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斋

我看书斋>美元的衰落 > 第8部分(第1页)

第8部分(第1页)

款的主要资金来源。因此,如果我们的信贷经济继续依赖外国私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大量持有美元的话,这种经济的脆弱性自然不言而喻。一旦美元贬值引起外国投资者的恐慌,他们就会大量抛售美元资产。

这些由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元资产,到底有多少呢?我们很少能在财经新闻频道上听到这类消息,但这的确是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也许数字可以说明一点问题。截至2006年底,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元资产市场价值已经达到了16?295万亿美元。这个数字包括了由外国政府直接持有的企业债券和政府债券。在这里,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由外国投资者持有的巨额美元资产将对美元产生迫在眉睫的威胁,这也许是最严峻的威胁。一旦这些外国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和美元丧失信心,他们会迅速抛售美元,转而投资于其他更为坚挺的货币。

16?295万亿美元,这的确是一笔令人瞠目结舌的债务。太多了,怎么才能还清呢?由谁来还呢?

华盛顿把希望寄托在美元的贬值上,因为贬值的美元自然会减少美国的贸易赤字。历史经验说明,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积蓄已久的美国贸易赤字来源于高消费、低储蓄和低投资。因此,要真正解决贸易赤字问题,就需要对消费、储蓄和投资之间的严重失衡进行彻底纠正。而单纯依赖美元贬值,根本就不可能解决问题。

对美国人来说,任何经济衰退都是一场灾难性的打击,会让大多数美国人如梦方醒。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美元泡沫之外的其他两个泡沫——房地产泡沫和股票泡沫。不妨设想一下它给金融市场带来的震荡和混乱。它们真的能岿然不动、固若金汤吗?我们认为不会。

与官方的统计数据相比,美国经济显然更虚弱,也更脆弱。为了掩盖股市泡沫破裂带来的影响,美联储又玩弄起新的资产泡沫把戏。低得不能再低的利率,再加上长期保持低利率政策的承诺,催生了住房贷款和抵押贷款的一派繁荣景象,继而,又招来消费借款和消费支出的新一轮狂潮。“幸福就在眼前”,的确不假。

当欧洲决策者和经济学家们还在为预算赤字和低增长愁眉不展的时候,大西洋对岸的同事却在夸夸其谈地赞颂:美国的经济有多么高效,多么灵活。零储蓄甚至负储蓄、不断膨胀的贸易赤字、无休无止的预算赤字,所有这一切,再加上严重的经济失衡与错位,统统不是问题。在政府的嘴里,日益扩大的信贷规模和像气球一般膨大的美国债务都不是过剩的迹象,而是美国金融系统效率之不同寻常的证据。

假如有一天,当我们最终面对美国经济现实的时候,那些口口声声称“没问题”的人也许会大吃一惊。通过经济学和统计学上的伎俩,美国的年通货膨胀率至少被人为低估了1?5%,并进而造成真实GDP和生产增长的高估。债券大王比尔·格罗斯(Bill Gross)首先发现了这一事实,并在2004年对此进行了评论。'6'通胀控制的积极倡导者之一,便是美联储主席阿兰·格林斯潘,原因同样是显而易见的,“低通货膨胀率会催生出低利率”,这同样又是一个陈词滥调。

美国的巨额信贷和债务泡沫已经造就了一个错位和失衡的经济,因此,没有痛苦的变革,就永远也不可能有持续性的复苏。盲目的乐观主义已经让我们深受其害,当乐观主义的泡沫破灭之时,即使是那些所谓的专家,也没有力气去抨击美元疲软的观点了。

※BOOK。※虹※桥书※吧※

第22节:病态的消费观(5)

如果是在一个真正实现货币自由流通的体系里,美元恐怕早已经土崩瓦解了。只是因为亚洲国家的中央银行大量购买美元,才延缓了这一不可阻挡的趋势。中国一直采取以人民币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这就迫使其他亚洲国家也采取这一外汇策略。这种做法同样为美国制造了一个信用泡沫,扭曲了美国的经济增长率。相比之下,欧洲中央银行一直坚决反对货币干预政策。按照他们的观点,人为的调整倾向于诱发信用过剩。也许这是对的,至少美国的情况就是一个佐证。

而那些主张货币干预政策的人,从本质上说,就是人为控制美元价值的人,则忽视了货币升值带来的收益效应。这种收益是双重的:首先,它减少了我们的贸易赤字,使得我们比自己的贸易竞争对手更有竞争力。此外,它还会让购买力产生良性增量。但是,我们在这里有必要作一个区分。在目前的体系中,美国的购买力完全建立在借款的基础之上。而在一个以竞争性贸易合作为前提、美元具有较高价值的货币系统中,我们的购买力则是以真实的经济力量为基础的,而不仅仅是良好的信用。

亚洲国家长期采用钉住美元的货币政策,最终必将导致美国和亚洲国家同时出现经济危机,因为中央银行需要同时满足供给双方的信贷需求和超额支出。因此,我们必须改变现有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竞争的作用,以真正的国际性货币政策取代区域性的货币干预政策。

虚弱无力的美国经济不会让任何人感到意外。实际上,它只不过是所谓经济复苏带来的直接结果,而这种经济复苏的本质就令人怀疑。越来越多的内在失衡已经让美国经济焦头烂额:贸易赤字、联邦预算赤字、个人债务、空前低水平的国民储蓄率、资产的价格泡沫,当然,还有史无前例的高消费支出。如果把这些失衡放在任何一个其他国家的身上,恐怕这个国家早已经分崩离析了。但美元却逃脱了厄运,其原因在于,亚洲国家的中央银行为避免本币升值,正在开始囤积美元。

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在经历信用膨胀,但两者的性质却迥然不同:在美国,超额信贷转化为更高的资产价格,更重要的是,这些信贷最终形成了个人消费;而在亚洲,超额信贷则主要转化为资本性投资和生产。因此,两种经济的最终结果当然是大相径庭:美国人在借钱、花钱,而亚洲人却在生产和创造。

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最终体现在贸易逆差上。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个日渐突出的问题却没有引起政府的重视,在美国的经济政策或经济分析中却看不到丝毫反映。自1999年以来,贸易逆差占GDP的比例几乎翻了三番,从2?1%增加到5?75%。相比之下,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决策者和经济学家们还在担心贸易赤字会损害美国的制造业。1985年9月,在美国财政部部长詹姆斯·贝克(James Baker)的倡导下,五国集团'7'的财政大臣同意采取联合行动,大幅降低美元价值。

但是到了90年代中期,美国的决策者却认为,贸易赤字有利于美国经济及其金融市场。他们认为,廉价的进口商品将在遏制通货膨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最终发挥限制高利率的作用。事实上,如果当时就采取提高利率水平的策略,就很可能会达到降低消费支出的效果。但是,如果不约束支出,贸易逆差注定会成为不可避免的结局。归根到底,所有这一切的最终受害者将是美国的美元。

战后,无论在美国还是其他地区,一个包含通胀、高利率、货币紧缩、衰退和复苏的经济周期,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经济周期模式。然而,今天我们却第一次背离了这个已经为事实验证的结论。评论家也许会辩解,今天的美国正在经历一个低通胀、低利率、漫长的强势经济增长期。这有什么不好呢?

糟糕的是,我们事实上根本就没有见到这个强势增长期。美国的商业投资已经下滑到战后的历史新低,在近几年里,甚至还不到GDP的2%。另一方面,金融性投资净额却高达GDP的7?8%。换句话说,与美国经济中,与外国投资相对应的部分始终是居高不下的个人消费和公共消费,同时伴随着低迷的储蓄和投资。

但美国官方评论则认为,造成巨额美国贸易赤字的原因主要是外国人。原因有两点:首先,外国投资者急于收购美国资产,以期获得高于其他地区的投资回报率;而另一原因则归结于世界其他地区停滞不前的经济增长。按照这种观点,外国投资是造成贸易逆差的直接原因,因为它提供了外国投资者所需要的美元。

从无所不知到一无所知

对于国际贸易赤字而言,首先需要认识的问题是,它的本质定义在于国内支出超过国内产出的余额。但实际上,这个超额支出是国内过分自由的信贷所造成的,而不是其他国家更低廉的商品价格。

※BOOK。※虹※桥书※吧※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