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贤知道后决定建立配额与信息平台:工商促进局牵头,成立“主要原料供需协调会”。
对棉花、生铁、焦炭等建立季度配额制(依据工厂产能和计划),优先保证重点省营和大型民企。同时发布原料产地、价格信息,引导采购。
鼓励本地化与替代,农务局推广美棉(陆地棉)种植,鼓励农民签订订单。
在雷州半岛试种棉花,同时从柱州购买棉花。食品加工方面,引导工厂开发新产品(如菠萝、龙眼罐头)以分散原料压力。
邓贤对战略物资的管控,态度强硬:“桐油、猪鬃、钨砂、锑矿,关系国防及金融大局!
资源司必须加强管控。民间可参与初加工(炼桐油、整理猪鬃),但出口合同必须由兴业银行和资源司联合审核,执行省府制定的‘保护性底价’!私抬物价、走私资敌者,严惩不贷!”叶怀瑾的“磐石”加强了对相关渠道的监控。
岭南的全面自主发展也牵动着外国人在华的利益,引动着洋商进行反扑。
首先就是航运卡脖子,英资怡和、太古轮船公司凭借垄断地位,大幅提高岭南货物(尤其是生丝、罐头、新兴的棉布)运往沪市、津门及南洋的运费,并故意拖延船期。日资航运公司则提供低价但运力有限的“优惠”,企图分化瓦解。
再就是倾销打压:日本纱厂凭借规模优势和政府补贴,向华南市场大量倾销低价棉纱,价格甚至低于南华纺织厂的成本线,意图扼杀幼苗。
英资洋行也加大火柴、肥皂等日用品的倾销力度。
甚至进行技术封锁与窥探:德资企业(如礼和洋行)在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的同时,对核心技术的转让极其谨慎。
英日领事馆则加紧了对湛江、韶州、黄埔等重点区域的间谍活动,试图窃取特种钢配方、轮机设计图、甚至银行金融数据。
邓贤对此完全不惧,立即出台相应的应对之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龙破武的近海防御支队抽调部分炮艇,为本省重要商船队(特别是运送生丝、罐头、钨砂的船只)提供“护航”,彰显存在感。
同时,省府与侨商合作,租用或购买了几艘二手货轮,成立“岭南航运公司”,开辟羊州-厦门-及羊州-海防-新加坡航线,虽运力有限,但打破了完全受制于人的局面。宋鲁的兴业银行提供航运保险服务。
宋鲁对受倾销冲击严重的本土企业(如南华纺织厂)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低息过桥贷款),助其度过价格战。
省府重申并严格执行《进口货物税则》,对倾销商品课以惩罚性关税(利用关税自主权),同时号召民众“用粤货,抵洋货”。工商促进局组织本土厂商参加羊州商品展览会,大力宣传国货。
同时叶怀瑾的“磐石”全面升级安保。“岭南钢铁厂”、“利刃特种钢铁厂”、“动力研究室”、“航空基地”、“兴业银行金库”等核心要害,实行“磐石之影”内嵌式保卫(特工伪装成工人、技术员、银行职员)。
对沙面岛、香港的通讯和人员往来加强监控。
此前企图破坏变电所的“清道夫”尸体被“巧妙”曝光,引发了德方对英日行动的强烈不满和抗议,施密特参赞加强了对德方工程师的约束和安保。
叶怀瑾的反制行动——“夜枭”小组成功获取了汇丰银行羊州分行金库的部分安保轮值表和一份小野次郎领事官邸保险柜的密码线索(非核心),虽未直接行动,但足以让对手心惊。
喜欢1910从岭南走出的军阀头子请大家收藏:(xiakezw)1910从岭南走出的军阀头子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