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斋

我看书斋>电台主持人需要什么条件 > 第86章 再次搬运(第1页)

第86章 再次搬运(第1页)

书房里,白炽灯散发出的冷白光芒,在稿纸上形成了一个苍白的光晕。陈星尘紧握着钢笔,他的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泛白。那五个字——《雪中悍刀行》,就像五枚钉子,深深地钉进了他的视线,让他无法忽视。

空调发出嗡嗡的声音,不断地吐出丝丝凉气,但这股冷气却无法吹散陈星尘后颈上细密的汗珠。他的额头上也冒出了一层薄汗,与空调的冷风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让人不适的湿热感。

这一切的源头,是之前电台节目里的一句话:“世上有两个我,一个青衣白马徐凤年,一个烟火人间轻声言。”这句话如同一道闪电,节目播出后,私信像汹涌的潮水一般,源源不断地涌向电台的留言板。

“陈老师,这句诗出自您的哪部作品?”

“跪求《雪中悍刀行》全文!”

“+1”

看着这些留言,陈星尘的心情愈发沉重。他的笔尖在纸张上颤抖着,最终刺破了纸张,留下了一道黑色的墨痕。那墨痕迅速洇开,仿佛是他内心的不安和焦虑在纸上蔓延。

陈星尘望着那道洇开的墨痕,思绪渐渐飘远。他想起了那个改变他人生的夜晚。那时的他,还只是电台里一个默默无闻的实习小透明,每天做着一些琐碎的工作,根本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

然而,命运的齿轮却在那个夜晚开始转动。电台的主持人突然耍大牌,拒绝主持接下来的节目。而陈星尘,作为唯一的备选,被临时推上了舞台。

那是他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从那以后,他开始主持节目,从《鬼吹灯》到其他的歌曲,他的表现越来越出色,逐渐成为了电台里数一数二的主持人。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他剽窃了另一个世界的文明成果。

靠着这些“借鉴”来的作品,陈星尘在短短数月内声名鹊起,不仅在国内获得了广泛的认可,甚至还代表国家参加了文化交流活动。

“不过是又一次复制粘贴罢了。”陈星尘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嘲的笑容。他的目光透过窗户,落在窗外那片被霓虹灯光切割成碎金的街道上。这些碎金般的光芒,仿佛是时间的碎片,透过百叶窗的缝隙,洒落在他今年电台开幕时拍摄的照片上。

照片中,镁光灯下的他笑容灿烂,宛如一颗耀眼的星辰。然而,此刻的他却觉得这张照片充满了讽刺意味。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他不过是一个伏案疾书的赝品生产者,用复制粘贴的方式拼凑着别人的故事,而并非真正的创作者。

笔尖在纸面迅速游走,陈星尘的思绪也随之飘飞。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北凉王府的雕梁画栋,以及徐凤年那一身白衣胜雪的身影。这些画面如同被解封的记忆碎片一般,源源不断地倾泻而出,在他的笔下逐渐清晰起来。

陈星尘恍惚间觉得自己正穿梭于两个时空之中。在现实世界里,他是那个埋头苦干、机械地复制粘贴的人;而在文字构筑的世界里,他却化身为一个冷眼旁观的看客,默默地见证着北凉铁骑踏碎万里雪的壮丽场景。

当墨水在稿纸上晕开时,陈星尘仿佛听到了北凉王府檐角铜铃的轻响。那清脆的声音,如同来自另一个时空的呼唤,让他猛地抬起头来。然而,眼前所见的,只有房间里斑驳的灯影和空调外机在闷热夜色中发出的刺耳嗡鸣。

他的手指轻轻抚过稿纸,那触感却突然化作了徐凤年腰间佩刀的寒芒。他仿佛能感受到那柄绣冬刀出鞘时,雪粒崩碎的脆响,以及刀身所散发出的冰冷气息。

他的钢笔尖如同一把锋利的剑,刺破纸面,留下一道深深的墨痕。那墨痕宛如拒北城外绵延千里的烽烟,袅袅升腾,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

现实与虚构的界限在他额头的汗水里渐渐消融,模糊不清。昨夜,他刚刚写完了《雪中悍刀行》的一部分,那厚厚的一摞书稿静静地躺在桌面上,散发着淡淡的墨香。

在那纸页之间,徐骁的虎目炯炯有神,仿佛能看穿人的灵魂;裴南苇的泪渍如同一颗颗晶莹的珍珠,令人心生怜悯。这些人物在他的笔下栩栩如生,他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被他描绘得淋漓尽致。

远处传来此起彼伏的麻将声,那声音嘈杂而又熟悉。然而,在这喧嚣的背景下,他却仿佛听到了北凉铁骑踏碎冰河的轰鸣声,那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要冲破这纸页的束缚,冲入现实世界。

他的眼前浮现出老黄的身影,那剑匣中的剑气如同一道闪电,斩断了无数的牵挂和羁绊。老黄的身影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那茫茫的雪地里。

当晨光爬上窗台,照亮了他的书桌,陈星尘才如梦初醒。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指,发现指甲缝里嵌满了墨渍,那黑色的痕迹如同沾着拒北城将士未干的鲜血,触目惊心。

他轻轻地叹了口气,把新完成一半的书塞进文件袋里,然后伸了一个懒腰站了起来。

玻璃幕墙外,细密的小雨如牛毛般洒落,轻轻地敲打着透明的玻璃,仿佛在演奏一场无声的交响乐。这雨丝不仅滋润了大地,也将半岛酒店的轮廓晕染成一幅朦胧的剪影画,让人仿佛置身于梦幻之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