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斋

我看书斋>奸臣世家 > 第87部分(第3页)

第87部分(第3页)

郑侠算是其中的聪明人,见没有人站出来打破僵局,便出班进谏道:“陛下,常平仓自汉代建立以来,屡屡拯万民于水火之中,是为万世不易之法,我朝太祖太宗也皆是用其来救济天下。怎可舍此良法而听一小儿之言呢?各地的常平仓的确弊端颇多,陛下可加派御史迅速下到地方,监督各地常平仓的收购情况。”

干得漂亮!

这是那些想不出办法保守派大臣由衷的新声,只要把这件事扯到了变法之中,事情解决起来就简单了。

全国各地,无论是官府的,还是民间的,常平仓高买低卖,的确可以暂时稳住粮食价格,暂时缓解谷贱伤农。可是,现在的常平仓究竟再收谁的粮食。不用问,地方上的常平仓早就在官员和地方豪绅的勾结下,被他们所把持,只会花大价钱收购地方豪绅家的粮食,而那些小,只能被动的等着这些地方豪绅来用越来越低的价格收购他们手中那点粮食。

经过蔡道的解释,此刻的宋神宗对于这一点心知肚明,可是,郑侠说得也不能说错,如果,真得有像仁宗朝里包拯那样的人在,宋神宗也可以放心将这件事情交给其办理,可是,一眼望去,大殿之中,根本就找不到一个能及得上包拯人品万一的大臣。

这还是蔡道在信中的原话,即便是富有盛誉的司马光也是如此。

郑侠这么一开口,其他的保守派大臣也纷纷站出来附和,他这个主意的确是不错的。既可以堵住了宋神宗的嘴,也可以暗中继续原先常平仓的操作方式。前提就是派下去的人必须的是属于保守派一方的人。

在赵宋,中央设有御史台,其下有三院,

一是台院,主要属官是侍御史;

二是殿院,主要属官是殿中侍御史;

三是察院,主要属官是监察御史;

不论是哪个院的御史,御史官总人数并没有定制,可以多也可以少,这都要随皇帝个人的意旨而定,除了御史中丞比较固定以外,其他御史的官职可以随时增减。

所以,借此机会,保守派还可以往御史台察院之中安排自己大量的人手。当然,这次是主要郑侠替大家解了围,而且前一阵子因为蔡道的原因,让福|清系一下子丢了两个重要的官职,他们就凭这一次的机会,小小的补偿一下福|清系的官员。

xbqgxs

第172 党争6

所以,借此机会,保守派还可以往御史台察院之中安排自己大量的人手。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当然,这次是主要郑侠替大家解了围,而且前一阵子因为蔡道的原因,让福|清系一下子丢了两个重要的官职,他们就凭这一次的机会,小小的补偿一下福|清系的官员。

这些保守派大臣都以为主导这次事件的蔡确,肯定会站出来反对郑侠的这个建议,可是,保守派大臣们都已经表完自己的态度了,蔡确以及他手下的党羽却根本没有站出来发表反对意见的意思,他们这样的举动一下子就让他们的对手害怕了。

不发表意见,并不表示蔡确就这么怂了。

其实,蔡道早就已经预料到保守派大臣会有这样的反应,死保常平仓这个从战国魏国就开始实施的方法,因此,针对于此,他在心中早早就准备好了应对的预案。

常平仓,是古代华夏政府为了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在各地设置的粮仓。最先是由魏国李锂提出来的,后来有汉代的桑弘羊完善,成就了这个百年不易之法,当然不能说抛弃就抛弃。既然这些保守派的大臣想要把持着常平仓不放,蔡道完全就可以有选择性的选取地方。

经过汇总各方面的信息之后,把那些粮食丰收规模不太大、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以及朝中大臣势力比较薄弱的地区,交给那些保守派的大臣去处理。

而那些粮食丰收规模大、交通便利的地区、保守派大臣家乡所在的地区,都划归为变法派的管辖地,正好可以在这些地区,抛开常平仓的束缚,实施彻底的收粮计划。

同时,今年刚刚好是大比之年,在后世金大大笔下‘九阴真经’的作者黄裳,就是元丰五年这一科的状元。

这么重要的事件,保守派和变法派自然会在取士的时候,选取自己一方的。自王安石第一次罢相之后,宋神宗对于变法派更多的是利用。所以,在选取支持科举考试主官的时候,宋神宗还是采取了掺沙子的办法,保守派大臣为主官,变法派的官员为辅。

蔡道建议蔡确,让今年的新科进士们担任此次重要的任务。

把那些倒向变法派或者倾向于变法派的进士到洛阳耆英会十二位致仕大臣的家乡,监督常平仓收购粮食的具体情况,一方面可以检验这些新进的进士个人的能力,一方面也可以有效遏制这些家族勾结官府,把持地方上的常平仓。

当然,这些新科进士的人数并不足以满足监督各县常平仓的需要,还是要由朝中的大臣举荐更多的官员来做这件事。蔡道建议,就让在汴梁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