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斋

我看书斋>科技入侵现代起点 > 第207章 你这进步的是不是有点快了(第1页)

第207章 你这进步的是不是有点快了(第1页)

文昌控制中心响起了欢呼,大家都是专业人士,很清楚这次软着陆的难度。

简单来说,载人登月老美搞了11次,其中6次都成功把宇航员送上了月球表面,而在月球南极边缘着陆,这是开天辟地头一会。

远在昆山的阿波罗科技会议室里,此时已经是燕京时间的凌晨,这帮来自俄国的专家们桌上都摆着咖啡,没咖啡实在顶不住。

此时还在昆山,还没搬到申海去,因为申海那边一方面是办公楼还没腾出来,另外一方面是安保工作还没完全搞定。

随着阿波罗科技闹出来的动静越来越大,整个安保级别都在不断升级,在当前这个时间点,讲的是要确保办公区周边二十公里的范围内都绝对安全。

所以阿波罗科技这边预计要到今年年底才会搬过去。

昆山和姑苏那叫一个眼馋,我们这好不容易跑出来的独角兽,又被申海给抢走了。

回到阿波罗科技,毛子专家们看着从文昌传回的数据和影像资料,一个个都傻眼了。

知道阿波罗科技牛逼,但没想到这么变态。

这么说吧,在一般认知里,你这次去月球南极软着陆,属于是开天辟地头一遭,那肯定稳妥为主。

简单来说,肯定自动导航,出现意外再远程介入的方式,然后随着发射次数累积,慢慢积累经验之后,再优化自动导航的方案。

这是一个正常的逻辑,但阿波罗科技的方案不正常。

他们虽然也有远程介入,但这远程介入不是说我要保证吴刚0001顺利完成软着陆,而是保证能在月球南极着陆就行,是不是软着陆无所谓。

要么就全自动导航实现软着陆,要么就靠我远程介入着陆。

只要降落的位置是月球南极沙克尔顿陨石坑边缘就行。

结果他们还真就眼睁睁看着,吴刚0001全程软着陆,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高难度动作,在沙克尔顿的边缘顺利着陆。

“不,这当然非常难,整个过程需要导航与引导的精确性,从发射到跨月注入到中途修正再到月球轨道插入,都要求非常的精准。

虽说华国的长征系列实现了精确发射,但在中途中仍然需要地球控制中心的介入

而在中途修正能力方面,华国的嫦娥系列展现出了中途修正能力,如果是全自动的话,那需要更强的鲁棒性。”

阿廖沙和亚历山大都是这次跟着一起来的专家。

前者负责的是火箭发射中的轨道计算,后者则是参与通信技术。

二人面面相觑后,低声讨论起来。

阿廖沙在说完后,亚历山大补充道:“我不是说这两个环节不难,而是说后续更困难。

像地球轨道插入也好,跨月注入、中途轨道修正、月球轨道插入这些,要求的是精确计算。

过去华国航天的精确计算能力做到了80分,现在林教授他们无非是把80分提高到了90分,或者95分。

这已经有基础了,从技术角度来说,也有很多解决方案,无非是理论上的解决方案,你用在现实中的适用程度。

林教授作为数学大师和航天专家,他的判断能力毋庸置疑,他只是选择,也能选出最好的方案来优化过去的技术。

我认为最大的难点还是在于下降和着陆。

这个过程是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参考,华国航天没有,NASA也没有。

南极地区布满了高山和陨石坑,其中永久阴影区域常年无光,你采取视觉导航方案的话,边缘低角度阳光会有严重影响。

你想想,月球阴影区域温度在零下的203摄氏度,阳光区则是54度,你很难在地球上找到类似的场景进行测试。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