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斋

我看书斋>岭南战役 > 第132章 工业发展进行时(第2页)

第132章 工业发展进行时(第2页)

邓贤走上前,拿起那块合金钢锭,入手沉甸甸,寒意透骨。他屈指一弹,发出清越悠长的铮鸣。

“好!这就是我们枪管的脊梁!炮管的筋骨!未来轮机叶片的翅膀!”邓贤的声音带着激动,“命名,代号‘钨铬钒-1’!立刻组织小批量试产!优先供应枪械厂、火炮厂和轮机研究室!保密级别,绝密!”这块不起眼的钢锭,是岭南军工走向自主的关键一步,也是未来对抗列强技术封锁的底气所在。

在熊城的电报确认抵达羊州的那一刻,邓贤在椹川高炉喷涌的铁水映照下,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

随着一千二百万德意志国马克的巨款,如同滚烫的熔岩注入岭南的工业血脉。

当然这仅仅是开始,是撬动未来的第一根杠杆。

岭南,将在一位穿越者的铁腕统筹与超越时代的洞见下,掀起了一场撕裂旧有经济格局的实业狂澜。

羊州湾外围,岭南钢铁厂。

克虏伯工程师汉斯·穆勒站在1号高炉巨大的出铁口旁,灼热的气浪扭曲了空气,映照着他脸上凝固的震撼。

通红的铁水如同暴躁的地心之血,沿着耐火砖砌成的沟槽奔涌而出,注入下方排列的铸模,腾起滚滚白烟和刺鼻的硫磺味。

仪表盘上的指针稳定地指向日产85吨的刻度。

“不可思议…”穆勒喃喃自语,同时他带来的德意志国炉前工长正用带着浓重口音的德语,对一名跟随的翻译官说着。

翻译官则将工长说的东西,翻译后对一群汗流浃背、眼神却充满求知欲的中国工人吼叫着告诉他们操作要点。

比如,如何根据火焰颜色判断炉温,如何精确控制焦炭与矿石的比例。巨大的鼓风机日夜嘶吼,将空气加压送入炉腹,维持着这钢铁之心的搏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邓贤的身影出现在初轧厂的建设工地。巨大的蒸汽打桩机发出沉闷的撞击声,将一根根钢桩夯入地基。

“周局长,”邓贤对身旁的工务局长周慕云说,声音穿透机器的噪音,“高炉是心脏,但血液要流向全身。平炉车间必须同步!我们需要将生铁炼成不同成分的钢水。初轧厂要能把这些钢锭轧制成铁轨、工字钢、角钢!这是骨架!”

邓贤指向不远处正在开挖的巨大基坑,“焦化厂是另一个关键!不仅要满足我们自身焦炭需求,更重要的是煤焦油!那是化工之母!通知巴斯夫的费舍尔博士,他的苯胺染料中间体试验厂和合成氨(化肥)试验厂,可以开始基础设计了。煤气发电项目进度如何?”

周慕云听着迅速翻看笔记:“已与西门子工程师对接,汽轮发电机组下月抵港,管道铺设完成七成。”

邓贤听后点头道:“很好。钢铁厂流出的每一缕煤气、每一滴焦油,都要榨干它的价值。这就是我说的‘工业代谢’!”

穆勒在一旁听着翻译,心中的惊疑更甚。这种系统集成、循环利用的理念,即便在德意志帝国工业界也是前沿思想。这个年轻的军阀,思路清晰得可怕。

而在厂区一角,岭南钢铁厂的“技工速成学堂”灯火通明。

留德归来的冶金工程师苏振华,正用粉笔在黑板上讲解高炉耐火材料的成分与特性。

下面坐着的不仅有年轻学徒,还有从佛山等地招募的有经验的传统冶铁匠人。

理论结合实践,德意志帝国图纸与华国经验在碰撞中融合。

深夜的工程师宿舍,油灯下是铺开的德文图纸和密密麻麻的中文注解,争论声常常持续到凌晨。

喜欢1910从岭南走出的军阀头子请大家收藏:(xiakezw)1910从岭南走出的军阀头子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