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斋

我看书斋>婉仪娘娘 > 第29章 重阳争锋(第2页)

第29章 重阳争锋(第2页)

娴妃眼睫低垂,遮住眸中神色,语气满是忧虑:“娘娘心慈,因着殿下忌辰未远,欲将重阳典仪一概从简。臣妾…原也不该置喙。只是,”她话锋微转,将声音更轻,“此礼若因宫闱之哀而减损,一则恐伤祖宗法度之尊严,二则…百姓若见皇家盛典消沉,难免妄生揣测,以为天家不宁,岂非有损陛下圣德,亦非太子殿下仁孝爱民之本心。”

“臣妾深知娘娘心结难解,亦不敢劝娘娘强作欢颜。只是…社稷之重,礼法之严,实非一己哀思可轻撼。臣妾斗胆妄言,想着若能循例大办重阳,一则彰显陛下孝治天下、敬老尊贤之至德,二则昭示国运昌隆、宫闱和顺之气象,三则…亦是以这煌煌国礼,告慰太子殿下在天之灵,使其知晓陛下江山稳固,万民安乐,岂非比一味沉寂哀思,更合殿下生前宏愿?”

皇上沉默良久,指节轻轻敲击着榻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皇后之痛,他感同身受。然娴妃之言,却如细水,悄然浸润了帝王心中那根名为‘江山体统’的弦。

终于,他缓缓开口:“皇后之心,朕岂会不知?你所言亦在情理之中。国礼关乎国体,重阳敬老祈福,乃安民固本之要务,不可轻废。”

皇上顿了顿,决断已下,“慈宁宫前庭开阔,正合礼敬天地,尊崇长者之意。传旨:重阳宴饮照旧,着内务府悉心操办。于慈宁宫前叠九层菊山,邀宗室命妇入宫同贺,以彰敬老尊贤之德,亦为社稷苍生祈福。”

娴妃深深俯首,额头轻触锦被:“陛下圣明烛照,洞悉幽微!如此安排,既全了国礼体统,亦是对皇后娘娘与端慧太子最好的慰藉。”

她随即又体贴道:“御花园遥祭太子之礼,自当保留。重阳正日,请娘娘率众妃先行祭奠,尽了哀思,再移驾慈宁宫领受皇恩,共襄盛典。如此,哀思与吉庆两不相扰,方显天家恩义周全,法度人情并重。”

皇帝颔首:“依你所言。着内务府即刻去办。”

圣谕既下,宫苑顿生波澜。

内务府大小太监奔走如织,车轮碌碌碾过宫道,吆喝声打破了深秋的沉寂。

各色名品秋菊,金辉灼灼的‘御袍黄’、浓紫如墨的‘墨牡丹’、清雅素淡的‘玉玲珑’、丝缕垂金的‘十丈帘’——从暖房花坞,源源汇聚至慈宁宫前那片宏阔的汉白玉庭院。

能工巧匠们以竹木为骨,盆盎为肌,一层层叠起锦绣山峦。九层菊山渐次成形,巍然矗立于苍穹之下,流光溢彩,馥郁浓烈的菊香,霸道地驱逐了深宫原有的清冷沉檀,直侵殿宇飞檐。

长春宫内,松香依旧袅袅,却似被那菊香巨浪逼退至了角落。

皇后独立窗前,望着宫女捧来的明黄吉服与那支赤金累丝嵌红宝的丹凤朝阳簪,她眼中一片沉寂。

缓步至妆台前,菱花镜中映出苍白倦容。目光掠过那些珠光宝气之物,只抬手,从妆匣深处拈出一支素银錾刻的菊花簪。

“今日…只簪此物。”声音平静无波,将那支寒浸浸的银簪稳稳插入鬓边。一点素白,隐于鸦青发间,如深秋枝头凝结的霜华,寂然无声,却隐透着一股锋利的坚持。

慈宁宫前,宗室命妇们按品大妆,环佩琳琅,敛息垂首,肃立于阶下,屏息静气,只闻衣料窸窣之声。

娴妃立于高阶之侧,一身秋香色织金吉服,着点翠嵌珠钿子,端庄持重。唇角噙着一丝得体的浅笑,目光扫过阶下命妇,又望向那辉煌的菊山,眼底深处藏着丝志得意满。

皇后凤舆自御花园遥祭归来,缓缓停驻。她步下舆辇,步履端凝。目光平静地掠过那令人目眩神迷的九层锦绣,掠过阶下鸦雀无声的华服人群,最终,落向慈宁宫那深邃的门庭。

鬓边一点素银寒芒,在满目金玉锦绣的洪流里,渺小如尘,却又似一道无声的裂痕,固执地划开这煌煌盛大的暖色。

喜欢嬿婉传:娘娘她只想做皇帝请大家收藏:(xiakezw)嬿婉传:娘娘她只想做皇帝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