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斋

我看书斋>可怕的温州人电子书 > 第6部分(第1页)

第6部分(第1页)

在新疆,做边贸的温州人接近8万,每年撒入新疆50亿元。

在国内各省,温州人和温州市场比比皆是。

温州人的商旅足迹延伸到了国外。50多万温州人分布在意大利、法国、美国、巴拿马等十几个国家,开设了温州人的市场。

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钱江指出,中国前往欧洲的移民主要来自浙江省和福建省,实际上在整个欧洲,中国移民中占最大比重的是浙江人、尤其是温州人。意大利是温州移民在南部欧洲的主要定居地,据说,现在意大利的皮货制造一半以上出自在意大利的温州人之手。而原来犹太人垄断的一些商业领域,不但被温州人渐渐蚕食,而且还让犹太人当了打工仔。

在美国纽约,温州籍华人约有10万。当地报纸以法拉盛商业区作为解剖观察的细胞:“许多老旧的华人杂货店、餐饮店,已换成多家浙江温州人开办的超市。经营者多是打拼的温州青年,开办的超市以生鲜蔬果鱼肉为主,规模与速度胜过许多老牌超市。”媒体惊叹:温州人在美国,特别是在纽约的发展,短短10年内的成绩,令人刮目相看。

每人花680元买票听温州老板讲课

温州在中国改革史上创造了太多的第一:第一份私人工商执照;第一批股份合作企业;第一个实行金融利率改革;第一个制定私营企业条例;第一个实行全社会养老保险;第一座农民城;第一个农民包机公司;第一个跨国农业公司……

温州人为中国贡献了一个市场经济体制与财富增长相辅相成的样本,从各地纷至沓来的取经人将温州变成了“热州”。

仅正泰集团去年就接待了4万人次参观。温州经济学会会长马津龙说,全国每年到温州考察学习的县级以上单位就有300多个,在温州常设办事机构的单位已达200多个。光看还不够,许多参观者还邀请温州的企业家去讲课。

温州模式开始登堂入室。正泰集团、东艺的管理经验已被收入清华大学编写的MBA教材中。民营企业老板们纷纷到全国各地的政府机关、大专院校授课。一场在上海举行的“温州民营企业为何能成为世纪大赢家”报告会,门票680张一元,上海人还是蜂拥而至。

→虹→桥→书→吧→BOOK。

第19节:挡不住的商业旋风(13)

红蜻蜓集团董事长钱金波说:“世界上知名大企业的老总都是频频应邀外出讲课的。一个企业可以花很多钱在媒体上做广告,但是如果企业的管理、文化等没有可供人家学习借鉴的地方,是不可能被邀请讲课的。”

2002年5月26日,温州两大电器王正泰的南存辉和德力西的胡成中同时出现在央视《对话》节目中畅谈改革。这说明温州模式、温州的民营企业及温州人的创新精神正在全国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与关注。

壮观的“温州热”

屈指数来,中国当代历史上至今已经出现了三次“温州热”,每一次都带来一股外来考察的热潮,每一次都意味着温州在中国的政治话语和经济权力圈中的地位变化,每一次都和中国社会对市场经济的重新定位密切相关。

1985年,《解放日报》的一篇著名报道——《温州33万人从事家庭工业》,奠定了温州模式在全国区域经济中的地位。1986年随即被称为“温州年”。事实上,温州热的第一波浪潮从1983年一直持续到1986年。上世纪80年代的温州,没有铁路和机场。参观考察团到温州,要沿着坎坷的国道线,一路颠簸到瓯江边,再等待数小时的汽车轮渡,方能进入目的地。但在这4年中竟有超过60万取经大军拥入温州,仅1986年一年就有副省级以上官员93人次到温州参观考察。新兴的农民城龙港镇,高峰时每天要接待上万人,所有饭店24小时开餐,仍然无法满足需求。温州的旅馆连走廊、过道、饭厅里都支起了临时铺位。

让温州人津津乐道的是,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视察温州时发现,同天抵达温州的全国地市级以上的参观团就有十几个。他当即要求坚决制止参观现象的泛滥,国务院办公厅还下发了中国第一个要求控制参观区域模式的文件——《关于各地立即停止到温州参观考察的紧急通知》。

这仅仅是温州热的开始。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关于温州姓社姓资的争论戛然而止。到1994年,第二次温州热带来的参观大军达到50万人次。1997年中共中央十五大召开,首次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其后,江泽民总书记亲临温州视察,第三次温州热在意料中来临,并持续至今。

“拷问”温州

专家学者时刻关注着温州。

在温州瑞安举办的“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研讨会”上,王洛林、董辅、吕政、周叔莲、张维迎、樊纲、钟朋荣等著名学者同时会聚一堂,实不多见。正是这些著名的思想者,敏锐地发现、提炼和拷问温州,把新生民间经济的粒粒火种播撒到全国。

“小商品,大市场。”费孝通在1986年对温州模式的总结至今仍然是最精当的概括。20世纪90年代他两度重游温州,对比今昔,老人感慨万千:“我的大脑皮层出现了自20世纪30年代搞江村调查后从未有过的刺激与兴奋。”

吴敬琏说:“1998年,在全国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我从温州考察回来,写了一封信给朱总理,提出应当搞活民营中小企业,朱总理加了表示肯定的按语,一时间,学习温州,发展中小企业成为风尚。之后国家经贸委主任曾培炎也到温州,沿着我去过的企业看了一圈,调查回来后称‘去晚了’‘吓了一跳’‘想不到’,过后不久,国家经贸委出台取消对民营企业的歧视性政策。”

“温州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是有竞争力的。”吴敬琏说,“支持地方中小企业群的发展,很快就会在全国形成增长级,国民经济这盘棋就能全盘皆活。全国每年有500万到1000万下岗工人,温州却没有下岗人员,为什么?中小企业吸收了。温州给我们指出了一条路,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中小企业是吸收消化劳动力的好途径。”他还称,希望各地也像温州那样,中小企业家和其他民间力量能够成长起来。“如果他们成长起来,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支持一个有利于大众的改革。”

著名经济学家杜润生评价:“温州经济民办、民营、民有、民享,它是自发的,又是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秩序。这个秩序从永嘉的农业开始,发展到温州全境,从温州、台州,一直扩展到全省,使浙江从一个资源小省变成了经济大省。”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BOOK。

第20节:异想天开的生意经(1)

1999年末到2000年初,五位经济学家相继在经济学界很有影响的《经济学消息报》上发表文章,评论比较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在业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气候的变化,一批批思想的探索者如候鸟一般在温州来来去去。在蔚为壮观的“温州热”背后隐藏着一个问题,前去朝拜“民本经济圣地”的人们到底能学到什么?自1997年开始,曾经独具个性的温州模式被贴上了正统化的标签,全国的市场经济化浪潮已经使得传统意义上的温州模式开始失去甄别价值。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