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斋

我看书斋>一代城主 > 第一百一十三章 小说讲座(第2页)

第一百一十三章 小说讲座(第2页)

“下面,我就以鲁迅先生的《风波》为例,讲一下人物的塑造。

我们都知道,这篇小说通过描写在江南水乡发生的一场由剪辫子引起的风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了当时封建帝制还在统治着广大的农村、农民的愚昧落后、缺乏民主和自由思想的状况。

小说中的人物,个性突出,非常具有典型性。

‘九斤老太’口中,时常念叨的‘一代不如一代’,表现了她的保守,盲目留恋过去的一切,是旧的传统势力的代表,从中能看出当时老一代农民的狭隘性。

七斤是一个住在农村的船工,愚昧、麻木、落后,缺乏觉悟,胆小怕事。他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因为进城,辫子被革命军剪掉了。于是乎,七斤嫂和七斤,为了一根辫子的去留,终日提心吊胆,惶惶不安,代表了那个时代基层百姓生活的苦难。

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的老板,是一个不学无术、精神疲乏、空虚的人,善于韬晦且阴险凶狠,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倾向于复辟势力。

八一嫂,是小说中唯一一个好心肠的人,却因为一场风波与七斤家产生了矛盾。

六斤小小年纪就裹了脚,蹒跚地跟七斤嫂干活。

这些人物的大背景就是历史上的张勋复辟,由辫子问题引发的一场风波。由此也揭示出,今后的社会革命,如果不能彻底改变大众的思想观念,就象六斤开始裹脚一样,革命就难以成功。

我下面再谈一谈《风波》中的对比和衬托。

对比和衬托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美。

赵七爷和七斤、七斤嫂的鲜明阶级性的对比,对待革命的态度不同的对比,对待张勋复辟的态度上也有鲜明的对比。

次要矛盾方面也有鲜明的对比,在此略去。

《风波》写景不多,但很典型。

小说开头有段江南水乡的环境描写:渐渐落山的太阳、靠边的乌桕树叶、几个花脚蚊子、农家的烟突、以及农家晚饭所用的小桌子和矮凳等,共同组成了一幅‘田家乐’的风景图。

这些描写,正表现出当时落后封闭、传统守旧的农村现状,而且与结尾相呼应,对辫子风波起到了以静衬动的作用。

由蚊子的行动衬托人们的行动,开头写景有暗示主题的作用。

小说的结尾寓意深刻,它揭示了农村社会的保守和静止,表达了鲁迅先生对社会变革的呼吁。

九斤老太的康健象征着农村等级宗法制度的根深蒂固,象征着倍受歪曲的‘中庸之道’对广大农民的思想腐蚀。

总之,结尾反映了农村社会固有的节奏,暗示了改变中国社会的必要性。”

杜老师抬腕看了一下手表,最后说:“我今天拉拉杂杂地讲了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不对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李勃站起来,转身向后,动情地对一百多位同学说:“今天,杜老师牺牲休息时间,给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文学欣赏课。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杜老师表示衷心地感谢!”

合班教室的掌声经久不息,持续了好几分钟,直到杜老师鞠躬感谢,走出教室,背影消失,才慢慢平息下来。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