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斋

我看书斋>悲歌何以当泣 > 作者前言(第1页)

作者前言(第1页)

“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一个人能够被毁灭掉,但不能被打败。”很多朋友都知道这是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的一句名言,也是本熊写这部小说最初想传达的一种精神。

所谓“向死而生”是海德格尔提出的理念,其实很好理解,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是向死的方向活着,这就像我们中国人所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一个人如果不在思想上把人逼进绝路,人在精神上是无法觉醒的,一个在精神上无法觉醒的人,他的存在对于这个世界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的。

这种“向死而生”的概念,让人们明白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可以延长的,这种延长就是通过内在精神成长的方法,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焕发出生命的积极进取意识和内在活力,只有这样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现出无限的可能性。

本熊并不想在这部小说中塑造那些无敌的、能怼天怼地、高大上的江湖高人,也不想遵照那些网络大神给出的各种掺水作文的建议,把文字写的又臭又长。

本熊只想老老实实写一个心目中不甘于命运安排的一群人,写一个能超出自己极限、迸发出生命光辉的故事,或许对抗命运的结局是惨烈的,惨烈就惨烈,那又如何?就如同我们的人生一样,当我们被社会和命运抽打的遍体鳞伤那又怎样?即便命运是上天注定的,人也要像夜空中烟火一样奋力绽放一次。

亲爱的朋友,不是吗?

常看小说的朋友都知道,浮现在眼前的段落文字都有一个节奏问题,有时候作者和编辑所关注的点是不同的,作者要把文字的流畅,人物的塑造,情节的起伏放在首位,长篇累牍的叙述容易让读者产生厌倦感,而编辑要考虑篇幅的多寡,读者的接受程度,作者持续创作的能力,是否适应市场的需要等等。其实每个作家都像爱护自己羽毛一样爱护自己的作品,商业化的运作的确能带来好处,但固定情节和模式使得市场上的作品千篇一律,写十部一百万字快餐类型的小说,不如写一部能深入读者心目中的艺术佳作,比如的代表作品《琅琊榜》,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其实最终塑造一部作品灵魂的还是作者本人,因为本熊觉得,什么所谓金手指、绝妙的武功招式名称可能随着时间的流失都会被人遗忘,而多年以后,人们能记住的还是其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们敢爱敢恨,有血有肉,本熊更愿意继承古龙、金庸等前辈的精神,发掘每个人物的内在特点,希望能在角色的身上能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

关于小说中内容合不合理的问题,比如钢琴和小提琴出现在武侠小说里,具有科幻色彩的细胞再生也出现在武侠小说里,本熊倒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科幻武侠嘛,中西结合,大千世界什么都可以有,大家的想象力可以丰富一些。

当然,作为只有小学文化毕业的熊自知文字水平尚浅,还希望朋友们多多指教,如果能入眼,还请投上一票支持,本熊不胜感激!

希望作品能引起朋友们的共鸣,您的支持也是本熊持续创作的动力和源泉,谢谢大家!

本站网站: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