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下午时间进行7英里的跑步运动。如果没有正当理由,不行的。立即淘汰。开始的时候,官兵对他的这一条不感冒,有意见,抱怨声也不断,但是蒙哥马利治军严,他毫不留情,所以没有人敢违抗他这条规定。
蒙哥马利讲,他说最好的军人是什么呢?是合金钢,合金钢,即要有必胜的信念,旺盛的斗志和乐观的态度,也要有健壮的体魄。他说没有健壮的体魄,就难有饱满的战斗意志。蒙哥马利在视察部队的时候,他有这么一个习惯,他什么习惯呢?见了面之后,士兵或者他下级军官向他敬礼,他要把对方的钢盔摘下来,他来摘,摘掉对方的钢盔干什么呢?看对方的眼睛。有人不解,你看他眼睛干什么呢?蒙哥马利有自己的解释,他说,从士兵的眼睛我就能看出他身体是否强壮,他的精神是否饱满。一个目光晦涩的人很可能有病态,而一个有病态的人你会指望他有多大战斗力吗?这个名将和名将之间,他确实有自己的特点,他是摘下对方的钢盔看到对方的眼睛,从目光中看出对方的精神状态如何,所以说统率的为将之道真是各有特点,统率的为将之道路以后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话题,无论中外军事先者,对此都有精辟地论述,蒙哥马利本来不是一个学习优秀的学生。后来之所以成为一代名将,我想非常重要的是他将战争实践这个平台作为锻造或者打造自己军事才能最好的空间。
那么,蒙哥马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的指挥风格,他的指挥特点究竟如何呢?我们下一讲再讲,谢谢。
(下)
内容简介:这是一个大英帝国的铁血雄狮,他决不后退的吼声,响彻欧洲大陆。这是一朵绽放在北非沙漠中的名将之花,他拯救了一支濒临绝望的军队。这是一位捕捉沙漠之狐的神奇猎手,他的名字让对手闻风丧胆。他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英军将领,伯纳德。蒙哥马利。
那么,他是凭借着什么力量,让一支几乎崩溃的军队成为胜利之师?又是依靠着怎样的智慧,让他在面对狡猾的有沙漠之狐美称的德军名将隆美尔之时,临危不乱,将沙漠之狐永远地赶出北非沙漠,成为真正的名将之花?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马骏博士将与我们共同穿越北非沙漠漫天的烟尘,回望人类战争史上少有的沙漠之战。
(全文)
他军事生涯走向辉煌的起点是在北非战场,是和北非战场,是和德国名将隆美尔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今天我就向大家谈谈蒙哥马利是如何在北非战场战胜隆美尔进而走向他军事辉煌的。
介绍第一个问题是临危授命。1941年2月,希特勒为了援助在北非战场接连败于英国人的意大利军队,派他手下的一个悍将隆美尔,到了北非担任德意联军总指挥,隆美尔到达北非之后,果然不负使命,通过一系列的战役行动将英军连连击败。1942年5月,隆美尔又发动一次攻势,经过一场血战,击溃了英国第八集团军乘胜向埃及推进。6月19日,隆美尔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以劣势兵力攻占了英军在北非的重镇托卜鲁克,攻占了这个地方,复活英军三万余人,英军主力被迫退缩到埃及。德国人攻占托卜鲁克之后,继续向埃及推进,6月下旬,德意联军就达到了距离亚历山大港以西104公里的阿拉曼地区,隆美尔的胜利使得英国第八集团军面临全面崩溃的境地,英伦三岛极为震撼。
许多英文大报,通栏大标题写着,英国一片愤怒,丘吉尔首相将因此遭到不信任案,北非局势将导致政府的改组等等,这些类似的大标题在英国的报纸都是头条。
那么为了挽回北非的颓势,丘吉尔飞抵开罗视察,8月6号,丘吉尔和英军参谋总长布鲁克元帅飞抵埃及开罗之后就到处视察,他的部队来听取汇报。8月6号,20:15分,丘吉尔作出了改组北非英军指挥机关的决定,为了加强在北非的作战指挥,他将指挥北非战场的中东司令部,划分为两个,一个是近东司令部,一个是中东司令部。他指令近东司令部设在开罗,专门负责北非战场的指挥,同时,他解除了在北非战场作战不利的第八集团军司令里奇的职务,任命第30军的军长戈特担任第八集团军的司令。同时,在同样一个决定力,他让当时担任英国东南军区司令的蒙哥马利,担任第一集团军司令,和巴顿准备参加卡萨布兰卡登陆作战。
那么这样,第八集团军的司令是戈特,戈特这个人善于沙漠作战,隆美尔号称“沙漠之狐”,戈特号称“沙漠之鼠”。这个人不是具有雄才大略的人,但是为人正直,善良,意志非常坚定,只要他想好的,看准的路,他就毫不犹豫地走下去,所以丘吉尔在谈到任命的时候他说,我就是要发挥戈特临危不惊,善于挽狂澜于即倒,稳定北非的局势。
可是,命运真的捉弄英国人。8月6号下达的命令,8月7号下午,当戈特搭载的一架运输机到北非上任的时候,途中遭到德国战斗机拦截,这架战斗机被打掉了,戈特本人也阵亡了。这是8月7号下午,当时丘吉尔还没离开北非,他正在苏格兰视察呢,他闻到这个消息后是十分震惊。他在他的回忆录说,他说我的全部计划都被打乱,这是我最悲痛的时刻。他是丘吉尔,毕竟是丘吉尔,他很快在悲痛中醒过神来,果断地任命蒙哥马利接替戈特担任第八集团军司令。
蒙哥马利喜欢打,越是强的对手他越高兴。隆美尔的名字在英国几乎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蒙哥马利知道,当这个集团军的司令就是要和隆美尔打交道了,就要和隆美尔打仗,这是蒙哥马利梦寐以求的事情。所以说,他对丘吉尔的高级军事顾问伊斯梅有下列的对话。
他说:我来了,我来了,这个人毕生从事军务,长年累月,孜孜不倦,克己奉公,不久,命运之神向他微笑了,成功的光辉照到他身上,他得到晋升。机会来了,他指挥起大规模的军队了,他赢得了胜利,世界都知道他,每个人都在谈论他。然而,突然他又背时了,一次战斗使他一生都化成了泡影,这也许不是他的过失,但他的名字也列进了无尽无休的军事失败的史册之中了。他上来没有头没脑的说了这么一段话,所以伊斯梅听了他的话大吃一惊。你想啊,怎么没有上阵,你就知道失败的结局了呢?所以伊斯梅就安慰他,他说,不要这样想,你不应该把一切都看得一团糟,我们在中东正在集结一支优秀的军队,可以肯定地说,你不会再遇到那样的灾难,你所说的灾难。蒙哥马利听完之后听到却大叫道说,你说的是什么呀,我谈的这个人是隆美尔,在未来那片沙漠里倒霉的是他,而不是我,我一定要打败这个德国人。那么就这样,他上任了,这就是蒙哥马利的风格。信念坚定,从不言败!
中国有句俗话叫新官上任三把火,讲的就是新官到任后,通常采取新的有利的举措,以打开局面。是不是这么个理,蒙哥马利上任烧了四把火,我谈谈他哪四把火。
第一把火是在集团军树立他的形象,重振官兵的士气,建立官兵对集团军本身的信任。第八集团军从隆美尔到北非,就没打过胜仗,几乎没有打过胜仗,士兵们下级军官们对集团军司令部已经失去信心了,他要重振这个威信,重新鼓舞、鼓起士兵、下级军官对集团军司令部的信任感。所以说,他到了之后他对迎接他的人说,陪我到部队,我要让士兵们认识我。那么他到部队他不失时机的发表讲话。
他说:各位朋友,我叫伯纳德。蒙哥马利,刚从英格兰来担任第八集团军司令,我希望和大家见上一面,并愿意借机告诉大家,我的一个小小的想法。这就是绝不后退,请相信,这个想法将成为改变你们命运的钥匙。他不失时机就在部队重复这几句话。
方才说了,英国官兵被前一段作战搞得非常沮丧,心情灰颓到极点,现在听了这个矮小的个子,身体不高的新司令的“绝不后退”的四个字,感到比较痛快。于是他们把目光集中到了蒙哥马利戴着那顶坠有双徽的坦克部队贝雷帽,坦克部队带的贝雷帽,失去的信心就慢慢恢复起来。所以,从此以后,蒙哥马利你看我们现在看到蒙哥马利许许多多的照片,我到现在没有看到蒙哥马利戴钢盔的照片,他总是戴贝雷帽,他的贝雷帽是双徽的,就是这个贝雷帽成为蒙哥马利的象征了。
第二把火就审查集团军军官所有人员砍掉那些朽木。换人啊,换句话说,淘汰一些人,撤到一些人,任命一些有能力的人。蒙哥马利是眼睛揉不得沙子的人。或许名将都有这么一个特点,他自己强他也希望自己身边的参谋强,希望他的下级军官强,这就叫强将手下无弱兵。他言语不多,蒙哥马利不大愿意说话的,但是有惊人的洞察力。他还没担任第八集团军司令时,他就对英军哪些军官有能力,哪些军官了如指掌,他心里都有一个谱。中国有句话,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你只要怀疑他你就不要再用他了。他第一个换掉的人就是第八集团军代理司令拉姆斯登中将,是个中将。他为什么要将拉姆斯登撤职?甚至他本身就是一个中将当时,他把一个中将撤职连请示都没有,就开始执行。本来,按照命令蒙哥马利应该在8月15号正式接替司令一职的。他12号到达开罗,可是他在听到拉姆斯登汇报时,他问了拉姆斯登几个问题,他发现,拉姆斯登总是让他觉得战场一切东西都是捉摸不定的。这正是高级军官的大忌,你对战场的全局没有了解。所以说,他认为,拉姆斯登没有掌握全局的能力,所以果断地决定,立刻接管第八集团军,而让拉姆斯登指挥第30军去了。
那么紧接着拉姆斯登被撤职的是第7装甲师师长伦顿少将。这个人被撤职的惟一的原因是在与蒙哥马利的首次见面中,干什么呢?犯了一个错误。当时他向蒙哥马利汇报,汇报完之后他请示,他说在未来发起的进攻作战中,惟一需要决定的是,不是由谁率领装甲部队向隆美尔发起攻击。换句话说,伦顿少将向进攻隆美尔,让蒙哥马利决定由谁担任主攻。蒙哥马利回答,不,我们的坦克将不发起进攻而是等待隆美尔撞到我的枪口上。本来这个事情完了,伦顿说,行,就完了。这个事就没有一点就没有后来发生的事情,要命的是伦顿坚持己见,在这个问题上与蒙哥马利争辩起来。那么这就是使得蒙哥马利大为恼怒,为什么呢?因为蒙哥马利性格里有非常强的专横和傲慢的一面,他绝不允许任何人对他权威的一种挑战,他不允许。所以伦顿,他的所为被蒙哥马利看作是对自己指挥权的挑战。如果每个军官都这样,他说我的兵是无法带的,那仗还怎么打?于是很快将这个人撤职了,这是个少将啊。后来就把炮兵主任等等一系列军官都给撤掉了,砍朽木的同时,他又栽新树。调了一些年富力强的军官担任第13军的军长,第30军的军长,后来方才说的拉姆斯登又给调走了,情报处长、炮兵主任都是新人。
蒙哥马利把英军官兵的士气就烧起来了。我看过一份资料,当时英国第八集团军有一个中校,他写了一个自传,里面就评价了这把火,他说一个没有勇气把一些准将从集团军的参谋机构里解职的将军,一个没有勇气怎样在军士长的心中激发起强烈献身精神的将军,是不能打败隆美尔的,或者是不可能取胜的。而蒙哥马利做到了这一点。
第三把火就是建立一个与他性格和作战理念相符合的指挥体系。蒙哥马利有一句名言,如果脑袋里面总是纠缠一大对琐碎事物是不可能有清晰思路的。他烧这把火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从琐碎的小事中解脱出来,为此他成立了一个作战司令部,这个司令部要设在距他集团军,自己的集团军司令部前沿,就是在前线,前沿地域。所有的作战详细计划和行政管理事务都出自于这个作战司令部。他要求,这个司令部必须精干,只能配备少量参谋、通信、机要人员,他让德。甘刚,是参谋长全权负责这个司令部。这个司令部和第八集团军下面的军一级单位平级。蒙哥马利终于摆脱忙碌蜂房一样的,有时间,有精力经常到下面和师长,军长,保持密切接触。
第四把火就是寻找隆美尔的弱点。打一胜仗振奋士气。当时,德军进攻已经强弩之末,处境非常不好,打到阿拉曼地区。一是补给线长,部队补给距离是在托卜鲁克,托卜鲁克离阿拉曼500公里,这个补给线太长。运的东西就慢,补给不足,缺乏给养。作战物资不能及时到位,伤病员不能及时后送,这是一个。
第二个,官兵疲惫不堪,士气下降。你想,沙漠地带本来环境非常恶劣,还要打仗,淡水补给不足,士兵渴都渴坏了,疲惫不堪,非战斗减员,不用打。生病,胃病,伤寒等等,这个病流行。
第三个隆美尔身体不好。当时隆美尔病了,据德国军医向希特勒报告说:隆美尔当时患严重的胃病和鼻炎,血液循环系统又不好,并且建议,隆美尔不适应再担任高级指挥员。后来隆美尔一度回国疗养。这是德军的情况。相比之下,英军由于蒙哥马利上任后的一系列举措,士兵的士气是逐渐高涨,后进补给也比较近,补给也比较充分,蒙哥马利更不用说了,精神饱满,极富战胜隆美尔的自信。那么在这个时候,双方兵力对比,作战士气一比,英国就有人提出,最明智的选择是进攻,为什么呢?他说,德军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选择撤退,德军一旦撤退,那么我们现在英军构筑的防线就没有用了,他不来进攻我们,防线就没有用了,要立即恢复对隆美尔的进攻。可是,蒙哥马利,他洞察力强,观察力、洞察力,他根据他对隆美尔的了解,对隆美尔个性的了解,正确判决隆美尔不会后撤的,而会选择进攻。他分析德军在苏德战场攻势正猛,德军正在向斯大林格勒推进。斯大林格勒作战的第一阶段,就是高加索作战,攻势比较顺利。北非战场,是德军在战略上两大钳形攻势的一角,这部进攻斯大林格勒,这也在北非作战,如果北非这一段后撤,就等于德军承认失败。这一点是荣誉感非常强的隆美尔所不愿意做到的,他不可能这样做。所以蒙哥马利分析,隆美尔肯定要进攻的,他的分析是正确的。当时,蒙哥马利正确判断隆美尔将在阿拉姆哈勒法山实施突破,所以他精心设计了一个陷阱,隆美尔是果然上当了。8月31号,隆美尔率家他的装甲集群向蒙哥马利精心设计的这个陷阱冲了进来,结果遭到严阵以待的英军的猛烈杀伤,同时,蒙哥马利请求空军猛烈轰炸了德军在后方的补给重镇托卜鲁克,顿时德意联军军心大乱,托卜鲁克被炸了,所以向后败退。英军正要用坦克实施追击的时候,蒙哥马利突然下令,不许追击,不追了,不打了,不仅不追,而且在几个制高点,仍然保留着德军的哨所,不要进攻他们,为什么呢?他的参谋非常不理解,乘胜追击,宜将胜勇追穷寇啊,是不是啊?蒙哥马利说,留着他们就是为了让德国人看一看,我们下一步实施更大作战行动时所采取的欺骗措施。你把他打光了,我想糊弄他,我想欺骗他,他看不到了。所以这几个哨所,前沿制高点,蒙哥马利说不要打,留着他。那么阿拉姆哈勒法山之战历时8天,犹如一针兴奋剂,使得一直让德国人追着打的英国第八集团军的士兵士气高涨。那么这场战役奠定了英军反攻的基础,就连德?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