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一根禾草、一个鸡蛋也不能拿,一针一线也不能侵犯老百姓的利益。军队和人民群众之间就好比是鱼水关系,失去了群众,我们就像鱼失去了水,无法生存。只要我们跟老百姓同生死共患难,血肉相连,站在一条战线上,我们就会在群众中生根,就能够得到广大群众拥护,我们也就必然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最后,毛泽东郑重地说:“中国历朝历代都没能把‘土匪’问题解决得了,这是因为中国经济落后,交通通讯不发达。这一点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我们也上山去当‘山大王’。反革命骂我们是‘土匪’,但是,我们不是打家劫舍的土匪,也不只是那种劫富济贫的绿林好汉。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有正确的政治主张和政策。敌人消灭不了我们,我们却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消灭人吃人的剥削制度,建设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国家!”
讲到这里,毛泽东显得十分兴奋和激动,他的眼睛里闪射出诱人的光彩,还用手指着大家诙谐地说:
“你们年轻人,嘴上还没有毛哩!我比你们年纪大,都想看到中国革命胜利,何况你们年轻人呢!我希望革命胜利后,大家都健在,我们一起来庆贺自己的胜利!”
他的这一番话,犹如黑暗中射出的一道耀眼的光芒,照亮了人们的心灵之窗。在革命处于低潮时,第一次把远大的革命理想和通向目标的道路,都展现在大家面前,着实令人振奋。尤其是那些刚刚参加革命的青年,为自己遇到这样的领路人,内心都感到格外幸运和自豪。秋收起义失败后,一些人沮丧和灰暗的心情开始得到振作,心头像点燃了一把火炬。
毛泽东的这次讲话,像讲故事一样,既精彩又生动,初次见面和听讲的人,大都为他的魅力所倾倒。
参加大会的还有三百多名群众。在听完毛泽东的这次讲话后,有的人也深受激励和鼓舞,要求参加革命队伍。
毛泽东的讲话完了之后,卢德铭便宣布了部队向南进军的命令。
9月21日上午,工农革命军休整了两天后,与文家市的革命群众告别。
在毛泽东亲自率领下,高举红旗,离开文家市,开始了向罗霄山脉中段的伟大战略进军。
这是一次伟大的战略退却,却保留了大革命的遗产,为中国共产党保存了重要的军事骨干,积蓄了力量,保留了前一段用鲜血换来的几点火种,随后终于点燃了井冈山的燎原之火。
在革命的危难之际,毛泽东将这支队伍领上了一条正确道路。这恰恰也是一次打破共产国际代表和当时中共中央某些领导人照搬俄国革命模式所设立的条条框框,走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思想解放的伟大开端。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十二章 碧血罗霄(1)
一、
离开文家市后,毛泽东要求部队沿湘赣边界的江西一侧行军,主要目的是避免与湖南军队交战。
毛泽东很清楚,在近代自曾国藩建湘军后,湖南人就以强悍著名于全国。在军阀混战中,人称“无湘不成军”,南方的各派军队中往往都有湖南人,而且都以能打仗著称。在北伐战争中,湖南军的战斗力也很强,前一段秋收暴动的队伍与湖南军交手也吃了亏。特别由于湖南军官们与当地土豪们关系甚深,为保护自己的利益作战格外卖力,在当时的情况下确实是不好对付的。
江西的情况则不同,那里驻扎的是云南军阀朱培德的部队,当地又是北伐后蒋介石赏给滇军的一块地盘。由于朱培德是“外来户”,与当地豪绅并无密切关系,“客军”为保卫乡土打仗的积极性也就不太高。加上这支云南军有很多人抽大烟,缺乏训练,战斗力历来不强。
从文家市出发之时,毛泽东还命令当时随军的朱建胜奉命先行。
他原是浏阳工会主席,又是浏阳人,对安源、萍乡一带的情况颇为熟悉,于是,师部让他和当时在师部当参谋的罗荣桓一起负责为部队打前站。
受领了任务后,朱建胜便来找罗荣桓,罗荣恒一见是朱建胜当向导,非常高兴。罗荣桓说:“有你这位本地通,我就放心地跟着你走了。老朱,我们先到街上弄点饭吃,由我来请客。”
朱建胜说:“那也好,吃饱了肚子,就好走路。一边吃,还可一边打听一下行进的道路。”
吃完饭后,朱建胜说:“隔壁就是杨家大屋,我带你去见一位少年,他叫杨勇,是我的老朋友,有不有兴趣呀?”
罗荣桓见时候还早,便说:“去就去吧,行程由你安排,什么样的少年,使你非得去看看啊!”便和朱建胜一起来到了杨勇家。
这时杨勇只有15岁,不过已经参加过浏阳工农义勇队打长沙。其时,他家中还有一个小个子的少年,就是他的表弟胡耀邦。
朱建胜与杨勇家很熟,一进门见到杨勇就说:“给你介绍一个朋友,这是罗荣桓,我们师部的参谋,原来是武汉的大学生。”
杨勇见朱建胜带来一名气质不凡的军人来到家中,赶紧请他们坐下。又听说罗荣桓是大学生,感到非常敬佩。在20年代的中国农村,见到一个大学生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杨勇小小年纪,为自己见到了一名大学生感到分外荣幸。他那亮亮的眼里,不禁流露出一种倾羡之情。
罗荣桓一看杨勇的恭敬态度,便笑着招呼他也坐下,说:“什么大学生不大学生的,大家都是革命同志吗!”
杨勇一见罗荣桓没有什么架子,心里更是钦佩,便和罗荣桓交谈起来,两人谈得很融洽。也许很多年以后,他们都不会忘记最初的这次相见……
毕竟有任务在身,朱建胜和罗荣桓只坐了一会儿,便告辞回来了。从杨勇家回去后,便急忙化装成商人模样,赶赴江西萍乡附近的上栗镇打探敌情,大部队随后前进。
走了一天,9月22日部队到达江西萍乡县的上栗镇。
这时罗荣桓、朱建胜赶了回来,向毛泽东和师里领导报告情况。
朱建胜有些忧心忡忡地说:“萍乡街上,还有车站,都驻扎了国民党的军队,到处都是兵。看来,我们如果经过,必要交火。”
罗荣桓插话说:“据一位卖烧饼的老乡说,这些兵,是早几天开过来的队伍。我们估摸了一下,有不少于一个团的兵力。”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