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战争不仅仅是斗兵,同时也是斗将。
将帅无能累死三军,这一点在明印战争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首先是前线将领的选择,明军将领皆是出自皇明军校的军事高材生,又多次参加过战争历练,他们对印度地区的地理、人文、政治、军事等要素十分了解。
而莫卧儿军队的将领,连最高统帅拉奥都对明军一知半解,其他军官和士兵更是对敌人一无所知,只知道他们是从东方而来。
而且,莫卧儿军队的大将拉奥性格刚愎自用,又时而优柔寡断,这使得在他的指挥下,莫卧儿军错过了大量的战略机遇。
就国家大战略而言,双方君臣的战略眼光同样有着不小的差距。
莫卧儿帝国皇帝奥朗则布放弃了祖先阿克巴时代的宗教宽容政策,将印度教徒逐出政府,并大举拆毁印度教庙宇与神像,着重加强绿绿的宗教地位,企图使印度完全绿化。
奥朗则布的短视政策,导致莫卧儿帝国境内的宗教矛盾突然尖锐起来,并很快演变成武装斗争。
坚持自己信仰的锡克教徒和拉其普特人,成为莫卧儿帝国公开的敌人,奥朗则布虽多次派兵打散他们,力图消灭他的政治对手,却始终无法彻底消灭其反抗的力量。
因为这些武装分子,背后有强大的东家支持。
尤其是好战的马拉塔人,在明军的支持下,直接起飞,发展出可与莫卧儿帝国匹敌的军事能力。
马拉塔人的首领名叫西瓦吉,出身小封建主家庭,是马拉塔联盟的缔造者,也是反抗莫卧儿王朝统治的印度教英雄。
朱和陛选择此人的主要原因是,这人像是个打不死的小强,任凭莫卧儿军队如何蹂躏他、被俘后羞辱他、准备弄死他,他都能找机会逃过一劫,回到自己领地后,拉起人马继续干!
眼看马拉特反抗力量的日益壮大,又与明军勾结,奥朗则布深感不安,为了打掉这只出头鸟,他不惜血本,连年征战,每年死亡士卒不下数万。
对马拉塔人的连年战争,耗空了莫卧儿的国库,沉重的兵徭赋税也大幅激化了莫卧儿统治区的社会矛盾与宗教矛盾。
明军一边支持莫卧儿“义军”,一边出兵进攻莫卧儿重要城镇,在明军的不断打击下,莫卧儿帝国威信大降,几乎土崩瓦解。
德干高原的印度教民众、大大小小的印度王公们都相继举兵,捉对厮杀,反抗莫卧儿的统治。
一时间,“四方盗贼如蚁聚,六合奸雄皆鹰扬”,各地豪强纷纷脱离莫卧儿统治独立,天下大乱,南亚次大陆进入了群雄割据的时代。
作为第一个揭起印度教诸王国反抗莫卧儿统治反旗的马拉塔人,他们愈战愈强。
天武二十九年,西瓦吉不仅收复了浦那等失地,而且还扩张了领土,后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陆海军。
天武三十年,不死小强西瓦吉定都拉其加尔城,为佩什瓦,并通过由八名大臣组成的内阁进行统治,大有取莫卧儿而代之的趋势。
但是,决定莫卧儿帝国命运的因素,是大明的太子朱和陛,以及他身后的十万明军!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