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斋

我看书斋>意大利不面 > 第46部分(第2页)

第46部分(第2页)

莫拉虽然是个老牌的职业军人,但是他并不缺乏政治嗅觉,他明白攻占毕尔巴鄂可以为他赢得赫赫战功,但也可能就是他军事生涯的终点。一旦解决了北方的共和国实力,他和他的部队就没有理由继续呆在北方了。莫拉相信以弗朗哥的政治水平,他一定会给自己安排一个一个尊贵但是没有实际权力的职位。而他的部队将被派往南方作战,然后一定会被打散分配安排到各个不同战区。

所以在五月上旬完成了对毕尔巴鄂的三面包围后(另一面靠着开比斯湾),莫拉并不急于起总攻,而是对于毕尔巴鄂防御情报进行了一次又一次仔细地研究。根据投诚军官的情报,莫拉知道共和国方面在毕尔巴鄂的外围一共修筑了两道防御工事。这道工事被共和国方面盛赞为“钢铁环”,可见其坚固程度。不过,在莫拉看来这两道工事之间的纵深太浅,一般在一公里以内,一旦突破一点就可以造成整个防线的崩溃。另外,在毕尔巴鄂周围的山顶上,经验老道的米尔和阿罗约还布置有火力支撑点。这些高高在上的火力点视野开阔,可以轻易地封锁来犯者的进攻路线。他们知道自近代大炮射程增加后,城区就不再是保卫城市的决定性战场,取而代之的是屏护城市的城郊高地。

按照莫拉和他的参谋班子的意见,他们不打算用国民军士兵的血肉去赢得这场战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告诉他们,对于严密防守而且占据地利的目标进行攻击,火力是第一位的。所以,莫拉决定先按兵不动,等待意大利的援兵。在此期间,他请求秃鹰军团先夺取制空权,以便下一步大规模进攻的展开。自1936年7月31日开始,秃鹰军团已经在西班牙的天空厮杀了一年多时间,不过现在他们还在使用老式的双翼战斗机he…51而大名鼎鼎的BF109战斗机要到1937年7月才出现在西班牙的战场上。所幸的是,北线共和国的空军力量也比较单薄。在与伊…15和伊…16的战斗中,凭借数量优势和灵活的战术,秃鹰军团开始渐渐占据上风。到了5月底时,秃鹰军团已经将苏制战斗机赶出了毕尔巴鄂周围的空域。于是,莫拉派来的轰炸机开始对毕尔巴鄂防线上的坚固工事进行轰炸,以起到“软化”防线的目的。

从5月13日开始,意大利人的援兵66续续抵达了毕尔巴鄂的前线。先到达的是武装黑衫军第200团,其实作为装甲突击力量,毕尔巴鄂一线的攻坚战并不太适合他们。接着到达的就是几支意大利的重炮部队。其中一个炮兵团装备了32门neteda15245加农炮。这批老家伙是由一战时期的6英寸舰炮改造而成,重达167吨,可以将一47公斤的炮弹打到194公里外。该炮射程远,威力大,美中不足的是射只有可怜的1分钟。另一个团装备了24门mortaioda2108ds攻城臼炮这些臼炮比15245加农炮的岁数还有大,是1900年的产品。重达55吨,可以将一1015公斤的炮弹打到85公里外。这个老家伙的射更是慢地惊人,生一颗炮弹需要7…8分钟。

随着意大利援军的到来和制空权的到手,莫拉决定开始起总攻。在此之前,秃鹰军团的轰炸机和意大利人的重炮会“软化”共和国方面的防线。然后,在意大利坦克的伴随下,国民军的步兵起冲击。如果遇上坦克和火炮都没能摧毁的碉堡。国民军的战斗工兵会接近碉堡,采用爆破的方式摧毁它。由于国民军根据叛逃军官事前得到了毕尔巴鄂周围的防御情报,所以莫拉坚信自己可以用最小的代价打下这座城市。对于自己的收官之战,莫拉希望它能够尽善尽美。

5月30日,天空刚刚泛出鱼肚白,轰炸机的轰鸣声和炸弹的啸叫声,就开始宣告国民军对共和国在北部的最后一个战略要点的攻势开始了。在情报的支援下,100公斤、250公斤甚至500公斤在炸弹如雨点般向着共和国部队的工事飞去。不过,除了个别Rp极差,被炸弹直接命中的外,大部分的工事还是在德意飞机的蹂躏下存活下来。毕竟,30年代的水平轰炸其实是个完全没有精度可言的打击手段。再加上地面防空火力的干扰,国民军上百架次的飞机,投弹上千枚,除了浩大的场面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外,真正取得的战果寥寥无几。

不过,接下来的炮击就要致命的多。虽然有些意大利老炮的岁数要比操作他们的炮兵还要大,但是他们射出的炮弹依然是那么的精准和致命。他们先利用neteda15245加农炮的射程优势,在共和国炮兵的打击范围外慢条斯理地打出一的炮弹,闲庭信步般端掉了守军的一个个炮兵阵地。然后,出场的是mortaioda2108ds攻城臼炮。忙碌的意大利炮兵先花了三个小时的时间,在射阵地上将处于行军状态的攻城臼炮组装起来。然后每门攻城臼炮在一个小时内打出五、六炮弹。最后,1015公斤的炮弹花费30多秒的时间,飞越七八公里的距离,将一个个看上很厚重的钢筋混凝土工事连同里面的士兵一起炸碎。准确的情报再加上前沿的炮兵观察点,这一次意大利打出的炮弹可以说弹无虚。

做为防守方的最高指挥官米尔自然明白这样坐以待毙的危害,很快一个反冲击的念头在他的脑海里升腾起来。可惜,掰掰手指,他现自己名义上虽然指挥了近十万的守城大军,但是其中大部分人在几个月前还不过是普通的工人农民,真正靠得住的只有人民军和巴斯克民兵三万余人。而这些还人有负责“钢铁环”的防守任务,经过计算米尔现自己最多只能抽出了五千余人动反击。可是,这一丁点兵力明显起不到扭转战局的作用,于是在参谋长阿罗约的劝说下,米尔放弃了这样反击计划。同时为了避免在国民军强大火力下无意义的牺牲,米尔将所有的部队都撤退到了“钢铁环”,希望依靠城区作战不便于重武器展开的特点,与莫拉的部队做最后的一搏。

本书泡书吧。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以上帝的名义 第38节、丧钟为谁而鸣(3)

6月3日,国民军北线总指挥莫拉乘坐的飞机失事,机上无人幸免。小说*无广告的~顶点*小说~网收藏~顶*点*书城弗朗哥随后任命了菲德尔达维拉(Fide1devi1a)出任北线总指挥。(史实)

不过,这对于西班牙战局而到也不是个坏事,因为现在大元帅弗朗哥终于不用考虑莫拉功高盖主的问题了。6月5日,弗朗哥派遣了由2个步兵师和2个独立炮兵团组成的援军北上协助达维拉攻占毕尔巴鄂。为了等待援军,在毕尔巴鄂内鏖战的国民军部队暂时停止了进攻。不过,猛烈的炮击和轰炸并没有停歇。

6月15日,这两个师的部队到达了毕尔巴鄂外围。休整两天之后,达维拉命令起了总攻。

6月17日上午9时,呼啸的炮弹揭开了总攻的序幕。此时,国民军和它的德意同伙们已经集结了400门以上的火炮,上万吨的炮弹狠狠砸向毕尔巴鄂残破的市区。前线的炮兵观察站现这座城市已经消失在一片硝烟之中。

持续了两个小时的炮击后,国民军的部队从东、南两个方向对毕尔巴鄂起猛攻。经过了三周的持续战斗,守城部队极度疲劳,缺衣少食,弹药不给,但是他们仍然顽强的坚守着每一处街垒、房屋。直到国民军依靠火力兵力的绝对优势将他们消灭为止。

6月20日,激烈在枪炮声终于停止了。国民军完全占领了毕尔巴鄂。在整个战役过程中,国民军方面一共损失了一万余人。不过,在弗朗哥看来,这一切都是很有价值的。特别是在守军没有彻底破坏毕尔巴鄂的工业区和港口的情况下上的最关键的一环

被切断。不过在米尔的指挥下,共和国方面也不是一无所获。在战斗的最后关头,巴斯克民兵的决死阻击,使得有大约二万守军得以乘船逃离毕尔巴鄂。这使得达维拉计划在毕尔巴鄂全歼北线共和国主力的计划破产。现在,米尔还有和北线国民军周旋的资本,凭借这两万人马至少近一段时间内在北方的六万国民军不可能放心地南下了——

分割线——

1922年和1930年,英国、美国、日本、意大利、法国分别在华盛顿和伦敦签订的了《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和《限制和削减海军军备条约》,这两个条约限定了海军五强的舰艇数量和吨位进行了限制。根据条约意大利的海军规模被限制在英国的三分之一左右。

到了1935年12月,这两个条约行将期满,海军五强又开始在伦敦再次召开海军裁军会议,史称第二次伦敦海军军备会议。按照历史的轨迹,36年的1月aV国先跳了出来,宣布退出裁军会议。既然,有aV国当了出头鸟,芒果自然也不是什么好鸟。于是意大利人也开始威胁要退出裁军会议。理由很简单。按照1935年6月18日签订的《英德海军协定》,连战败国德国都可以拥有一支相当于英国35%的舰队,那么难道我们意大利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还不如一个战败国?难道我们英勇的意大利士兵在伊松佐河、在伦巴第平原流得血算是白流了?

有意大利人这么一跳,法国人的心思也活了。毕竟上次签条约时,意大利和法国可是被英美日三国给坑了一把(条约规定英美日三国都造了拥有16寸主炮的战列舰,法意却没有)。于是,法?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