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斋

我看书斋>买活TXT全本 > 徐地主许县卖货(第1页)

徐地主许县卖货(第1页)

徐地主往许县去得很顺利,买活军十名壮汉,手里捏的都是刀枪,这样一行人是不太会遇到路匪的,只是到了冬天,淫雨霏霏,官道年久失修,铁器又沉重,且徐地主带的一帮人多是耕读传家的小地主,没什么上路贩货的经验,颇吃了些苦头,好在买活军上路之后倒也不摆架子,力气出得勤快,到底还是平平安安到了许县。

一行二十几个人,出门时都带了有干粮,是建阳那里传来的光饼,那一带是有种麦子的,只是商路断了,偶有货郎过来,也不会带面粉来卖。如今临城县和彬山、云山县打通了那条路,海运来的面粉运进城里,拿筹子也能买得到,只是价高,这些面食重新又做起来了。一个个圆圆的饼子,洒了芝麻,微带咸味,烘得很干,南方再潮湿,放个十天半个月也是无妨,饼心穿了一条线,一串饼挂在杖头就是干粮。

做地主的几乎都吝啬,田地便是从嘴里省出来的,徐地主自暴自弃也就是去吃碗鸭汤米线,正经饭馆是不去的,他们一家人出来,只带了清水、光饼,都觉得已经够了,光饼怎么说也是白面做的,如此乱世已算奢靡。但买活军不同,买活军的人竟离不了肉!

众人第一天走了半日,到了中午,在村口停下,问村民买了柴,在路边空置的茶棚灶头里烧了火,又借井打了些水,众人烧了热水,徐地主从腰间解下竹节杯,用热水一烫,捏一撮茶叶便泡了一壶茶来。刚要把光饼取下一个就茶吃,就看买活军的人从车上卸了个铁锅下来。

——往昔这茶棚便是村里有人经营着,如今这个年月,路上行人少了,匪多,便不做了,只留个棚子在这里。灶还是有的,却没锅,买活军自带了有一口小锅,正合这烧水的小灶眼,架上柴,不一会儿锅就热了,又从一个小罐子里掏出猪油,放到锅里慢慢化开,打开一方油纸包,一大块酱肉片托在手里,雪亮的菜刀削过去,肉一片片落在锅里,拿铲子翻炒一会儿,买柴饶了些蒜苗,拿井水漂洗得干干净净,用手择了放进去同炒。

油香,肉的酱香味,蒜苗那刺激的辛香味一下就炒得散发开来,村口聚着看热闹的人群嗡地一声,都纷纷地议论起来,这些村民里头,老人还过过太平日子,那时候铁锅和猪油村里还算常见,许多年轻些的农户一辈子都难得吃炒菜。

菜刀也是众人欣羡的重点,铁锅都在其次,菜刀买一柄好的回来,遇到乱兵好歹还能舞上几下子,很快就有胆大的来问价。此时蒜苗酱肉已是炒了满满一锅,问徐地主取的光饼也在灶头热得微烫,软和了几分,十个大汉把锅端到桌上,就着酱肉大嚼光饼,又灌着浓茶来饮,连呼痛快。一群村民看得馋涎欲滴,几个孩子被抱在手上,不错眼盯着那锅肉,手指不知不觉就放进嘴里。便是徐地主几个人,也觉得嘴里的光饼干了些,麦香味也着实有些单调。

买活军并不搭理他们,也不让徐地主他们那帮人,不一会便风卷残云将一锅肉都吃尽了,将残下的井水淘洗了锅子,又掏出两文钱给村里人道谢。

他们说的不是本地口音,一张嘴便能听出来,因此乡民虽然垂涎欲滴,却不敢多搭腔,有人从家里端了一小碟子腌菜来给徐地主,“官人配饼吃。”

南方十里不同音,这里离临城县不过是十几里,乡话已经不同,大家说的都是南省官话,买活军听得懂但不太会讲,他们还是北方流民多,徐地主捻须谢过,“老翁,我是临城姓徐的,兴字辈,可有亲戚在此?”

凡是姓徐的,在本县乃至邻县都是就没有攀不上的亲戚,老翁连连点头,“有的,有的,我叫他屋里人来。”

屋里人很快便来了,穿着烂袄子,和徐地主攀谈了几句,肯定彼此的亲戚身份,村里人态度明朗多了,当下便有三家提出要买菜刀,可用钱买,也可用谷子换,若是谷子便请他们留下三把刀,回程时再换。——不是亲戚,不是本地人,是不太敢做生意的,胆子小,也怕钱财露白了被买活军这伙大汉抢。

徐地主现在出来做生意,便也要有做生意的做法,第一次一切都在摸索,思量一番去问买活军,“还是从许县回来再卖,好定价格。”

买活军的人吃饱了很好说话,一边喝茶一边说,“都可,总之钱粮我们都帮你们收着。”

这是徐地主出门前就已接受的条件,他嗯嗯地应下来,又冲村人介绍,“买活军。”

这村子是许县的,但和临城县也近,再闭塞也听说过买活军的名头,老汉脸上现出笑意来,指点着那碟咸菜对几个大汉说,“买活军的盐!不然做不得这样好。”

大汉们捻着咸菜都尝了几口,点头称好,又说,“有菜有蛋可结伙往临城县去卖,我们县有菜刀,也有针、布、盐、酱油。”

这都是生活所必须的东西,村人一阵惊喜,唯唯地应了,一行人又起身往许县去。

从许县到临城县,路好也就是一天半,路不好走两天,众人在半荒的驿站歇了一夜,徐地主第二天起来身上就痒,跳蚤咬了十几个包。买活军的汉子们也大声抱怨,又叫徐地主,“快来,都剃了头,不然把虱子带回去,要罚钱的。”

徐地主现在最怕听到罚钱两个字,赶忙散了才长好一点的发髻,就叫买活军拿刀在头皮上刮了几道,把头皮剃得趣青,又把帽子好生拍了一番,这才戴上帽子,一路走一路忍不住挠痒痒,在驴上扭来扭去,叹道,“这才知道行商的苦!”

买活军道,“这还叫苦?俺们以前在彬山种田,六姐没起来以前那才叫苦。”

又互相嘲笑彼此,这个说那个才富贵几天便吃不得苦,那个说这个抱怨得最大声,谢二哥道,“六姐说了,人都这个样子,舒服过便再不想吃苦了。”

又说,“其实行商也未必都这么苦,若是我们把这条路一修,驿站好生打扫过,洒了驱虫粉,经营起来,傍晚走到这里,歇下洗个热水澡,酱肉一切,何等惬意?”

便是徐地主,走过那水泥路,再走这泥泞官道,心里何尝不想着还是临城县的路好走?还是临城县和彬山、云山县的生意好做?至于热水澡,只是听听罢了,冬日里哪有那么好洗澡,若水不够热,感了风寒那就是听天由命。酱肉倒是可以想想,只是他们一帮人运农具,一餐要吃那么一大块酱肉,在路上要连吃四五顿,他有些舍不得。

将就走了半日,到了许县,徐地主还担心不知该怎么进城——进城钱是有了,但这么多汉子,这么多铁具,怕是不好和官兵解释,不料谢二哥根本不当回事,大模大样排众而出,走到城门口道,“买活军来做生意了,去问问让不让我们进来。”

一听说买活军来了,众人都是大哗,忙不迭躲到一边去,那几个身高才到谢二哥胸口的兵卒怕得哆嗦起来,忙飞奔着进城报信,不多时,县里一帮兵卒远远护着两个官过来了,手里有些也拿着木枪,做出威武的样子,拥在城门洞里却是谁也不肯先出去,一个官胆子最大,抖着脚走出来,“你、你们可是占了临城县?临城县里还有活人?”

谢二哥说,“文书不通都两个月了,你们不是派人来看过了吗?临城县好得很,我们带了铁和盐来,做不做生意?”

一听盐字,众人都骚动起来,又说到铁,那官便更怕了,“带、带了甚么铁器?”

谢二哥一让,“铁犁!脱粒机,还有些好稻种,铁锅、菜刀都有。”

众人把篷布掀开,给他们看手推车上的货物,徐地主壮着胆子喊道,“针也有!”

城门外的百姓们便更激动了,买活军的盐是有名的,铁器未听说过,但因为盐的信誉,众人都很心动,胆大的已藏在人堆里喊着问。“怎么卖?”

谢二哥拿出一本小册子,一项项地报着都是徐地主的进货价,徐地主听得难受至极,生意哪有这般做的!不过还好谢二哥有后话,“这是我等的进价,来许县走了两日,吃喝拉撒都要本钱,还有劳力,价格要上浮五成。”

五成,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徐地主还能接受,但仍有些不舍,他原本想按着翻倍报价,慢慢再谈,不料谢二哥居然是一口价,周围百姓听了依旧踊跃,他便知道自己这里还是有些卖亏了,肯定比许县内行情价要便宜。

仔细一想,也在情理之中,临城县到底距离彬山近,这些年铁器价格还算有数,这年头,有些东西一个县就是一个价,徐地主五六年没来许县,不知道许县的铁器竟贵了这许多。

铁犁那些大件也罢了,

菜刀人人想买,谢二哥倚着车问,“城里有几个兵?”

百姓们面面相觑,人群里不知谁捏着鼻子喊,“不到五十个!”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