵地发起进攻。如果德国步兵与坦克部队一起向前推进,团长的指挥部被坦克炮弹击中后,团长不可能从敌人自动步枪队伍下死里逃生。据卡普罗夫估计,第一次进攻中被消灭和击毁的敌人坦克数量为5到6辆。至于在第二次进攻中至少击毁1辆坦克的事情,卡普罗夫干脆只字未提。很有可能,抵抗者们已经没有弹药了,反坦克武器被德国人的炮火压制住。所以,坦克部队没有任何损失就突破了第2营的阵地。坦克部队的第一次进攻可能是一种特殊侦察手段,目的是查明苏军炮兵和反坦克武器的位置。顺便说一句,卡普罗夫对于这次失败还是负有责任的。他对手中的反坦克武器平均分配,本来应当把这些武器集中在2营阵地上,因为只有这一阵地是敌人坦克部队最容易得手的地段。围绕着28名潘菲洛夫英雄战士的丰功伟绩展开的大肆宣传使卡普罗夫和穆罕默季亚罗夫免于法庭的审判,神话的破灭对他们决不会有任何好处。
科罗捷耶夫的文章中列举的德国人伤亡数字与实际情况相距甚远。11月份的10天里,潘菲洛夫师似乎消灭了4000多名德国官兵和70辆坦克。实际上,1941年11月16日到26日期间,德军整个东线部队阵亡和失踪的人数一共有7637人。52
无论如何,苏军一个师也不可能使敌人伤亡数字超过这一期间德国法西斯武装力量在东线战场上全部损失的一半。
即使在战后的报告《杜博谢克会让站》中,克里维茨基的论点也不符合实际情况,他认为,〃似乎有5个德国师在莫斯科附近进行战斗。在保卫首都的战斗中,潘菲洛夫将军的师消灭了30;000名敌人官兵和150多辆敌军坦克。〃对于下属报告中的这些数字,似乎连潘菲洛夫本人也信以为真,在给妻子的信中他写道:〃我们决不会让敌人占领莫斯科。我们消灭了他们几千人,还有100多辆坦克。整个师的战绩不错……〃曾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长的弗朗兹·加里德尔上将于1962~1964年出版了战争日记后,这则消息的不可靠性开始昭然于世。根据?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